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山西晚报·山河+记者 武六红
在山西省文化传承发展经典案例发布仪式现场,乾和祥一线员工于洋子和同事们现场表演的“茶叶斗形包装”非遗技艺,让人目不转睛——不用一根绳,纸张在她手中翻飞按压,转眼就成了方方正正的茶包,即便模拟高空掉落,也不散不破纹丝不动。“这是咱乾和祥区别于点心‘五步包’的“九步包”,也是老祖宗传下来的非遗手艺。”于洋子笑着介绍。
谈及这门技艺,于洋子打开了话匣子:“它不光是包装手法,还藏着老掌柜们代代相传的道理——‘方方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方可日进斗金’。不管是做人、做事,还是做茶,都得守着这份‘方正’,才能把生意和手艺长久传下去。”
别看于洋子现在演示得行云流水,她坦言,为了熟练掌握这“九步包”,自己足足花了两年。“刚学的时候,包出来的要么歪歪扭扭,要么封不住口,不合格的根本不能上柜。” 她回忆,这手艺看似简单,难点全在“手上的暗劲”,“看着手轻轻过纸,实则每一步都要使劲,步骤得紧紧相扣,差一点都不行。就比如‘打筒’这一步,没打好后面全白费,跟做人一样,每一步都得走扎实。”
如今,于洋子包的茶包早已能合格上柜,在她看来,学会 “九步包” 不仅是掌握了一门技能,更是读懂了非遗传承里的初心。“每次包茶,都觉得是在跟老手艺对话,也更明白为啥这手艺能传这么久——因为它藏着的不只是技术,还有做人做事的本分。”
来 源:山西晚报·山河+记者 武佳
责任编辑:王 淼
校 对:晓 亮
值班主任:费 煜
值班编审:王普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