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艺术扮靓城市,艺术融入城市肌理。在中国文学艺术联合会指导下,日前,通州区与中国美术家协会联合开展的“新时代青年美术人才培养项目——雕塑与公共艺术100”项目正式启动。
该项目将从全国范围内选拔100-120名雕塑与公共艺术创作领域的45岁以下优秀青年人才,为城市副中心创作更多具有文化厚度与时代温度的公共艺术作品,逐步打造更具活力和文化内涵的高品质城市环境,让处处有艺术、时时可审美的“运河上的通州”城市形象日益鲜活。
△运河西岸街区
印发方案
今年5月,《通州区“公共艺术扮靓城市”专项行动工作方案》以文旅体商融合发展体制改革专项小组名义正式印发。
方案指出,要结合当前副中心建设发展实际,充分用好各级各类公共艺术资源,精心打造符合副中心定位、彰显副中心气质的公共艺术作品,让公共艺术扮靓城市、增添活力、赋能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持续提升市民游客的获得感、幸福感。
△首开通州万象汇“溪谷聚场2.0”
在专项行动的推动下,宋庄艺术家与北京服装学院联手在运河西岸街区及临坡绿地上打造的公共艺术作品吸引大批市民“打卡”。
首开通州万象汇“溪谷聚场2.0”通过镜面舞台、蝴蝶、花瀑等网红元素,为下沉广场持续注入流量。
宋庄艺术创意小镇的“户外美术馆”计划,让收藏在工作坊内的艺术作品来到社区草坪、街心公园,艺术与空间的有机融合给蓝绿交织的副中心增添了一抹耀眼亮色……
依据方案,通州区计划在三大文化设施共享空间、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六环高线公园、文化旅游区、城市绿心森林公园、精品街巷“金角银边”等重点点位让公共艺术作品落地开花,让艺术融入百姓的日常生活。
△雕塑位于中国·宋庄艺术市集(户外美术馆计划)
据了解,“雕塑与公共艺术100”项目将持续一年至2026年8月结束。
主要包括集中授课、考察调研、集体研讨、创作实践、成果展示等环节,将依托中国美协及顶尖艺术院校资源优势,汇聚一批兼具创作潜力和创新精神的青年公共艺术人才,结合副中心重点区域实际需求,创作一批高品质的公共艺术作品,推动公共艺术高效融入城市规划建设、空间更新与社区营造,探索公共艺术的在地性表达。
△雕塑位于宋庄镇六合南街(户外美术馆计划)
项目负责人介绍,希望通过公共艺术作品的创作展示,展现城市副中心的文化底蕴和创新活力,塑造独特的城市文化标识。
各大官方平台发布项目征集通告后,将通过推荐与自荐结合,初审(作品集评审)+复审(现场面试与答辩)的方式选拔人才。
△运河西岸街区公共艺术作品
“导师制+场景化”的培养模式是本项目的一大亮点。
据了解,项目采用集中创作指导与分散创作指导相结合的导师制形式展开创作实践教学,面向北京城市副中心公共艺术建设实际场景需求,探索“新时代雕塑与公共艺术发展”等议题,推动传统雕塑技艺与当代观念的结合,为城市副中心创作具有文化厚度与时代温度的雕塑、公共艺术作品。
△雕塑位于中国·宋庄艺术市集周边(户外美术馆计划)
该项目指导工作组由中国美术家协会雕塑艺委会、公共艺术艺委会联合推荐专家组建,严格把控人才选拔、在地培训、创作指导等各环节质量。
同时,邀请中国美术家协会相关领域权威专家组成专家委员会,负责作品评审以及推荐优秀作品纳入北京城市副中心公共艺术项目库,努力打造经得起时间检验的艺术精品。
来源:北京通州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