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周琴
今年四川出品的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在全球火爆出圈,但饺子不是一刻煮熟的,哪吒也不是一天练成的。出圈背后,四川在推动影视产业发展上塑造了怎样的政策和环境?在8月22日举行的第二届金熊猫奖新闻发布会上,第二届金熊猫奖活动组委会办公室副主任、执委会办公室主任、四川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高中伟用“四个好”总结近年来四川影视产业“井喷式发展”的核心密码:文化资源好、政策服务好、拍摄条件好、产业生态好。
高中伟表示,对于影视发展,四川始终把营造良好创作环境摆在首位,以环境育人才,靠人才出精品,推动四川影视产业蓬勃发展。展开来说,第一个好是文化资源好。四川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三星堆文化、三国文化、三苏文化、红色文化、藏羌彝民族文化等绚丽多彩。大熊猫、哪吒、彩灯、科幻等自然和人文IP闻名遐迩。这些都赋予四川独特而持久的文化生命力,是影视创作的宝库和灵感源泉。
第二个好,是政策服务好。省市区三级政策叠加发力,为影视创作者带来空前的政策支持力度。省财政每年投入3亿元扶持重大文艺项目、奖励文艺精品,成都市出台影视17条,成都市各个区都竞相出台各类支持政策。一部在川立项的优秀电影作品,省市区三级叠加最高可获得扶持奖励资金将超过8000万元。同时,四川不断优化电影服务,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构建“便捷快审”机制。现在一大批头部机构纷纷落户四川。四川的政策优势正逐步转化为发展优势。
第三个好,是拍摄条件好。成都影视城拥有亚洲最大的单体摄影棚,初步具备了“一部电影从孵化到上映不出园区”的服务功能。同时,四川还是天然摄影棚,拥有5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九寨沟、峨眉山、青城山、稻城亚丁等独特的自然生态之美,已经成为众多知名影视作品的取景地。
第四个好,是产业生态好。四川是具有影视全产业链优势的电影大省,影院数量、票房总收入长期位居中国前5。全省有电影制片机构1013家,城市电影院线35条,影院948家、银幕5605块。成都高新区聚集有数字文创企业6000余家,《哪吒之魔童闹海》制作公司可可豆在方圆百米内聚集大批影视动画制作公司,形成“一杯咖啡距离”的上下游高效联动链条。据不完全统计,四川影视从业人员超过10万人,在读影视文化专业学生近20万人,为影视制作提供了丰沛的人才保障。
高中伟表示,金熊猫奖为蓬勃发展的四川影视产业,搭建起了走向世界的舞台,让全球顶尖资源入川,为四川影视产业筑巢引凤,孵化催生更多的精品力作。四川热忱欢迎海内外影视同仁前来,共享金熊猫奖荣光,感受四川影视优越发展环境,在四川落地推出更多精品力作。四川也将真心诚意做影视企业和艺术家们的“造梦合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