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雨心
一本印刻着凹凸圆点的盲文书籍,一双细细触摸着盲文的双手,一束闪耀在黑暗世界的模糊光斑……当《但是还有书籍》第三季回归观众视野时,谁能想到,这部以书为题材,记录这个时代形形色色爱书之人的文化纪录片,却在开篇讲述了一个在常人印象中与阅读相隔较远的群体,那就是——视障群体。
纪录片《但是还有书籍》
在信息碎片化的时代,在短视频盛行的当下,阅读似乎渐渐成为了一个“冷门”“小众”的题材。可自2019年开播的纪录片《但是还有书籍》,却以不俗的口碑和“出圈”的热度,持续讲述着那些写书人、做书人、爱书人如何在信息湍流中奋力编织起一座座纸页方舟。如今,行至第三季的《但是还有书籍》,豆瓣评分迎来新高,日前开分达到了9.4分,也打破了作品的“续集魔咒”。
纪录片《但是还有书籍》
从致力于挖掘中国优秀文学作品的出版人,到与古籍打了一辈子交道的版本目录学家,还有勤勤恳恳从事翻译事业的译者……在纪录片此前讲述的故事中,聚焦对书籍怀抱热忱的编纂者、创作者,但在第三季的开篇《书海逐光》中,将镜头对准了那些在黑暗世界中的爱书人,他们因为书籍获得“新生”,在阅读的世界中改写了自身的命运。
盲文校对员史然,在年少时失明的她开始变得沉默孤僻,直到学习了盲文,她找到另一种和世界交流的方式,《钢铁是怎么样炼成的》是她第一套盲文书。于是,阅读成为了她的朋友,也指引她走向了为盲人编辑书籍的道路。
中国盲文图书馆副馆长何川,幼时因高烧意外失明,在书中见识到世界广大的他,一直以来致力于盲人阅读推广,他说起有一位70岁的老人,第一次用电脑听书读完了《水浒传》,在激动欣喜之余却不知自己在有生之年还能读多少书。
致力于盲人阅读推广的何川
民谣歌手周云蓬,读书和写作是他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也是因为阅读,他没有遵循盲人命定轨迹,而是成为了新民谣阵营中的标志性人物,年少时读过的书籍和诗歌,也回流到了他的音乐中,化为他独特的音乐风格。
民谣歌手周云蓬
当双手触摸着盲文书籍发出“沙沙”的声响,当电脑的软件阅读起经典的文学名著,当镜头中戴着墨镜的视障群体发出会心的微笑……在《但是还是有书籍》中,就透过这些平实、朴素,却充满诗意的镜头,告诉着观众:在这个信息爆炸、阅读资源唾手可得的时代,在人们忙着刷短视频却很久未捧起一本书的当下,仍有这样一群人,虽身处黑暗却因阅读挣脱身体的枷锁,用书籍抵达身体到不了的远方。
“我要告诉你,我的秘密很简单,重要的东西是用眼睛看不见的,只有用心才能看清楚。”在纪录片第一集《书海逐光》的末尾中,周云蓬带着参加盲童夏令营的孩子们,在黑夜里大声朗读着法国作家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所写的《小王子》的片段。镜头记录下孩子们的笑容,也记录下他们阅读时的身影,他们的故事,也成为了这部纪录片片名的最好注脚。在时代的洪流中,在身体的桎梏里,在生活的困顿时,“但是,还有书籍”。
本文图据纪录片《但是还有书籍》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