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苏军中最“佛系”的统帅:平时默默无闻,战时却差点改写历史
创始人
2025-08-04 00:02:34
0

苏联军事界向来是人才辈出、将星荟萃。在众多苏联著名军事家中,伏龙芝、布琼尼、图哈切夫斯基、朱可夫、崔可夫等,他们以高深的谋略、精湛的兵法、鲜明的个性而家喻户晓。也正是因为名人太多,导致一些本身具备优秀才能的苏军统帅鲜为人知。其中有一位元老级角色,本身才能卓越,却因不善于表现自己,而长期“默默无闻”,但在战争的关键时刻,他仍然提出了足以改写历史进程的战略。

鲍里斯·米哈伊洛维奇·沙波什尼科夫,1882年出生,在苏军高层属于较为年长者。他的前半生和大部分沙俄军人一样,先是成年后在沙俄军队中服兵役,同时进入军校学习。后来一战爆发,他也应征走上战场,并通过军功步步升迁,1917年已是上校团长。这时,俄国爆发“十月革命”,政权更迭,此时的沙波什尼科夫做出了正确选择,投入到红军之中。

苏俄红军建立之初,队伍中缺乏有经验的军官,沙波什尼科夫便凭借较老的资历开始任职。此后,长达数年的俄国国内战争,为他提供了发挥才能的舞台,在战争中,他制定了数条成功的作战计划,解放了大片国土,击溃了各地白卫军的反扑。1920年战争结束时,沙波什尼科夫已是军方高层要员,同时荣获红旗勋章。

不过,沙波什尼科夫性格比较低调、内敛,他的同僚多评价他“为人温和,博学多才,不爱出风头”,所以在战争结束,和平来临时,他的名气逐渐被一些后来居上的新锐将官超越,许多人年龄没有他大,资历没有他老,却当上了比他更高的官。外界的人知道苏联的图哈切夫斯基、知道巴甫洛夫、知道朱可夫,却有很多不知道沙波什尼科夫这位元老。

1939年11月30日,苏芬战争爆发,沙波什尼科夫获得了施展拳脚的机会。战争初期,他专门写了一份报告,并在报告中分析了当前苏、芬两军的基本情况,提出了应该采取的计划和战术。但这份报告交给斯大林时,却被斯大林否决了。结果不必多说,芬兰人的抵抗远超苏联预料,苏军在付出巨大伤亡后,才取得一场“惨胜”。如若当初斯大林采取了沙波什尼科夫的方案,苏军或许就不必遭受那么大的损失。

1941年6月22日,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实施“巴巴罗萨计划”,出动190个师大举进攻苏联。沙波什尼科夫认为,德军主攻方向在于中路,针对着斯摩棱斯克和莫斯科,应加强苏联西部的防御。然而斯大林再一次对他的分析不以为然,认为德军的主攻方向在南路,故而加强了苏联西南部的防御。斯大林的这一错误判断,让苏军在苏德战争初期损失惨重,对战局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有学者认为,如果斯大林采纳沙波什尼科夫的正确计划,则二战进程很有可能被彻底改写。

虽然沙波什尼科夫的两个计划都没有实现,但是他的学识和能力获得了斯大林的赞赏。在苏军众多将领中,沙波什尼科夫是第一个被斯大林称呼全名的人,同时还是唯一一个被允许在斯大林面前抽烟的人。更难能可贵的是,自20年代起,苏联高层多次发生“地震”,大批高级将领因此倒台,而沙波什尼科夫因为人低调,而躲过了这一场场风波。可见,在必要时刻急流勇退,方能成为最后的人生赢家。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这... 皆知,曹操唯才是举,为此曾发布了三道《举贤令》,重点强调了只要有才华,我曹操就敢用。至于什么“汙辱之...
原创 空... 从世界历史的角度看,各个国家的实力对比呈现“此消彼长”的状态。1947~1991年冷战时期,苏联和美...
上海新增一处国际主义教育基地 今年12月2日是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工合运动重要发起人、培黎学校创始人路易·艾黎诞...
原创 赵...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朝无疑是极具影响力的。然而,它的迅速衰落是人们始料未及的,而这一切...
原创 非... 一提到非洲,人们的第一印象往往绕不开贫穷、落后和脏乱。大家经常能在新闻报道中看到非洲人民衣衫褴褛,食...
原创 西...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发生时,毛泽东是中共最早收到事变消息的人。当时他是在保安城,时间是12...
原创 赵... 颜良、文丑是袁绍手下最倚重的两员大将,而赵云则是公孙瓒手下第一猛将。袁绍和公孙瓒是死敌,两人从初平三...
原创 五... 导语:五代沙陀人为何能建立四个政权?攀附唐朝,共几次合盟契丹?看完就懂了! 翻来历史的史书,一部中华...
原创 清... 清朝皇帝的妃嫔岂知是有工资,她们每月既发钱也发东西,进了紫禁城这些妃嫔们其实就等于有了铁饭碗,至少一...
原创 国... 我们都知道,中国历史上按照时期来分,一共有二十九个朝代,当然实际的国家数量可能更多,而我们所熟知的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