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恒,安徽池州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专业硕士研究生,本科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艺术设计专业,获学士学位。2022年5月4日在北京成功举办个展—“行健”王恒作品展。毕业作品《凌云》获中国艺术研究院优秀毕业作品。2008年被奥组委选拔为北京奥运会火炬手,先后荣获北京五四青年、安徽省自强模范、池州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奖章。
扇面书画在中国源远流长,其艺术脉络可追溯至魏晋时期。东晋王羲之为老妪题扇的轶事,成为文人墨客以扇载道的风雅肇始;据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载,南朝梁代肖贲已“于扇上画山水,咫尺内万里可知”,可见早期扇面已承载宏阔意境。至宋代,团扇绘画臻于鼎盛,宋太宗诏令画院画家专绘扇面,《画继》记载宋徽宗政和年间“每御画扇,则六宫诸邸竞皆临仿一样,或至数百本”,宫廷推动下,扇面脱离实用功能升华为独立艺术形制。沈周、唐寅、任伯年等大家皆在弧形扇骨间施展巧思,马远更以“斧劈皴”顺应扇弧构《踏歌图》,化形制限制为美学创新。
明代折扇兴起,书画扇迎来新变。明成祖雅好折扇,促其风行士林,自此折扇取代团扇成为主流。文人将诗书画印汇于盈尺空间,如文徵明于泥金扇楷书《归去来辞》,摇动时字迹浮金生辉;陈洪绶绘《高士纳凉》,蕉叶掩映间以折痕藏趣,尽显“笔断意连”的东方哲思。清代邹一桂在《小山画谱》中慨叹“摺痕如界”,道尽折扇构图之艰,然画家反借其弧形放射结构,如八大山人绘鱼尾落折线似潜游扇骨,齐白石点蝈蝈须尖于扇角如闻振翅,将物理局限转化为艺术奇境。
历经千年演变,扇面书画凝练为“方寸纳乾坤”的美学典范。宋代团扇以“一边一角”的留白营造空灵诗境,明清折扇则以诗书画印的融合承载文人情怀。正如班婕妤“团团似明月”之喻,团扇寄寓团圆;而《晋书》载谢安赠袁宏扇曰“奉扬仁风”,更赋予扇子德化象征。从战国“便面”遮面窥视的礼仪雏形,到今日博物馆珍藏的宋元团扇、明清折扇,这怀袖雅物始终摇曳着东方美学的精魄——于有限形制中创造无限意境,正是中国艺术“小中见大”的永恒真谛。
乙巳夏日 王恒于竹映堂
【王恒画扇精选】
LOT01·得自在折扇面丨30×61cm
LOT02·料峭春风吹酒醒折扇面丨30×61cm
LOT03·论道折扇面丨30×61cm
LOT04·逆风飞翔折扇面丨30×61cm
LOT05·山风带蜓过兰丛折扇面丨30×61cm
LOT06·忘忧折扇面丨30×61cm
LOT07·闻香识君子折扇面丨30×61cm
LOT08·我来人间一趟折扇面丨30×61cm
LOT09·一争高下折扇面丨30×61cm
LOT10·春消息折扇面丨30×61cm
LOT11·采得松风取灶火折扇面丨30×61cm
LOT12·丹蓼涵秋折扇面丨30×61cm
LOT13·独立寒香折扇面丨30×61cm
LOT14·芳华折扇面丨30×61cm
LOT14·乐在田园折扇面丨25×55cm
LOT15·莫负韶华折扇面丨30×61cm
LOT16·山野折扇面丨25×55cm
LOT17·是佛是仙折扇面丨25×55cm
LOT18·一路荣华折扇面丨25×55cm
LOT19·茶熟榴香宫扇丨23×25cm
LOT20·待客之道宫扇丨23×25cm
LOT21·秋水寒汀宫扇丨23×25cm
LOT22·舞春风宫扇丨23×25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