原创 程不识也是西汉名将,一生未尝一败,为何知名度反而不如李广?
创始人
2025-09-10 17:31:22
0

“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在中国历史上,李广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角色。作为大汉名将,他始终活跃在对匈奴的战斗最前线,却因为一系列巧合的原因未能获得应有的晋升,这也导致了“李广难封”成为了许多文人表达情怀的主题。尽管历史在某些时刻对李广显得有些不公平,但我们也应从更为辩证的角度来看待这一切。汉朝的封爵制度是以军功为基础,理论上,只要斩首千人就能封侯。但李广似乎总是缺少了好运。最初在汉文帝时期,李广因匈奴局势主要是防守,尽管战功赫赫,却没能封侯。直到汉武帝时期,形势发生变化,但李广却因对新战场环境的不熟悉,最终败北。

然而,与李广相比,另一个名将的存在感则显得更为微弱,那便是程不识。李广虽然因《史记》而广为后人所知,但程不识的名字却远没有李广那样家喻户晓。在卫青和霍去病崛起之前,程不识与李广并肩作战,是大汉的双壁之一。当时,程不识也是军中冉冉升起的新星。尽管两人都是赫赫战功的名将,但程不识的名字却一直未能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那么,为什么同为西汉的名将,程不识的存在感却如此低呢?他与李广的差异,是一个鲜明的对比。李广一生行军作战,颇为随心所欲,他的部队往往不按常规队列驻扎,表面上看,这种方式似乎能够为军马提供更好的补给,但一旦遭遇敌情,这样松散的阵型往往会导致失败。而李广频繁失败的原因之一,正是这种行军方式所带来的隐患。

与李广的随意不同,程不识的行军极为严谨。他按照兵书的指导行军布阵,从不松懈。他的部队每次出征都要求兵不卸甲、马不卸鞍,并且他对军队管理严格到几乎苛刻,士兵常常抱怨。然而,这种严谨的作风使得程不识的部队在面对突发战斗时,能够做到井然有序,避免了像李广那样的全军覆没。尽管程不识的管理风格并不讨喜,但至少确保了部队的稳定性。

另外,程不识和李广的战绩也有所不同。李广一生勇猛,屡屡主动进攻匈奴,甚至在兵力悬殊的情况下也敢于迎战,因此他在匈奴中名声赫赫。然而,这种冒进的性格也让李广屡次陷入困境,甚至不止一次遭遇全军覆没的惨败。尽管如此,李广的作风仍使他成为士兵们的英雄,常常能获得他们的忠诚与支持。

程不识则相对保守,他的防守战术几乎完美无瑕。尽管匈奴屡次侵扰,但面对程不识的防守,他们始终无可奈何,最终只能悻悻离去。程不识的战术是稳扎稳打,然而他从未选择主动进攻,错失了许多将敌人一举击溃的机会。虽然从战绩上看,程不识的表现比李广要好,因为他从未失败过,但他过于保守的策略却也让他错失了封侯的机会。

从统治者的角度来看,李广那种“富贵险中求”的精神更能激励士兵。正如兵法中所说,勇者胜,李广那种在绝境中逆袭的精神,往往更能成为后代的楷模。而程不识的防守型战略则过于保守,虽然避免了失败,却也难以激发士兵的激情。最终,程不识的名字也因此被历史的尘埃所掩埋,未能如李广那样广为人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看... 戴笠,蒋中正手下的顶级特务头子,在培养专业特务方面可谓付出了极大的心血。他开设的特训班种类繁多,不仅...
精选50余幅代表作,何香凝艺术... “国运繁荣渡白头——何香凝艺术精品展”正在国家大剧院艺术馆(东厅)举行。该展览自9月8日开幕以来,精...
同图资讯丨“北魏文化沙龙·瑰丽... 2025年6月2日上午,由大同市图书馆与山西大同大学云冈学学院联合主办的“北魏文化沙龙·瑰丽云冈季”...
原创 司... 答案其实相当简单,因为在真实的历史中,根本没有所谓的“空城计”这回事! 这一情节出现在《三国演义》...
原创 老... 标题:老人珍藏慈禧唯一真实照片,专家询价以求捐赠,老人如是回应 导语: 提到慈禧太后,许多人都会感到...
历史上对赵匡胤的多维度评价 历史上对赵匡胤的多维度评价 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与深远的政治智慧,在中国历史长河中...
原创 晚... 这组照片拍摄于1908年的晚清时期,正值光绪皇帝与慈禧太后相继去世的关键时刻,这也标志着长达48年的...
西安发布:明日全市中到大雨,降... 今日西安阴天有小到中雨 16时实时气温22.7℃~26.3℃ 9月10日16时西安市气温实况色斑图...
原创 大... 谈起中国历史上的千古一帝,朱元璋绝对名列其中。作为“从一只碗开始,到建立一个帝国”的人物,他的故事充...
原创 新... 导读:关于刘表手下是否有“七大猛将”之说,我们无从考证,但如果简单计算,至少有八位猛将值得提及。在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