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3月26日,一位不速之客走进了沈阳张氏帅府博物馆。他径直来到馆长张力的办公室,向张馆长介绍了自己:他叫张闾实,是张作霖第六子张学浚的儿子,现任台湾《高尔夫之旅》杂志社的总编辑。这是他第一次来到沈阳,目的是希望能找到爷爷张作霖的墓地进行祭拜,但由于对家族历史知之甚少,他不清楚爷爷的坟墓具体位置,因此决定寻求帅府博物馆的帮助。
张力馆长当时并没有立即相信眼前这个陌生人的话语。毕竟,在博物馆的工作中,他曾遇到过数起冒充张作霖后人的骗局。如果张闾实真是张作霖的亲孙子,博物馆当然会热情接待;但如果是骗子,传出去无疑会让人笑话。为了确认其身份,张力馆长决定请张闾实讲述1928年6月4日皇姑屯事件的细节,因为作为寿夫人孙子的张闾实,应该能知道一些外人不了解的历史细节。
张闾实开始回忆起历史:“张作霖的火车爆炸后,他的喉咙被飞来的弹片切断,随后被迅速带到寿夫人所在的奉天大帅府小青楼。”他继续说,除了寿夫人和她的贴身丫鬟,其他人没有进入过。张闾实还记得奶奶告诉他,张作霖在卧床上没有说一句话就去世了,并且没有留下遗言。直到13天后,张学良才从关内赶回奉天。张闾实还解释,张学良为何迟迟未返回奉天,“当时,虽然张学良身在天津,却找不到任何人。部队慌乱时,是寿夫人安抚了他们,并派人到各个地方寻找。”
关于张作霖临终时的最后一句话,有一种说法称他得知凶手是日本人后愤怒地说:“打!”张闾实否定了这一说法,他说奶奶曾告诉他,爷爷临终时没有留下任何言辞。
通过简短的对话,张力馆长渐渐确定,眼前的张闾实确实是张作霖的孙子,也是张学良的亲侄子。身份得到确认后,张力馆长热情地邀请张闾实参观帅府博物馆。在参观过程中,张闾实好奇地问,博物馆内的建筑似乎并不多,是否有很多建筑已被拆除。他回忆起奶奶曾告诉他:“帅府内的大小青楼旁曾能驻扎两个排的军队,营房空间巨大,甚至连战车和大炮也能容纳。”他的父亲张学浚也曾提起过,年轻时大帅府的气派,家里的孩子们拥有整层楼的空间,各自独立生活,只有节假日才会团聚。
张闾实还提到,张家兄弟姐妹的家庭聚会从未涉及政治话题,大家最常做的事是打麻将。而当提到关于张闾实奶奶的财产,坊间曾有传闻称她从日本人手中夺回了不少财富,但张闾实坚决否认。他说,确实在日本侵占沈阳时,关东军司令本庄繁曾将张家珍宝装载三列火车送往北京,希望寿夫人或张学良接收,但两人都未理会。张学良还通过使者向本庄繁传话:“若要还财物,先把东北还给中国。”于是,火车返回途中,日本士兵开始抢夺车上的财物,最终这些珍宝几乎被抢光了。
张闾实还提到,自己的家族有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张三义堂,曾管理着张家在东北的财富与产业。张作霖的大女儿张首芳曾负责管理,但“九·一八”事变后,这些产业在张首芳逃到天津后被日本人掠夺殆尽。
在陪同张闾实参观完帅府博物馆后,张力馆长向沈阳市相关领导汇报了此事。领导重视此事,并核实了张闾实的身份。于是,安排了张力馆长与政协文史委主任贾伟志、市台办副主任赵杰、市张作霖研究室主任范丽红一同陪同张闾实前往盘锦大洼,祭拜张家祖坟。
张家的祖坟,位于海城县驾掌寺,经历过几次行政区划调整,最终属于盘山县。在这里,张家人依然过着日常的耕作生活。墓园在2000年进行过大规模维修,气势宏伟,墓园的大门口上立着刻有张学良亲笔题写的“张氏墓园”石碑。张闾实站在祖父张作霖的墓前,眼中充满泪水。微风吹起,几乎吹灭了香炉中的蜡烛,几位陪同人员急忙用碎石压住香炉,防止风吹倒。在这个神圣的时刻,张闾实向张作霖的坟墓奉献了酒,轻轻抚摸着墓碑,久久不愿离开。
祭拜后,张闾实返回沈阳,接受了赵杰和范丽红的采访,讲述了自己在台湾的生活及一些鲜为人知的家族故事。在采访过程中,范丽红送给张闾实一本日本出版的《不可公开的照片》,书中详细记录了日军炸死张作霖的过程。看着这些照片,张闾实眼中再次含泪,他感慨万千:“作为张家人,我对这些历史永远无法释怀。”
张闾实回忆起自己在小学二年级时,第一次从课本中了解到张作霖的死亡,而后才知道自己正是张作霖的孙子。随着年龄增长,他开始感受到身为“叛将后代”的压力。甚至在学校里,因为身份暴露,他时常被同学孤立,老师在讲到“西安事变”时,还会把他赶出教室。身为“叛将之孙”,张闾实的生活充满了曲折与艰辛。
在台湾,张闾实的家庭曾经历过艰难时期,尽管家族曾显赫一时,但随着父亲在台湾的生意失败,家族的命运急转直下。张闾实的父亲曾经营过一家餐馆,虽然有所收入,但因健康问题,生意最终关停。
张学良去世后,张闾实的家族成员开始陆续回国寻根,张闾实也决定回到东北祭拜爷爷。2007年,他借机随商团来到东北,并最终抵达沈阳。在这里,他开始着手写一本关于张家历史的书,以真实的笔触记录家族的兴衰。几年来,张闾实走遍了沈阳、西安、北京和上海,考证历史,联系在大陆的亲戚。2009年,他带着夫人回到沈阳定居,并被聘为辽宁省政协文史委员会副主任级巡视员。
2010年,张闾实的著作《漫漫归乡路》正式出版,书中详细描述了张家历史的点滴,以及张作霖和张学良鲜为人知的故事。首发式上,张闾实深感自己回到了家族的源头,他说:“张家在东北的功与过,只有时间能给出答案。我的大伯和爷爷都未完成自己的梦想,但无论他人的评论如何,我们应坚定自己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