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观展指南|从美术革命到新中国艺术图式的广东实践
创始人
2025-08-31 12:32:19
0

——广州——

风骨南天——从美术革命到新中国艺术图式的广东实践(1900——1978)

时间:8月26日—10月8日

地点:广东美术馆新馆四楼15-17号展厅

展览分为“鼎故革新——中国画的前途与路向(1900-1949)”“勇立潮头——洋画运动在广东(1900—1949)”“匕首投枪——新兴木刻运动中的广东力量(1900-1949)”“红色诗篇——革命图像的诗意表达(1949-1978)”“山河新貌——社会建设的时代记忆(1949—1978)”“当家作主——人民形象的视觉建构(1949-1978)”等六大篇章,通过广东近现代名家作品及相关文献资料200余件,回望1900至1978年的广东美术征程。展品涵盖高剑父、陈树人、李铁夫、胡根天、关山月、黎雄才、黄新波、李桦、赖少其、杨之光、汤小铭、林墉等一大批近现代名家大师的经典作品。其中,2017年接收的718件/套广东省政府珍藏名家书画经专业修复后全面呈现展出,兼具学术与历史价值。

艺术和人——纪念迟轲诞辰100周年文献展

时间:9月2日—10月8日

地点: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昌岗校区)3号厅

迟轲是著名的美术史论家、原广东美学学会会长、广州美术学院终身教授,历任广州美术学院文艺理论教研室主任、美术学系主任等职,2004年被中国美术家协会授予“卓有成就的美术史论家”称号。他深研西方美术史,为中国的西方美术史研究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著作《西方美术史话》深入浅出,将西方艺术的壮阔图景系统、生动地带给广大中国读者,累计印数逾三十万册,影响深远;他对《西方艺术批评史》《西方美术理论文选》《西方美术事典》《罗丹笔记》等艺术理论、批评著述的引进、主编和翻译,为后来者学习和研究美术史打开了方便之门。

此次文献展,力图通过丰富的著述手稿、照片影像以及来往信函等,立体呈现迟轲先生作为学者、翻译家、评论家、教育家的人生轨迹与丰硕成果。

胡百年:高胡与广东民间音乐文化展

时间:8月26日至11月16日

地点:广东省博物馆三楼展厅一

本次展览聚焦广东地区代表性民族乐器——高胡,汇集粤剧与粤乐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音乐藏品、民俗风物,分别从历史源流、音乐艺术、文化影响三个方面,借助多媒体互动、沉浸式展演、多感官体验等方式,为观众全方位展示高胡与广东民间音乐的艺术魅力。

战途猎画:抗战中后期李桦、黄新波、司徒乔的风景表达

时间:8月29日至10月8日

地点: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昌岗校区)1号厅

李桦(1907-1994)、黄新波(1916-1980)与司徒乔(1902-1958),是中国现代革命和民族危机中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他们自早年便投身现代艺术实践,并在战争爆发之际奔走各地参加抗战事业。在战争的中后期,他们在行旅中对景写生,或以自然风景为载体进行创作,在语言上朴素、诗意、澄澈,展现出特别的形式思考和创作状态。本次展览谨以三位艺术家在战争中后期的创作经历及作品,与观众共同进入这一段难忘、厚重,且无法被简单化约为一句口号的战时岁月。

旗展华南 砥柱中流——华南人民抗战历史专题展

时间:8月26日至12月底

地点:广东省档案馆二楼展厅(天河区龙口中路128号)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全面展示华南人民抗战历史,“旗展华南 砥柱中流——华南人民抗战历史专题展”在广东省档案馆开幕,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展览面积约1500平方米,从省档案馆、省博物馆、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及各地市有关场馆遴选图片400余张、实物展品50余件/套进行集中展示。展览内容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 “民族危急 奋起救亡”,第二部分 “日军暴行 铁证如山”,第三部分 “旗展华南 英勇抗敌”,第四部分 “港澳台侨 共赴国难”,第五部分 “战略反攻 夺取胜利”。

“天地英雄气 千秋尚凛然”开国将军手迹展览

时间:8月28日至9月10日

地点:广州人民艺术中心负一楼19号馆B区(广州市越秀区麓湖路13号)

本展览遴选由广州市文联原专职副主席、广州新四军研究会荣誉会长吴东峰先生收藏曾在广州战斗、工作、生活、终老的开国将军手迹作品,其中4位元帅、1位大将、8位上将、32位中将、50位少将的书法、绘画、签章、手迹等90件,让红色基因扎根城市记忆,让信仰力量书写精神传承。

回溯经典·荣光重现 —— 红色足迹《古田会议》油画修复研究成果展

时间:8月30日至10月8日

地点: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昌岗校区)2号展厅

当多光谱成像揭示隐秘笔触,当可逆材料延续艺术生命——油画修复,是一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科学实践,更是一次对革命精神的文化守护。《古田会议》油画作为集体记忆的视觉载体,是革命理想的具象化表达。此次展览以《古田会议》油画为核心,聚焦其修复与研究全过程,呈现一场融汇材料科学、文物保护与历史解读的深度探索。

废墟中的广州抗战中的中大

时间:2025年8月26日至2026年6月30日

地点:中山大学广州校区南校园中山大学校史馆四层专题展厅

国立中山大学作为“抗日大本营”,校舍被日军或炸毁、或占用,甚至被改造成开展细菌战的实验室。为保全师生,学校辗转千里,四易其址,在国族危难之际坚韧守护中华文脉,在生死流徙之间坚持点亮精神灯塔。此次展览以定格苦难与凝结生命的物证,纪念在抗战岁月中罹遭劫难的师生、同胞与城市,纪念那代学人学子于废墟中点燃的星火,于狂澜中高举的炬光,以及国殇中不屈的抗争与风骨。

烽火育才 弦歌不辍——粤港澳抗战迁徙办学档案史料展

时间:8月15日至9月8日

地点:广州图书馆负一层大展厅

展览精心梳理了国立中山大学、省立文理学院、私立岭南大学等众多知名院校跨越粤港澳多地办学的足迹。通过“迁徙示意图+珍稀档案”的立体呈现方式,观众得以清晰追溯这些学府在战火中为保存文脉而进行的地理大转移。这些首次系统展出的原始档案,为深入研究华南教育抗战史奠定了坚实的学术基础。

万里同心——海外华侨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纪念特展

时间:8月14日至10月15日

地点:广州华侨博物馆副楼专题展厅二、三楼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万里同心——海外华侨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纪念特展”在广州华侨博物馆开展。依托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总分馆联动机制,北京市,广东省广州市、潮州市,黑龙江省黑河市,云南省德宏州五地同日同步启动该展,全景式呈现海外华侨在十四年抗战烽火与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中的不朽功勋与重大贡献。

时代回响—马师曾与红线女艺术人生联展

时间:8月29日开展

地点:粤剧艺术博物馆

本次展览以马师曾与红线女与艺术相关的生平叙述为主线,以图文的方式串联起他们人生的重要节点,同时展出与之相关的珍贵文物120件/套,涵盖戏单、旧照片、黑胶唱片、戏服、剧本等,拼织出他们与时代同频共振的人生画面。展览分为“身入梨园心入戏”“赤子之心家国情”“粤剧改革里程碑”“春华秋实谱华章”四个部分,全景式讲述了马师曾与红线女的艺术人生,展现出他们将粤剧艺术推向世界舞台的非凡成就以及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怀。

羊城体育 百年回眸——广州大型体育赛事记忆展

时间:8月29日开展

地点:广州市档案馆

展览以时间为轴,划分为四大篇章,系统梳理了体育如何从星星之火成为广州的城市名片和活力引擎。每一篇章不仅呈现赛事本身,更聚焦体育与城市发展、时代变迁的深层关联,带领观众走进一段有血有肉的城市集体记忆。展览最大亮点在于部分珍贵档案的首度公开:《广东省第十五届运动大会章程》、东较场工程设计图纸……每一件展品都是历史的见证。

中华诗词盛会·全交互国潮沉浸展

时间:7月26日至10月1日

地点: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四楼18号多媒体互动展厅

本次展览精心构筑了六大诗意空间,观众将与曹操的雄浑、李白的飘逸、辛弃疾的豪迈、苏轼的旷达不期而遇,在他们营造的独特诗境中,开启一段穿越千年的对话。此次展览采用MR+VR双技术交织,200㎡无束缚虚拟空间,自由漫步诗画奇境。观众可以徒手触碰光影诗句,零设备束缚,与具象化诗词共舞,全身心浸入诗词意境与美感。30分钟奇幻旅程,与曹操、李白、苏轼等诗人跨时空对话,在互动中解构诗意。

——香港——

香江藏珍·香港三大古书画收藏

时间:6月11日至10月7日

地点:尖沙咀梳士巴利道10号香港艺术馆

首次同场集结了香港三大书画收藏虚白斋、至乐楼、北山堂的93组精品书画,横跨唐代至清代,件件都是享誉中外的文化珍宝。虚白斋汇集明清流派,清晰展现书画发展脉络;至乐楼聚焦明末清初文人风骨,重人品气节;北山堂书画兼收,孤本名家汇聚,研究价值高。这些藏品不仅展现中国书画脉络,更藏着香港守护中华文化的深情故事。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周佩文 实习生 罗彦清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秦... |撰文日小尧茗居 公元前210年,也就是秦始皇帝三十七年,秦始皇在第六次巡游天下的途中因患病去世,最...
原创 蜀... 大家好,我是黑白说历史。 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病逝五丈原。 蜀汉仿佛被抽去灵魂一般,在风雨...
原创 刘... 刘备的失败是有原因的 看三国演义不同的年龄段真有不一样的感觉,看法也会完全不一样。 四大名著真是名不...
原创 刘... 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后,举全国之力发动的夷陵之战,成了三国史上最具争议的战役之一。令人费解的...
原创 二... 李存孝,大名鼎鼎,是后唐著名大将,也是五代时期第一猛将。传说他天生神力,五匹马都拉不动他。虽然不至于...
原创 张... 2007年3月26日,一位不速之客走进了沈阳张氏帅府博物馆。他径直来到馆长张力的办公室,向张馆长介绍...
原创 清...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充分借鉴了前朝历代的兴盛之由、灭国之因,制定了诸多系统完善、成熟...
原创 我... 回顾中国近代历史,是一部被西方列强侵犯的屈辱历程,清政府的不作为以及腐败懦弱,我国被迫签署大量丧权辱...
原创 清... 清代的军队有多少名目?恐怕大部分人能想起来的只有八旗、绿营、湘军、淮军这几个系统。其实,在清后期还出...
原创 新... 在当今国际舞台上,谁最擅长“低估”他人?新加坡的外交学者马凯硕给出的答案非常直白:美国!这位经验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