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罗轩 摄影报道
8月26日,中共达州市通川区召开六届九次全会,会议通过了《关于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内涵式发展 奋力建设川渝陕都市旅游目的地的决定》,提出打造“畅游川渝陕 相约到通川”文旅品牌。
会议现场
达州市通川区委书记李祝荣表示,这是顺应高质量发展规律、“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乘势之举,也是贯彻中省市战略部署、“谋一域而为全局”的使命所在,更是构筑通川文旅新优势、“举一力而竞全功”的务实作为。
“如今的通川,是首批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建设单位,连续3年入选中国西部百强区,跻身‘双城圈’高质量发展100强,位列川东北区县最前面、走在‘双城圈’城市的前列、跑在了川渝陕第一方阵。”李祝荣说,我们有基础、也有条件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内涵式发展,建设川渝陕都市旅游目的地,绘就通川最美的“诗和远方”。
同时,通川文旅发展“品牌不响、挖潜不足、竞争力不强”的问题限制了优势发挥,其贡献度与资源优势不相匹配。
面对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内涵式发展、奋力建设川渝陕都市旅游目的地的新使命,和打造“畅游川渝陕 相约到通川”文旅品牌的新任务,通川如何做呢?
据了解,首先确定建设川渝陕都市旅游目的地的基本目标,充分利用双高铁、四高速交通优势,织密区内旅游环线及景区连接线,并深化区域合作,联合开发跨区域精品旅游线路,推动资源互补、线路互联、政策互通,形成“畅游川渝陕·相约到通川”的区域联动旅游格局。
同时,优化文旅发展布局。立足“三城三地三片区”发展战略,坚持打造高品质文化旅游场景,紧扣文旅消费新趋势,充分整合文旅资源,着力构建“一核引领、全域协同”的现代化文旅融合发展体系。强化主城核心引擎,统筹协调城区功能定位,发展都市休闲、演艺赛事、文博展会、文化创意等业态。激活乡镇特色动能,鼓励各乡镇立足资源禀赋,错位发展特色乡村旅游,打造一批“小而美、小而精、小而强”的网红打卡地,形成“一镇一 IP”的特色文旅产业。
莲花湖湿地公园
双鱼湖的漫山李花
另外,培育文旅特色名片。提升神剑园、凤凰山、莲花湖、犀牛山等知名度,培育金石野生动物园、双鱼湖等文旅新地标。打响“通川脆李”“磐石草莓”“千口一品”等特色品牌,深度挖掘元九登高、巴渠童谣等文化价值,全面提升通川文旅名片辨识度。完善“吃住行游购娱”全产业链,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做大做强特色产品。做强名人文旅品牌,做好本土名人文化挖掘,弘扬通川名人文化时代价值。加强特色文创产品创意开发,做强通川文创品牌,推动产品进景区、进街区、进校园,并深化文旅宣传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