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杜军
8月29日上午,《抗战烽火中的好发明・战法与武器》新书发布会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成功举办。本次活动以“爱国情・报国志・强国力”为主题,该书作者、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教授高云峰,河南省全民国防教育中心主任侯封,河南省实验中学高级教师杨福合出席。发布会由海燕出版社总编辑李喜婷主持。
活动伊始,一段新书宣传片带领观众重回抗战岁月,生动展现军民在极端艰苦条件下凭借智慧与勇气创造的各类“土发明”——从石头地雷、铁轨炮弹,到地道战术和水下潜伏装置,彰显了烽火岁月中的创新精神与坚韧意志。随后,中原传媒股份公司总编辑董中山、中国工信出版传媒集团总编辑兼电子工业出版社社长王传臣,与作者高云峰教授共同为新书揭幕。
高云峰教授分享了该书的创作初衷与出版意义。他指出,抗战先辈的事迹不仅凝聚了爱国主义、英勇斗争和团结奉献的精神内核,也体现出丰富的创新思维与工程智慧,这些应在新时代持续传承与弘扬。该书具有四大特色:史实权威,考据严谨,军事内容经军事科学院专家岳思平研究员、八路军总部军工部长刘鼎的儿子刘文山先生的审读,确保史实准确。科艺融合,视觉创新,大量科学插图与艺术渲染结合AI生成技术,增强可读性与趣味性。细节考据,还原历史,插图设计考据严谨,贴合时代与地域背景。案例活化,课程转化,案例系统性梳理出发明方法与迁移价值,主创团队正与北京育英学校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推动其内容向校本课程转化,实现其教育价值的实践落地。
在对谈环节,嘉宾围绕“让青少年真正读懂‘爱国与创新’”展开深度交流。侯封主任从国防教育角度指出,该书展现了一场抗战智慧的全景盛宴,是对抗战军事智慧的深度挖掘,对当代青少年有着跨越时空的精神传承与启示。杨福合老师则强调书中案例融历史与科学于一体,例如“铁轨锻炮”蕴含金属热加工原理,有助于打破学科壁垒,实现“科技+思政”育人目标,未来将开设相关专题课程。
互动环节中,河南省实验中学的学生积极提问,从发明原理到精神内涵,展现出年轻一代对历史与创新的浓厚兴趣。现场嘉宾一一解答,并鼓励大家从《抗战烽火中的好发明・战法与武器》这本书中汲取力量,传承精神,勇于探索。
海燕出版社总编辑李喜婷表示,本书通过烽火英雄、烽火中的好发明,发明思维大讨论、创新迁移前景广,来铭记历史、致敬英烈,激励青少年把广大军民的抗战精神与创新智慧转化为新时代的强国力量,为强国建设做贡献。
下一篇:林允,西方油画中的神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