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人茗饮食肴
镇江人之啜茶也,必佐以肴。肴,即馔也。凡馔,皆可曰肴,而此特假之以为专名。肴以猪豚为之,先数日,渍以盐,使其味略咸,色白如水晶,切之成块。于茗饮时佐之,甚可口,不觉其有脂肪也。
——民国·徐珂《清稗类钞》
品茶,喝茶,真的有宜忌吗?
在前面那则“大家齐吃大家茶”的故事中提到,肴肉是一种下酒菜,所以黄山谷喻之为“醒酒冰”。饮茶时吃这种东西,在明清文人看来真算得上是斯文扫地。而在民国时期却大有突破,如扬州人很喜欢茶,往往早上饿着肚子到茶室,喝起了早茶,佐茶的有干丝,既增味道又填肚子。而镇江人吃肴肉,更是有传统了,当地有“肴肉不当菜”的说法,似乎从来就是作点心用的,其味咸淡正好,拿来佐茶也可避免茶汤刮胃吧?茶竟可与猪肉同美!以肉佐茶,在正统人士看来不能不说是茶道的旁门左道了,或根本不能以茶道视之。
镇江肴肉开先河,星移斗转,再看今天的茶馆,何止是肉,连凤爪、螃蟹也上了。古人以酒与“持螯”为绝配,而今品茶也可“持螯”,是不是也算与时俱进了?!——茶,还是那个茶,味,却是五味俱全。若古人地下有知,一定会捶胸顿足。而我们吃着还笑他迂呢!品茶,喝茶,真的有宜忌吗?
本文来源:《茶事百味》,图片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留言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