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沙湾瑰宝小镇。受访者供图
上海迪士尼纪念品也产自番禺大罗塘。南都记者 梁炜培 摄
正在装修改造中的大亨产业园。
番禺区银平路上坐落着十余个珠宝产业园。
番禺智造的核心目标:强化设计引领“珠宝+文化”融合
沙湾·大罗塘·万博:番禺珠宝产业空间布局的三大支点
番禺珠宝产业链“二次出海”的挑战与机遇:开拓新技术、新材料、新市场
直播电商打破传统格局:或是番禺中小珠宝厂商的“逆袭”路径
回应
推动跨界合作深化“珠宝+文化”融合
提升“番禺智造”国际认知度
面对内外部环境变化,番禺珠宝首饰产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必然伴随着落后产业的淘汰和转移、先进产业的增长和集聚,产业的空间布局也将随之改变。
沙湾珠宝产业园、大罗塘珠宝小镇、万博商务区是番禺珠宝产业规划的三大重点板块。
经过近40年发展,大罗塘珠宝小镇内形成多个珠宝城,配件采购非常方便。但由于是自发形成,规划布局混乱、企业分布松散,要么是拿地建厂的大企业,要么是深藏在产业园内的小工厂。
管理也较为粗放。银平路上,除了一众珠宝首饰生产加工企业以外,还坐落着冷冻品集聚地,大型冷藏货柜车出入频繁,人流、车流密集,交通堵塞时有发生。水浸问题亦曾为珠宝商家带来经济损失,不利于大罗塘珠宝小镇的转型升级和持续发展。
对此,番禺区沙头街道相关负责人对课题组表示,大罗塘珠宝小镇正在通过规范冷藏货柜车管理、重点区域加派定岗巡逻、完善交通标识及相关安全设施等方式,持续改善周边环境与交通秩序。经过一系列系统性水环境治理,水浸问题也得到缓解,2025年以来未出现水浸情况。
自2015年起,每年举办的番禺珠宝文化节、大罗塘珠宝节品牌活动,曾为不少厂商打开线上“电商+直播带货”、线下开仓活动的销售渠道。有商行老板曾表示,珠宝节期间,店里生意比往常增幅有三成。不过,番禺珠宝文化节只在大罗塘举办了八届,便于2021年升级为国际珠宝首饰流行趋势发布会,转移至万博商务区举办。
如何将万博商务区的时尚、电商资源与沙湾珠宝产业园、大罗塘珠宝小镇的制造优势相结合,推动形成番禺第二个千亿产业,也是番禺亟须思考的问题。
番禺区沙湾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沙湾瑰宝特色小镇着力建设“湾区珠宝服装服饰时尚生产性服务业聚集区”,支持钻汇集团与20余家MCN机构、百位时尚主播及33家全球电商平台建立合作,实现服装服饰、珠宝首饰“双链联动”发展。未来还将促进沙湾珠宝产业园与中国服装协会洽谈落户合作,推动时尚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品牌化。
沙头街道相关负责人则表示,将聚焦精工制造与设计创新,深化“珠宝+文化”融合,推动跨界合作提高附加值。通过多元渠道推广,提升“番禺智造”国际认知度,助力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发展。
建言
聚焦产业链“二次出海”
开拓新技术、新材料、新市场
番禺珠宝产业曾凭借工业化生产体系在国际市场占据优势,但随着外部环境冲击频发、劳动力成本优势不再,产业发展进入“新常态”。在此背景下,番禺珠宝产业如何破局?
“国际市场也在变化,以前欧美国家的市场份额很大,现在发现东南亚是我们最大的贸易伙伴。”番禺区珠宝厂商会会长黄建民认为,“二次出海”依旧是番禺珠宝厂商的发展目标。番禺珠宝以精工见长,在欧美、亚洲、中东等全球各地都有非常高的影响力,可以“杀出去”占领更多国际市场。
在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宝玉石研究博士生导师丘志力看来,“二次出海”不仅是产品出海,还要产业链出海。
“中国珠宝产业的资源对外依存度太大。我们也可以换个思路,借助海外丰富的矿产资源,让中国制造业技术优势与当地人力资源、设计风格相结合。”他补充道,“二次出海”涉及国际政治、法律等方方面面,必须要由政府进行推动。
广东省珠宝玉石交易中心总裁黎志伟则认为,珠宝企业应该把现有产业链深化、拉长,开拓新技术、新材料、新市场增长空间,寻求新的“产业革命”。
黎志伟展开道,番禺珠宝企业应聚焦原创设计与工艺独特性,加大研发投入,避免陷入同质化竞争。探索使用新型材料降低成本,借助科技手段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同时,与穿戴设备、文创产品等领域跨界合作,让珠宝进一步向人们的生活场景延伸。
“番禺珠宝厂商本身就是一个品牌,有产品特点的企业肯定能活下来。”黄建民也认为,不管是做品牌还是工厂,都要打造核心竞争力,有自己独有的技术、工艺和设计。
“AI技术正逐渐改变珠宝市场格局,3D打印等新技术逐步颠覆传统制造模式。”丘志力举例道,现如今,玉雕茶壶都可通过自动化设备完成,工费大幅下降,且能够快速量产,这是手工无法企及的高效路径。
他认为,时尚珠宝可以用新材料、新技术及好设计来满足多元化的市场需求。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应通过产学研融合,建立高校工作室等方式完善,以主攻高端珠宝工艺及艺术品引领市场发展。
强化设计引领
需重构企业利益分配机制
从消费习惯看,珠宝行业正从传统的婚庆消费及投资保值消费向多元化、个性化等多重需求转变。
“很多年轻人在选择配饰时,不一定在意投资价值,而是觉得好看、有质感就买了。”黄建民表示,以前,番禺珠宝以K金为主,现在也可以开发925银、铜等材料,把设计、工艺的溢价做好做强。
丘志力也表示,珠宝市场消费模式正从过去的传统珠宝消费主导向时尚珠宝消费和投资型消费共存的模式转变。年轻群体从追求“性价比”转向“情价比”,比起追求材质保值属性,更重视设计美感与当下的情感满足,而具有高资产值人群的消费则逐步向更高品质的稀有珠宝玉器及其艺术品升级。
由此,独特的设计变得尤为重要。“未来支撑中国珠宝业的发展核心人才是独立设计师群体。”他分析道,中国珠宝制造业人力成本已远超东南亚,亟须切入更具附加值的产业高端。番禺的设计资源并不差,但在国际市场上的引领性不足。政府还应加强引导投入,引入更多高端设计资源,与番禺本土优势制造力量相融合,形成更强的共生竞争力。
“产业升级必须突破关键的临界点,其核心在于重构企业与设计师的利益分配机制。”丘志力表示,传统制造企业将设计视为附属部门,因担忧人才流失而拒绝投入培训、创新资源,这种控制思维很容易导致企业主动创新不足。要真正做到设计引领,需改变原有的管理框架,通过共享利益机制激发创造力。比如,建立合伙机制解决投资、分工、利益分配等问题,加强制造企业与设计师团队之间的共赢合作。
黎志伟则建议,政府部门将珠宝产业作为区域优势产业,列入“十五五”规划,从工艺提升、设计创新、文化赋能等具体方向入手给予支持。比如,挖掘番禺精工制造背后的工匠精神、文化价值,打造区域品牌、城市名片;以文化赋能珠宝产业发展,将地方工艺特色、传统文化元素融入产品设计,提升产品的文化辨识度;针对年轻消费群体推出个性化、时尚化的产品,吸引更多新锐品牌合作。
“当下珠宝产业应定位为文化创意产业、高端服务业,而非单纯的奢侈品或装饰品行业。”丘志力还提到,当前珠宝产业还存在品牌建设不足等问题,很容易陷入同质化的价格恶性竞争,需进一步培育龙头企业和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带动市场规范化发展。
抢抓数字化变革机遇
关键在厘清定位与分利机制
当前,数字化浪潮推动珠宝产业发生结构性变革。随着电商直播和网红经济的崛起,部分中小厂商可以通过互联网绕过传统中间商,直接承接大额定制订单。这一现象使得产业链固有的市场权力格局开始松动。
黄建民认为,随着信息传播愈加发达,珠宝制造也会“去中间化”。很多人不希望跟中间商打交道,而是直接跟工厂打交道,工厂也可以通过互联网这个“放大器”直接面对客户。
不少业内人士也提到,早前,珠宝电商直播市场中,部分达人为追求销量压低商品价格,虽然短期销量有所提升,但由于退货率过高,不少工厂盲目备货造成损失,甚至出现以次充好等乱象。
广东省珠宝玉石交易中心特种玉石品类交易事业部负责人于洪彬指出,部分电商直播平台已从过去的当日发货模式改为预售模式,这一转变很有必要。此外,对于未能售出的产品,可以由不同层次的达人接力销售,提供更多曝光机会。
“要让厂商愿意加入电商直播生态,关键在厘清定位与分利机制。”于洪彬展开道,在定位上,番禺应该聚焦高附加值市场,通过鉴定证书、分级证 书、设计专利证书“一品三证”打出口碑,解决消费者怕买错、怕买贵的两大顾虑。
在分利机制上,以往带货达人一般按比例抽成,通过砍价、佣金等方式,削减了工厂的利润。番禺可以创新商业模式,引入第三方平台根据供应商底价、达人层次进行定价,最终按销售额与厂家、达人分账。
于洪彬补充道,番禺还可以通过整合供应链上下游资源,帮助有设计能力但缺乏打板能力、供应链组织能力的设计师将创意转化为产品,解决传统珠宝产品研发周期长的痛点。“如果达人或厂商下单定制,专利可转让给定制方,设计师也能从中分红,不仅保护了知识产权,还拓宽了销售渠道。”
对此,丘志力建议,番禺珠宝企业可以投入资源构建自主渠道,加大线上销售力度,将电商直播作为部分主流企业建立品牌影响力的战略重心之一,不一定非要“借势”现有的网红,进而建立产业区域直播影响力及国际化品牌。
都市评 内外环境双压之下 番禺珠宝“二次出海”需打硬仗
珠宝产业是广州番禺的一张名片,占全球市场份额约30%。
40年来,番禺一度是香港珠宝商投资办厂的“首选地”,涌现近千家“三来一补”企业,在数次环境冲击中逆势上扬。然而这两年,番禺珠宝进出口总值接连下滑,一些园区空置率甚至超过半数。
深圳和番禺的发展历史类似,但深圳靠着政策、人才优势,很快抓住了国内经济发展大趋势。而番禺的部分珠宝厂商仍保留着靠外贸差价赚钱的惯性,难以跳出“工厂思维”,未能抓住电商直播红利期,重加工,轻品牌、设计,导致发展被动。对外贸易优势明显,但也极易受关税、金价波动等外部环境影响。
随着外部环境冲击频发、劳动力成本优势不再,产业发展进入“新常态”。曾凭借工业化生产体系在国际市场占据优势的番禺珠宝产业,应该重新思考破局之道。
产业转型升级势不可挡。有专家认为,珠宝企业可以深化、拉长现有产业链,开拓新技术、新材料、新市场,寻求新的“产业革命”。企业与设计师、带货达人与工厂的利益分配机制亟待重构。年轻人的消费观念也在转变,相比追求材质保值的“性价比”,他们更看重“情感价值”,悦己消费、线上消费成为新潮流,这倒逼着厂商更加重视原创设计和电商渠道。
可以说,番禺珠宝的“二次出海”不仅是产品出海,更是产业链出海、文化出海。
这也需要政府政策的加持。有专家建议番禺将珠宝产业作为区域优势产业,列入“十五五”规划,从工艺提升、设计创新、文化赋能等具体方向入手给予支持,吸引产业界有上进心的年轻人集聚,进一步擦亮“世界珠宝 番禺智造”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