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下午,易解茶经·茶道师(长沙)分享会在湘茶培训学校隆重举行。本次分享会特邀邵雍的后人、《易解茶经》作者邵玺老师担任主讲,以"茶道本质与中国茶道核心精神"为主题,为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精彩的文化盛宴。
邵玺老师从"茶道是什么"这一基本命题出发,系统阐述了茶道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他说:《茶经》之所以流传千年而不衰,绝不是不是仅教我们喝茶、制茶,而是因为其7000多个字的背后一定有另外的东西,我们习惯把这个东西称之为“道”;尽管《茶经》所记载的事情都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但它背后所隐藏的“道”是永恒不变的。
邵玺老师通过《易经》的高度抽象符号和方法,剥除《茶经》的表象,用其“错综复杂”的研究方法来探寻抽象后的卦象之间的联系和关系,概括为“比、睽、节、鼎”四个符号,深入到其背后的普遍性和规律性,揭示出更为本质和深刻的道理,用易经方法解构茶圣陆羽《茶经》,找到《茶经》背后的道,从而寻回中国茶道核心精神。
比:在茶道精神中“比”在代表外在平和友善,内有原则底线。象征着茶人之间的和谐共处,以及茶人与茶、茶与器具、茶与环境之间的和谐统一。
睽:睽卦在易经中通常与差异、分离相关,但在茶道精神中,“睽”代表着克己慎独。
节:节卦在易经中代表节制、适度,强调中庸之道。在茶道精神中,“节”代表着要控制欲望。体现为对茶量、水温、冲泡时间等的精确把握,以及对饮茶量的适度控制。
鼎:鼎是古代重要的礼器,象征着尊贵、稳重与团结。在茶道精神中,“鼎”代表着要有责任有担当。要肩负起对茶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邵老师通过生动的典故和形象的比喻,让深奥的茶道哲学变得通俗易懂,引发了在场观众的深入思考。
在互动环节,五位来自不同领域的嘉宾分享了各自对茶道的理解和体会。一位资深茶艺师表示:"寻回中国茶道核心精神'比睽节鼎',让我对茶道精神有了全新的认识。"其他嘉宾也从实践角度出发,探讨了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践行茶道精神。现场观众积极参与互动,气氛热烈融洽。
湖南省茶业协会秘书长王准在致辞中表示,茶道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此类分享活动为推广茶文化、促进业界交流提供了宝贵平台。他强调,湖南作为茶叶大省,近年来茶产业发展成效显著,未来将继续推动"三茶统筹"发展理念,通过科技创新提升品质、品牌矩阵拓展市场、跨界融合延伸价值,助力湘茶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王准秘书长还指出,茶道精神的传承与创新对促进茶产业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分享会不仅为长沙地区的茶文化爱好者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也为推广传统茶文化、促进茶道精神的当代传承做出了积极贡献。湘茶培训学校负责人陈琼玖表示:湘茶学校(楚玖茶学苑)是由湖南省茶业集团战略支持、湖南省茶业协会授权认证,以“传承湖湘茶脉,创新茶业未来”为使命,是省内唯一 “政-企-协-校”四位一体的茶产业综合教育平台。未来将继续举办此类文化活动,也将开办茶道师培训班,让更多人了解和热爱中国茶文化。
茶道师项目总负责人何修武在最后分享中表示,本次分享会是一次难得的学习交流机会,为推广茶文化提供了重要平台。他强调,"比睽节鼎"不仅体现了中国茶道的精髓,更为当代人提供了一种生活智慧和心灵修养之道。何修武还介绍了未来茶道师项目的发展规划,表示将继续开展系列文化活动,让更多人深入了解和体验茶道魅力。
课程预告
2025成都第二届中级茶道师培训将于9月20日开班
(本图文来源:茶旅世界 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