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朱元璋外出巡视,遭一老妇破口大骂,朱元璋:“敢问您儿子是谁”
创始人
2025-09-10 16:03:05
0

导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除了诗词歌赋中的写景抒情,还有许多关于做人处事的智慧。其中,“知恩图报”是一条重要的道理。当人们面临困境时,外界的援助无疑至关重要,而此时,我们不仅要感激对方的帮助,还应铭记于心,并在合适的时候回报。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因为忘恩负义,曾在街头被一位老妇人痛骂。然而,朱元璋并未因此感到愤怒,而是向老妇人询问原因。老妇人讲述了自己的儿子多次救过朱元璋的命,但当朱元璋为群臣封官时,却忽略了那位曾为他出生入死的功臣。朱元璋一时没有弄清老妇人儿子的身份,直到她提到“韩成”这个名字,他才恍然大悟。

元朝末年,战火纷飞,朱元璋所在的起义军不断壮大,吸引了大量的能人志士。一次征兵过程中,朱元璋遇到了一位与他极为相似的青年,这位青年甚至被登记官误认为是朱元璋。登记官对此也感到困惑,但很快意识到认错了人。然而,这样与朱元璋极为相似的人十分罕见,登记官认为这位青年有特殊的潜力,于是推荐他见了朱元璋。

朱元璋看到这位与自己极为相似的青年也颇为惊讶,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而冷落韩成,反而给予了极高的重视,将他封为前牙将军,负责保护自己的安全。在朱元璋的多次战斗中,韩成一直在他身旁,奋力护卫,保卫了他多次免于危险,其中最为显著的就是鄱阳湖之战。

当时,敌军陈友谅的军队远远超过明军,双方初次交战时,朱元璋的军队处于劣势,甚至连战船都被包围。危急时刻,韩成上前表示自己有办法,随后穿上朱元璋的衣服,来到甲板上与敌军对话。他告诉敌军,只要释放自己的下属,他就会投湖自尽。敌军看到他跳入湖中,以为他已死,纷纷下水去打捞,忽视了朱元璋逃走的机会。朱元璋成功脱险,随后重新集结兵力,与陈友谅决战,最终获得胜利。

然而,在统一天下后,朱元璋虽然对许多有功之臣进行了封赏,却忽视了韩成。韩母失去了唯一的儿子,生活困顿,只能依靠乞讨维生。一天,她在街头遇到了正在巡游的朱元璋,便愤怒地质问他为何不封赏她儿子。朱元璋听后并未愤怒,反而感到深深的愧疚,因为他知道,没有韩成当年替他赴死,就没有自己今天的地位。于是,他立即将韩母接回宫中,追封韩成为高阳侯,为她修建了侯府,确保她的生活得到保障。

那么,为什么当初朱元璋没有封赏韩成呢?学者们分析了其中的原因。首先,朱元璋已经将韩成的功劳忘记。毕竟,从鄱阳湖之战到最后封赏大臣,已经过去了近十年,而朱元璋事必躬亲,难免会忽略一些细节。其次,朱元璋认为即便封赏韩成,他也早已牺牲,且没有留下后代,只有一位靠乞讨为生的母亲,连住处都不知,给他封赏似乎没有意义。因此,朱元璋没有做出此举。

然而,最终,这个疏忽给朱元璋带来了不良后果。韩母的痛骂虽然言辞激烈,但朱元璋并没有因为这点不敬而生气。相反,在了解事情的经过后,他为自己的失误进行了弥补,封赏韩成,赡养韩母。

总结:知恩图报不仅是一个人良好品德的体现,也是其外在魅力的展现。那些懂得感恩并及时回报的人,更容易获得他人的帮助。与此同时,当我们自己在困境中得到帮助时,也应当时刻铭记,并在有机会时回报这份恩情。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明... 明朝末期,被广泛认为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其复杂与混乱的特殊时期,内忧外患,形势如同一团乱麻,似乎是对此...
原创 秦... 导言: 朱元璋统治了三十一年,其手下的死亡人数以万计。这种情况如果发生在秦始皇时期或雍正年间,民间...
原创 刘... 吕雉、韩信与刘邦之间的复杂故事值得我们仔细探讨。历史上那些卓越的人物,往往都有一些使普通人难以理解的...
原创 朱... 从淮右布衣到铁血帝王:朱元璋的传奇人生与帝国困局 元至正四年(1344 年),濠州钟离县的饥荒如同...
原创 司... 在东汉末年的动荡时期,天下诸侯分裂成割据势力,最终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然而,如同螳螂捕蝉...
原创 猛... 明朝的开国功臣中,徐达无疑是唯一一位能够躲过朱元璋的魔爪并安然度过一生的传奇人物。作为“开国六王”之...
原创 王... 提到王钟这个人,很多人可能还不太熟悉他的名字,但他在历史上有着独特的重要地位。最近热播的电视剧《锦绣...
局部降水量达160毫米!郑州市... 本文转自【大象新闻】; 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边缘暖湿气流和低涡切变线共同影响,10日夜里至11日郑州...
原创 李... 导语 有一句话说得好,乱世出英雄,每当动荡不安的年代,总会涌现出一批英雄人物,他们为结束这个乱世,...
原创 关... 《三国演义》,这部经典之作相信大家都至少读过几遍。即使那些对历史兴趣不大的朋友,也难以抗拒电视剧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