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家里长辈给晚辈的祝福,希望你们在爸妈的母校里奋发上进,比他们更优秀,更出色!”
“这些书里有学校的故事,也藏着你们当年的青春。”
9月3日下午,执行董事、校长杨保成将一个个大大的红包、《黄河之水》《大白的大学》《校庆四十周年画册》等赠给现场的2025级新生和校友家长手中。
“真是没想到啊,今天来送孩子回母校上学,竟然有这样的惊喜。”校友家长们摩挲着画册封面“敢为天下先”几个烫金大字激动不已。新生们接过红包也欣喜万分。信息大楼二楼贵宾室内温情洋溢,其乐融融。
原来,早在开学准备工作中统计新生信息时,学校发现有10名2025级新生是校友子女。校长杨保成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刻表示:“他们带着信任回来了,我们要迎接这些校友们回‘娘家’。”
9月3日是新生报到第一天。当天下午,校长杨保成、副校长罗煜,以及学生中心、校友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与新生、家长校友们座谈。刚坐好,一位校友便忍不住袒露心声:“能把孩子送到自己当年念过书的黄科大来,看着他成了母校的新学子,我这心里头啊,满是对学校的信赖,还有说不尽的亲近感!” 话音刚落,在场的校友们纷纷点头附和,有的还轻轻拍了拍身边孩子的肩膀,瞬间让这份“校缘亲情”更显浓厚。
商学部2025级新生刘光慧的家长、我校校友刘连波,满是温情的忆道:“2000年,我妈妈送我来黄科大上大学;2015年,我送外甥女入学;2025年,我又和妈妈一起送女儿来校——这25年,凝聚了我们祖孙三代跟黄科大解不开的情缘。”“身边人常问‘你怎么就离不开黄科大?’我总说‘我的根在这里’。这些年看着学校教学质量、口碑一步步提升,一年比一年好,更坚定了让孩子来这里的想法,也让我愈发坚信‘根在这里’的选择没有错。”刘连波的声音坚定充满力量。
新生李佳怡的父亲、校友李金龙也感慨道:“我和爱人就是在黄科大相识的,从校园携手到组建家庭,如今女儿也循着我们的足迹成为这里的新生,这份缘分太珍贵了!这次送女儿来校,校园的变化让我既熟悉又惊喜,看着熟悉的校名承载起新一代的青春,心里满是感动。”
1998年8月与黄科大结缘的校友阴运涛,回忆起当年的求学时光仍心潮澎湃:“那时学校条件虽不算完善,但‘开拓、拼搏、实干、奉献’的精神像一束光,深深打动了我,也让我下定决心在这里规划好大学生活、闯出一片天。现在我义无反顾让孩子选择黄科大,就是因为这份精神从未褪色——把孩子交给这里,就像交给‘家人’一样踏实。”
杨保成听着大家的肺腑之言,时不时地颔首点头,脸上露出欣慰的微笑。他说:“一所大学能否成为‘一流’,最终要靠校友向社会传递。而一流大学最核心的价值,永远是它的文化。为什么这么多校友愿意让孩子选择黄科大?因为我们始终在构建‘学生终身成长体系’,从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起,对学生、校友的服务就会贯穿整个生命全周期。今天大家带着信任回到学校,这份认可正是对学校几十年发展的最好肯定——你们回校,就像回‘娘家’一样亲切。”他还与在座校友一起回顾起学校初创时期的岁月:“当年很多学生一边参与学校建设,一边刻苦学习,‘在建设中成长,在成长中奉献’的经历,让大家更懂得拼搏的意义;后来不少毕业生到全国各地创业,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正是黄科大‘创业基因’的代代传承。”
罗煜表示,校友会就是校友们的‘联络站’‘暖心港’,今天在座的每一位,都是黄科大发展的见证者与参与者,感谢大家在不同年代始终信任学校、支持学校。看着‘黄科一代’送‘黄科二代’入学,真的是‘长江后浪推前浪’,相信只要我们同心同行,一定能把学校建设得更加美好,实现我们建设一流应用科技大学的目标。”
一代黄科大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黄科大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曾经,父辈们在这里挥洒青春、追逐梦想,留下了属于他们的独有青春记忆。如今,“二代”学子循着先辈的足迹而来,续写着与黄科大的情缘。这是亲情与校情的温暖叠加,是黄科大情怀的独特延续。
正如2025级普本经济学专业新生温向宇所说,能走在父亲曾走过的路上,感受承载父亲青春的校园生活,我早已迫不及待。我终将在黄科大留下独一无二的年少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