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初,全国解放的胜利已指日可待,四大野战军迅速明确了各自的任务分工:
一野负责西北的战斗任务。第一野战军旗下统领了第1、第2兵团,同时华北的十八、十九兵团也划归一野指挥,战斗兵力合计达到了34万。在彭德怀元帅的指挥下,部队势如破竹地南下,尤其是在兰州战役中,场面极其激烈,最终将马步芳的主力部队打得溃不成军。
战后,新疆的主席陶峙岳选择了起义,王震于是带领第一兵团经历了长途跋涉,成功接管了新疆地区的治理。
二野负责西南的军事行动。在刘伯承元帅的指挥下,二野的第3、第5兵团与四野的42、47、50军协同作战,从武汉出发进军四川。同时,贺龙元帅也指挥18兵团从汉中发起攻击,直扑四川的腹地。二野在短短57天内,横扫掉西南敌军的90万有生力量,顺利解放了重庆与成都,创造了辉煌的战绩。
三野的责任是在渡江战役后进行战略打击,粟裕大将指挥三野,在上海战役中将汤恩伯集团彻底击溃。随后,三野继续向浙江和福建推进,展示出其强大的攻城掠地能力。
四野则负责中南和华南地区的解放任务。在成功渡江之后,林帅在衡宝战役中重创了白崇禧的集团,展现出卓越的指挥才能。依靠二野第四兵团的协助,四野不仅解放了广西和广东,还在琼崖纵队的支持下成功地将海南岛纳入了新中国的怀抱。
到了1950年初,全国大部分地区已经完成了解放,四大野战军几乎都已完成了各自的使命。而三野则留下了一个未遂的任务。毛主席特别任命粟裕大将,负责实施解放台湾的计划。为此,粟裕大将调集了65万部队,全力以赴地进行准备,志在一举实现台湾的统一。
然而,不幸的是,正当全国尚未完全解放之际,朝鲜战争在1950年6月25日爆发了。我军不得不抽调主力部队奔赴朝鲜战场,与此同时,美国也迅速派遣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导致解放台湾的计划从此搁浅。
粟裕大将一生都对台湾问题保持高度关注,常常独自一人在书房中凝视台湾地图,时常一看便是整整一天,深感责任沉重,心系故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