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守护“她”力量:探方日记里的那些事
创始人
2025-08-26 22:03:03
0

新华社太原3月8日电(记者张哲)“今日继续清理H12,平面圆形,坑内填土为灰褐色,土质较松软,包含碳粒、白灰粒、砂粒、红烧土粒,出土有青花瓷片、瓦片、陶片,可辨器形有瓷碗、陶罐……”

这是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文博馆员、田野考古工作者刘伟伟在笔记本写下的探方日记。

刘伟伟正在写探方日记。新华社记者 张哲 摄

“把考古发掘区划分为若干个正方格,这些正方格,就叫做‘探方’。”刘伟伟站在晋阳古城遗址的一处探方里,向记者解释道。晋阳古城遗址,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刘伟伟(中)和工人师傅正在探方中清理灰坑。新华社记者 张哲 摄

当天下着小雪,这些也被刘伟伟写在探方日记里。“我们会时刻关注天气预报,一般的雨雪天气是不会影响我们去考古工地的。”刘伟伟说,“当然,考古工作是一个很复杂的工程,不只是在一线工作。如果室外是极端天气,那我们就在室内进行资料整理,清洗陶片、拼对、挑选标本、整理报告等。”

刘伟伟(左)正在收集陶瓦。新华社记者 张哲 摄

今年是刘伟伟成为一名田野考古工作者的第11个年头,“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是工作常态。“女性考古工作者都是‘女汉子’。”刘伟伟笑着说,“大家可能认为,从事考古工作的多是男性,但在我们研究院,女生人数高于男生。在考古工地,没有男女之分,虽然力气上不如男生,但我们更擅长在细节中发现线索,还比如织物残片上的纹样、壁画上的服饰、陶器碎片的拼合逻辑等。”

刘伟伟正在用手铲清理地层。新华社记者 张哲 摄

对于刘伟伟而言,考古是一场充满魅力与挑战的神秘旅途。她说:“考古工作最吸引我的就是存在未知的惊喜,当你用手铲一点点挖开泥土的时候,就像是一层层揭开历史神秘的面纱。”

“我印象最深的是对蒙山大佛佛阁区进行发掘清理的那次经历。当时我们如往常一样进行刨土、铲土、收集瓦片等工作,但在清理莲花佛座东北角红烧土时发现一个凹面朝上的筒瓦。开始并没有十分在意,但在清理上面覆盖的土层时,隐约看到筒瓦凹面有刻划的痕迹。随着清理面积的扩大,一名工作人员大喊‘上面有字!’,通过观察,我们推断文字应是手写上去的,记录了修建佛阁的史实。当时现场都沸腾了起来,因为对于考古工作而言,发现文字记录是重大收获。”刘伟伟向记者讲述时眼睛里闪着光,满是藏不住的欢喜和激动。

当然,这段经历,也被她写进探方日记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茶... 茶叶店开始开直播卖茶叶了…… 2025-08-26 每个城市,都有N多茶叶店,最近很多茶叶店也开始直...
原创 原... 朱元璋杀李善长,开始之初是因为有个叫丁斌的人造的孽。知道这些的人会发现,日本从明朝开始就祸害中国。丁...
原创 唐... 现在很多女孩子在单身的时候,就偶尔会希望自己能够回到古代那一个包办婚姻的年代,不用自己为找对象发愁,...
原创 在... 【历史】在世界范围内,一个国家向另外一个国家的领土上移民,那是最大的侵犯。 更是最大的主权打击,对于...
原创 《... 说到中国历史上最近乎完美的人物,那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这个人就是三国风云人物诸葛亮。诸葛亮作为三国之...
原创 历... 引言 在古代历史上经历过无数的历史大动乱,对历史进程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是有一个特殊的时代,少数民族...
原创 夏... 中国是历史上拥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但是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还存在一些时间的空白期,例如夏朝的存在一...
原创 哈... 【历史】从伊朗伊斯兰革命开始,在政教合一体制下,作为伊斯兰最高宗教领袖,那是伊朗最绝对的权威。几乎掌...
原创 他... 兰州黄河铁桥秘史: 升允曾任驻俄参赞三年,在欧洲他都学到了什么? 他是左宗棠之后,最能干的陕甘总督,...
高君宇事迹资料展广州开展 为纪念高君宇逝世100周年,帅府红色人物系列展之“生如闪电之耀亮——高君宇事迹资料展”,3月5日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