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书不是书法
创始人
2025-08-03 21:33:22
0

崔寒柏先生说过:“当今社会那些评论丑书的人,基本都是对书法毫无认知的人,他们无法从艺术和书法的角度去品鉴书法作品,只会用最表浅的美丑评判,你问他《兰亭序》好在哪里?他肯定回答不上来,你问他丑书哪里不好,他也只会说不好看。”

这并非崔寒柏先生独立的观点,当今很多书法家在谈论当今“丑书”现象时都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们都认为书法不能简单的用美丑来评价。

艺术何以论美丑,艺术是人格、文化、思想、情绪的综合展现,这些内涵都难以用美丑来简单评价。

即便艺术审美具有很强的主观性,但是仅仅用美丑来评价也显得太过笼统,更显得有些粗暴,但是当下还是有很多人沉浸在美丑的艺术评价当中。

对于书法来说,“丑书”绝对不是一个专业名词,所以“丑书”不是书法,而是一种社会情绪,专注于“丑书”评价的人并不真正关心书法,而是借“丑书”话题发泄负面情绪。

真正的书法鉴赏,需要理解笔法、章法、气韵等专业要素。而“丑书”的批评者往往连《兰亭序》的精妙之处都说不出来,又如何能客观评价现代书法?他们的言论,更多是情绪化的宣泄。

书法作为一门艺术,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它不仅仅是“好看”或“难看”的问题,而是关乎笔意、节奏、神采等更高层次的审美,用“美丑”来评判艺术,就像用好吃与否评价美食一样肤浅。

在社交媒体时代,极端观点更容易传播,一些人为了博取关注,故意夸大“丑书”的负面意义,甚至将正常的书法创新也归为“丑书”,进一步混淆了公众的认知。

许多高喊“丑书”的人,其实对书法史一无所知。他们不知道颜真卿的《祭侄稿》看似潦草,实则笔笔有法;他们也不理解傅山的“宁拙毋巧”是何种审美追求。

值得警惕的是,“丑书”争议背后隐藏着一种反智倾向。一些人拒绝深入学习,却热衷于用简单粗暴的标准评判一切,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书法领域,也蔓延到其他传统文化中。

真正的书法爱好者,不会轻易用“丑书”去否定一种风格,他们会先研究作者的师承、笔法、创作背景,再做出判断,而“丑书”批评者往往连作者是谁都不清楚,就急于下定论。

如果放任“丑书”话题持续发酵,只会让公众对书法的误解加深,许多人可能会误以为书法就是“随便写写”,甚至认为传统法度是“过时的束缚”,这对书法传承极为不利。

归根结底,“丑书”不是书法,而是一种社会情绪的投射,它反映了一部分人对传统文化的不理解,甚至是对权威的逆反心理。

对于普通观众来说,与其纠结“丑书”是不是书法,不如多读帖、多临摹,提升自己的鉴赏能力,只有真正走进书法的世界,才能明白什么才是值得尊重的艺术。

书法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它的价值不应被浮躁的舆论所掩盖,无论是创作者还是观赏者,都应当以更严谨的态度对待这门艺术,而非陷入无意义的“美丑”之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苏... 苏联军事界向来是人才辈出、将星荟萃。在众多苏联著名军事家中,伏龙芝、布琼尼、图哈切夫斯基、朱可夫、崔...
日照丹土和两城镇考古遗址寻访记 □许志杰 在山东考古史上,丹土遗址和两城镇遗址具有特殊意义。两处考古遗址最初的发现、挖掘都与著名历史...
原创 日... 我们知道,在清朝晚清的时候,由于清政府的不作为,导致清朝的军队在对外战争的时候可以说是屡战屡败,在面...
原创 1... 自古以来明君都需要良臣辅佐,好的臣子就像是君王的智囊团,能够给予帝王极大的帮助。 这一点在历史上也被...
原创 在... 前言:很多人认为当今的时代是一个看脸的时代,所谓“颜值就是正义”。实际上从古至今,这都是一条放之四海...
湖南郴州发现千年古窑址群 近日,郴州市第四次文物普查人员在苏仙区飞天山镇飞天山村瓦窑坪组发现一座南宋瓷窑址。 郴州市考古研究...
原创 临... 《三国演义》是我国最出名的古典小说之一,它中间的很多章节曾被改编成各类戏剧、评书、小品、相声、电脑游...
原创 美... 自从秦始皇在公元前221年建立了大一统的秦朝以后,中国就进入长达两千余年的封建专制王朝时代,此后天下...
原创 2... 二战可以说是一场世界性浩劫,被卷入战争的国家高达40多个,在这场战争前期,德国据有绝对的战争主动权,...
原创 不... 一、电视剧中的旧社会假象 电视剧里的旧社会那叫一个 “花枝招展”!咱看到的全是美美的服饰,那叫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