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阳凭什么让人念念不忘?古宅匠心、老街烟火、山间智慧,全是答案→ 松阳古村人文风情 松阳传统村落
创始人
2025-09-02 12:31:28
0



“老师,松阳的‘yi’太多了!”在浙江松阳采访的三天里,新民晚报小记者团的孩子举着笔记本抢答:“意趣。”“逸致。”“技艺。”“非遗。”“益用千年。”“一眼万年。”

当八月的风裹着山岚钻进松阳的黛瓦黄墙,新民晚报小记者将一群来自上海的小客人带到了松阳。他们用脚步丈量,用眼睛捕捉,用味蕾记忆,用笔尖记录下喜欢松阳的一万个理由。



小记者们在三天的松阳之行里收获满满。吕倩雯 摄

“意”境之美:古村与自然的诗意对话

“这里可真是一处‘世外桃源’。”小记者沈菁钰忙着用智能手表拍照,镜头里是松庄村的溪涧、石桥与老墙。青石板路蜿蜒着穿过明清古宅,溪水里游着拇指大的石斑鱼,溪畔的老樟树下,几位阿婆正坐在竹凳上编竹篮,竹篾在她们指缝间翻飞,像跳着慢舞。

松庄村位于松阳县三都乡,是一座拥有500余年历史的古村落,始建于明正德年间,原名“送庄”。村内保留了大量明清至民国时期的古建筑,形成了“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水乡景观。2014年,松庄村被列入国家第三批传统村落名录。


松庄村。

在松阳老街,这种“意境”更浓了。暮色里,青石板路被千年脚步磨得发亮,两边的老字号一眼望不到头:现烤的烧饼“滋滋”冒着热气,旧理发店的电推子“嗡嗡”开着工,铁器铺木门板“吱呀”卸下,老师傅正拿着锤子打铁具……松阳老街始建于唐宋时期,全长300余米,保留着完整的传统商业业态和建筑风貌,被誉为“活着的清明上河图”,是浙西南地区保存最完整的古街区之一。


松阳老街。

漫步在夜色中的松阳老街,小记者缪馨怡感受着松阳人最真实的生活痕迹,“这份独特的体验,会连同夏日蝉鸣永远留在记忆中。”

“艺”韵之恒:老手艺里的文化传承

如果把松阳比作一幅氤氲着烟火气的水墨长卷,那么黄家大院就是长卷中最精致的工笔重彩。这座清代古宅的梁枋、门窗上,满是镂空雕、浮雕、圆雕:梅花鹿口衔灵芝,蝙蝠振翅捧寿桃,连荷花的花瓣都卷着自然的弧度。


黄家大院。

松阳黄家大院始建于清同治年间,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黄家大院现存三组规模宏大的建筑,历经黄中和祖孙三代六十余年修建而成,各幢建筑表现了不同时期的历史轨迹,堪称浙南民居典范。

“这是‘百寿图’。”讲解员指着正厅的隔扇门,“每扇门100个寿字,写法各不相同,都是工匠一刀刀刻出来的。”置身于黄家大院内,小记者们沉浸式探索浙南民居精湛的木雕艺术。“太震撼了。”小记者金嘉杰指着柱子上的雕花赞叹古人的耐心和巧思。


小记者们亲身体验豆腐制作流程。吕倩雯 摄

这种震撼,在非遗工坊里更鲜活。在豆腐工坊,小记者们系着围裙,手摇石磨。雪白的豆浆顺着磨缝流进木桶,点卤后渐渐凝成嫩豆腐。老板娘教得认真,“豆子要选本地黄豆,磨浆要顺时针转圈,点卤要慢慢倒进去……”端着自己亲手制作的嫩豆腐,崔淼淼迫不及待想带回上海给父母品尝,“原来‘用心’做的食物,真的会‘意犹未尽’。”

“翼”动之新:传统与未来的双向奔赴

谁能想到,这座被群山环抱的小城,藏着“未来感”?在“松阳之窗”的智慧交通馆,小记者们围着AI安全监控系统惊叹:“摄像头能识别没戴安全帽的人,还会喊‘请戴头盔’!”


松阳在智慧交通领域的发展引起了不少小记者的注意。吕倩雯 摄

在上上德盛集团展厅,工作人员指着物联品控系统的屏幕介绍:“一根钢管的原料从哪来、经过多少道工序,这里都能查!”上上德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高端不锈钢管生产的制造企业,合作客户包括中石油、中石化、巴斯夫等知名企业。

“小小的县城,竟然能造出全世界大公司需要的产品,松阳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实力真是不可小觑!”小记者奉锦行盯着屏幕里的生产流程图,在他的笔记本上写着,这里有沿袭着的传统,还有开启未来的现代化。


在水利博物馆感受中国水利治理的智慧。吕倩雯 摄

在水利博物馆,小记者们被一座“筒车”吸引——木制的轮子半浸在溪水里,随着水流转动,水就被“提”上了山坡。“这是古人用的‘自来水’!”讲解员介绍,“不用电、不用油,转一圈能浇半亩地,松阳的梯田能种千年,全靠这些‘老伙计’。”

“看这个‘水碓’!”小记者王梓菱指着另一台木制机器,“用流水推动齿轮,能舂米、磨面,比粉碎机还环保!”原来松阳的“绿水青山”,不只是风景,更是祖先留下来的“生存智慧”。

【小记者作文选】

小记者任雨涵:

在老师的讲解中,松庄村的故事渐渐清晰:艺术家们带着留守老人学拓印,把春日的新茶印在纸上,把夏日的浓荫印在纸上,把秋日的霜叶印在纸上,有的还成了外卖包装上的独特风景。更让人暖心的是,老人们创作的画作版权全归自己,每当印着这些画的香氛、冰箱贴、酒被卖出,他们就能拿到提成——这不仅是物质上的补贴,是生活里的底气,更是精神上的富足与自豪。

小记者陈泽慧:

对于“小吃货”来说,松阳就是美食天堂。

软糯可口的茄子、香香脆脆的炸虾炸肉,这些食材看上去稀松平常,但吃上去完全不一样,我看到了松阳人的用心,把一件事做到极致,这就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匠心精神”吧。

回到上海,舌尖还是回荡着松阳的味道,我爱松阳,我为松阳代言。


小记者们正全神贯注地学习传统拓印。吕倩雯 摄

小记者陈光奕:

在松庄村的中心,有一座别致的织美术馆。它的外墙装饰着多彩的金属条,相互连接,象征着村民的团结与友爱。美术馆的每一层都展示着不同的作品:有当地人用牛奶盒制作的风铃,有艺术家与老人们共同完成的手掌印画,还有全村齐心编织的麻绳网……这些都是松庄人民智慧与劳动的结晶。最让我感兴趣的是五楼的非遗模型展示——香浓地道的松庄甜豆浆、娇艳欲滴的松庄茶叶、香喷喷的松庄大粽子……应有尽有,只有想不到,没有他们做不到。

小记者于东辰:

来松阳肯定要逛逛松阳的“明清古街”啦!顾名思义,这条街上的房屋建筑大多是明清时期建造的。夜幕降临,月色清泠,晚风吹过,暑气顿消。走在青石板路上,店铺里商品琳琅满目,让我们流连驻足。橘黄的灯光下,雕工精美的木质建筑,更多了一层古朴典雅的味道。

古代与现代完美融合的松阳,哪里是我能说得明道得尽的。瞧,好客的松阳,正在向你招手,热情地邀约你也来游玩一番呢!


乘坐无人驾驶公交车。赵晓岩 摄

小记者李青晓:

山坳里的村落中,小道曲折而狭窄,转角却有小工坊前挂满玲琅遐思,叮叮当当地铺了满眼。这是风铃工坊,松庄村的特色艺术项目之一。坊中树叶压花的瓷盘盛着手工碗,野猫形的风铃挂在渔网上晃,点缀了方寸天地。

正如风铃工坊的坊主所说,每个瓷片,每个铃铛都来源于村落中的点点滴滴。仔细看,在每一朵花瓣上都留着捏做时创作者的指纹,也留着印染时一遍遍的层次。当人们的气息拂过,艺术便在耳边叮铃当啷响,诉说着创作者书写的三乡情。

原标题:《松阳凭什么让人念念不忘?古宅匠心、老街烟火、山间智慧,全是答案→》

栏目编辑:黄佳琪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吕倩雯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孙... 要说三国里令人惋惜的人物,那可是真不少。今天要谈的这位,是东吴孙权的长子——孙登。孙权对这位长子寄予...
甘英使大秦考:东汉西域经略与罗... 摘要:东汉永元九年(97年),西域都护班超遣掾吏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帝国),意图建立直接外交联系。然甘...
原创 梦... 俗话说:“朝里有人好做官”,如果一个人拥有权势的家族背景,那么他的仕途便会相对顺畅。然而,这句话并不...
原创 李... 游戏中的李斯形象 李斯的才智 李斯在荀子主持的齐国稷下学宫完成学业后,思虑再三,决定前往秦国发展。...
原创 武... 中国历史上,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涌现了三百六十位帝王,许多人都因其卓越的治国之道和建立太平盛世而名...
原创 历... 阜新,位于辽宁省的西北部,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地级市,一直以来都是多个王朝交替管辖的地区。虽然在历史上...
《三国志·战棋版》PK6天下争... 哈喽大家好啊,PK6天下争锋的地图和之前不太一样,在新的规则下,城池占领时间越长积累的霸业值越多,那...
胡荷韬:没必要去想净胜球,我们... 直播吧9月4日讯 U23亚洲杯预选赛首轮,U22国足2-1击败东帝汶。在接受采访时,胡荷韬谈到了自己...
原创 大... DEEPIN宁波,今天我们继续昨日在大碶站旁的顾家瑞庐的话题。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瑞庐的真正主人——顾...
金正恩普京北京会晤细节披露,金... 中新网9月4日电 据朝中社报道,当地时间9月3日下午,朝鲜劳动党总书记、国务委员长金正恩在北京钓鱼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