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口财评|茶叶消费回归“里子”,不止于简化包装
创始人
2025-09-05 17:17:11
0

近日,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上海市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含电商平台)的茶叶开展了商品包装物减量(过度包装)监督抽查,共抽样并完成检验151批次,其中合格135批次,16批次涉嫌不合格,不合格发现率10.6%。这批“过度包装”茶叶的下架与整改,不仅是一次常规执法行动,更释放出一个强烈的信号:茶叶消费正在告别浮华的“面子”,回归产品为核心的“里子”。

对商品过度包装,实质是商家对“面子经济”的精准迎合。在传统人情往来与礼品消费场景中,茶叶的包装豪华程度往往被直接等同于心意与档次,导致部分产品包装成本甚至远超茶叶本身,催生出一种本末倒置的定价逻辑。消费者无形中承担了华而不实的包装溢价,而茶叶最核心的品质与饮用体验,反而在层层包装中被弱化。

对茶企而言,真正的“里子”,首先建立在卓越的产品品质上。茶叶的核心价值始终源于产地风土、制作工艺与存储转化所共同塑造的色、香、味、形。企业需将资源真正投向茶园管理、工艺研发与质量管控,以一口可感知的茶汤赢得市场信任。

更深层次看,“里子”的构建离不开文化内涵的深耕与消费体验的提升。中国茶文化底蕴深厚,茶企应深挖历史传承与工艺特色,通过真挚动人的品牌叙事,实现文化精神与当代消费的共鸣。当品牌能够以文化共鸣替代包装炫耀,便构筑起了难以复制的护城河。与此同时,极致的消费体验亦成为关键价值载体,从开袋时干茶的清香、冲泡时叶片的舒展,再到茶汤入口的回甘,直至最终带来的身心宁静与文化享受。这种贯通多重感官的沉浸体验,才是无法被华丽包装所替代的产品内核,也是茶企竞争的根本所在。

如今茶叶消费从“面子”到“里子”的回归,远不止于包装的简化,更是一场深刻的产业价值重构。对消费者而言,这意味着能够以更合理的价格享受到茶叶的核心价值,消费决策将变得更加理性与透明。对于优秀茶企,这是甩开包袱、凭借真材实料抢占市场、树立品牌的最佳时机。这场变革,不仅惠及消费者,更将推动整个行业向更健康、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毕竟,能真正留香于唇齿、沉淀于心间的,永远是茶叶本身的醇厚与芬芳。

(大众新闻·风口财经评论员 苏桐)

编辑:宋光耀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李牧死,赵国亡!从无败绩的李牧... 《千字文》云:“起翦颇牧,用军最精……”这句话概括了战国后期最著名的四位军事将领,后人称“战国四大名...
原创 解... 1949年初,全国解放的胜利已指日可待,四大野战军迅速明确了各自的任务分工: 一野负责西北的战斗任...
中新网“探访”晋阳古城考古遗址... 5月15日,中新网以《探访晋阳古城考古遗址公园:深埋千年的“太原往事”》为题,通过对晋阳古城考古遗址...
原创 汉... 汉高祖刘邦与秦始皇嬴政相差不过三岁,这个小小的差距,常被作为“冷知识”在大众面前传播。所谓“冷知识”...
原创 自... 如今,许多人批评清政府明明具备建造军舰的能力,但李鸿章在筹建北洋水师时,依然选择从国外购买舰艇。以至...
原创 谁... 伟大的“十月革命”发生后,有这么个小插曲被史书记录在册。 沙俄帝国首都圣彼得堡的一家工厂里,一群布尔...
原创 探... 引言: 在20世纪中国的风云变幻中,有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的名字叫侯镜如。侯镜如出生于河南省...
原创 李... 前言 李渊在历史长河中因玄武门之变后自愿让位的决策,成为了人们讨论的焦点。形势瞬息万变,权谋中波...
原创 他... 赵匡胤即位后,一直梦想着实现大一统,但有一个政权始终让他头痛不已,那就是南唐。尽管南唐在淮南之战后国...
原创 连... 连续诛杀三大权臣,权谋无双的唐代宗,为何还是没能救回唐朝 前言 唐代宗李豫,大唐历史上著名的帝王,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