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守护“她”力量:探方日记里的那些事
创始人
2025-08-26 22:03:03
0

新华社太原3月8日电(记者张哲)“今日继续清理H12,平面圆形,坑内填土为灰褐色,土质较松软,包含碳粒、白灰粒、砂粒、红烧土粒,出土有青花瓷片、瓦片、陶片,可辨器形有瓷碗、陶罐……”

这是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文博馆员、田野考古工作者刘伟伟在笔记本写下的探方日记。

刘伟伟正在写探方日记。新华社记者 张哲 摄

“把考古发掘区划分为若干个正方格,这些正方格,就叫做‘探方’。”刘伟伟站在晋阳古城遗址的一处探方里,向记者解释道。晋阳古城遗址,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刘伟伟(中)和工人师傅正在探方中清理灰坑。新华社记者 张哲 摄

当天下着小雪,这些也被刘伟伟写在探方日记里。“我们会时刻关注天气预报,一般的雨雪天气是不会影响我们去考古工地的。”刘伟伟说,“当然,考古工作是一个很复杂的工程,不只是在一线工作。如果室外是极端天气,那我们就在室内进行资料整理,清洗陶片、拼对、挑选标本、整理报告等。”

刘伟伟(左)正在收集陶瓦。新华社记者 张哲 摄

今年是刘伟伟成为一名田野考古工作者的第11个年头,“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是工作常态。“女性考古工作者都是‘女汉子’。”刘伟伟笑着说,“大家可能认为,从事考古工作的多是男性,但在我们研究院,女生人数高于男生。在考古工地,没有男女之分,虽然力气上不如男生,但我们更擅长在细节中发现线索,还比如织物残片上的纹样、壁画上的服饰、陶器碎片的拼合逻辑等。”

刘伟伟正在用手铲清理地层。新华社记者 张哲 摄

对于刘伟伟而言,考古是一场充满魅力与挑战的神秘旅途。她说:“考古工作最吸引我的就是存在未知的惊喜,当你用手铲一点点挖开泥土的时候,就像是一层层揭开历史神秘的面纱。”

“我印象最深的是对蒙山大佛佛阁区进行发掘清理的那次经历。当时我们如往常一样进行刨土、铲土、收集瓦片等工作,但在清理莲花佛座东北角红烧土时发现一个凹面朝上的筒瓦。开始并没有十分在意,但在清理上面覆盖的土层时,隐约看到筒瓦凹面有刻划的痕迹。随着清理面积的扩大,一名工作人员大喊‘上面有字!’,通过观察,我们推断文字应是手写上去的,记录了修建佛阁的史实。当时现场都沸腾了起来,因为对于考古工作而言,发现文字记录是重大收获。”刘伟伟向记者讲述时眼睛里闪着光,满是藏不住的欢喜和激动。

当然,这段经历,也被她写进探方日记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历... 历史的长河中,时常发生一些令人惊讶的巧合,让人不禁对世界的神秘性和不确定性感到惊叹。比如,火烧圆明园...
原创 刘... 刘旦是汉武帝的第三个儿子,虽然他的弟弟刘弗陵继位后,刘旦心中一直感到不满,甚至两次发动叛乱。尽管刘弗...
双馆联动——串起八百年海丝梦,... 11月23日,阳江海陵岛上的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下称“广东海丝馆”)历经16年来重要升级后正式开...
五本值得一看的经典企业管理书籍... 真正有价值的企业管理类书籍,从来不止于教你几个管理小技巧,而是帮你建立系统的思考框架。 这样的书,往...
赏溥儒、王铸九等名家绘画 王铸九(1900-1966) 老来红 纸本镜心 款识:老来红。王铸九晨兴。 钤印:铸九 溥僴(19...
北京延秋韵 美景引客来 北京延... 文人墨客笔下的秋日北京,令人无限向往。为了让这份秋日限定美好停留更久,北京从文旅体验创新、生态养护优...
原创 美... 日本侵华到底是为了什么? 提起日本侵华,很多人第一反应可能是“掠夺资源”和“军事扩张”。但你知道吗?...
原创 海... 喜欢神话传说的人对于亚特兰蒂斯的故事应该都不陌生。然而,关于亚特兰蒂斯的起源,很多人可能并不十分了解...
原创 古... 成名成王的背后,常常伴随着无数生命的枯萎。战争,从来都是需要付出生命代价的。在许多人讨论伟大将领的事...
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中国批评... 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11月24日就高市早苗错误言论再次发文称:“对于高市首相所说的,台湾这一涉及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