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乡村=?对话广东蕉岭大地艺术季发起人郑泽生
创始人
2025-07-27 16:31:06
0

7月中旬,著名的“世界长寿乡”广东蕉岭来了范勃、成卓、渠岩、谭勋、费俊等一批知名艺术家。

他们走进蕉岭的山水田园,以大地为纸,草木为笔,用创作点亮广东蕉岭大地艺术季;作品将从今年9月下旬开始,在广福、长潭、蓝坊、三圳这四个镇免费向公众展出。该艺术季由中共蕉岭县委、蕉岭县人民政府主办。

7月18日,广东蕉岭大地艺术季媒体见面会在蕉岭县长潭镇白马广场举行,宣告艺术季启动。徐志宝 摄

这不是简单地把城市展览搬进乡村,而是切切实实地让艺术走进田野,与乡村共生。蕉岭大地艺术季以“万物自得”入题,先锋艺术家的多元创作,从当代艺术的视角,重新诠释蕉岭的自然与人文风貌,也让艺术和创意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艺术和乡村,是钥匙与锁芯的关系。”广东蕉岭大地艺术季发起人之一、梅州籍艺术家郑泽生说。他相信,艺术是打开客家古村落文明密码的钥匙,这把钥匙来自泥土的气息、村民的手艺,以及千年流转的山歌节奏。

“在地共创”

从泥土里长出艺术的根

“蕉岭有着太多沉睡的宝藏。”郑泽生口中的“宝藏”,指的是散落在乡间的客家围屋、富硒稻田以及尚未被充分激活的非遗技艺。“这些瑰宝像一把被时间尘封的锁,而艺术就是那把能重新打开它的钥匙。”

从6岁在街头流浪时用画笔换来人生第一张“订单”,到深圳商界拼搏十余载,再到丽江束河深耕文旅、创办孤儿院,郑泽生的艺术路径一路跌跌撞撞,充满了在泥土与人情里磨出来的“野生感”。

正因如此,他清楚地意识到,艺术不该是“直升机式”的飞来飞去,而是要扎根泥土。对于蕉岭大地艺术季的设想,他从一开始就摒弃了那种“艺术家飞过来,丢个作品就走”的模式,他想做的是,让艺术家留下来,做些“与村民共煮一锅粥、同修一堵墙”之类的事情。

“世界长寿乡”广东蕉岭。 受访者 供图

“村民本身就有创作的欲望与灵感。我们在考察时,有村民提议在荒废的谷仓画壁画,我们就鼓励他们写提案,由艺术家提供专业支持,最后作品联合署名,让互动从‘协助’升维为‘共创’。”郑泽生希望,蕉岭大地艺术季不是一场“被观看的表演”,而是真正意义上的“在地共创”。

在他看来,乡村本身就蕴藏着千年文明密码。客家围屋承载着宗族伦理,梯田耕作藏着节气智慧,山歌传唱着生命哲理,但这些原生态的文化常常被时光尘封。艺术的介入,不是为了装饰,而是以“在地共生”的姿态,将村民重新变成文化的主角。

近年来,艺术与乡村“双向奔赴”的故事在广东不断被书写。惠州博罗设立“艺术村长”;韶关始兴改造周前艺术公社;云浮郁南打造南江文化(连滩)艺术节……从古屋改造、农田装置,到村民共创、在地叙事,艺术的浸润,成为了乡村发展温柔却有力的推动之手。

广东蕉岭大地艺术季的LOGO和吉祥物“jolele”,是以蕉岭县志记载的山野精怪传说为灵感设计的。徐志宝 摄

去年,举办至第二届的广东南海大地艺术节已初具IP影响力,吸引136万人次参观体验,带动佛山南海区文旅消费超9.3亿元。数百位艺术家驻村创作,与村民共同完成田野中的雕塑、巷弄里的壁画,乃至村口的装置设计。前来打卡的网友们惊奇地发现,导览员竟是一群当地的阿姨,她们的参与和表达,让艺术节的参观体验趣味十足,更是完成了“艺术创作”的最后一环。

同样以“大地”为名,郑泽生表示,蕉岭大地艺术季也试图打破传统办展、观展的模式,让艺术与自然、人文现场深度融合。

在他看来,蕉岭在客家“长寿理念”与生态美学的当代表达上独具优势。“我们还会尝试AI声景装置,让游客站在石窟河畔呼喊时,可以唤醒客家山歌。”郑泽生希望,这种“科技+艺术”的跨界探索可以“让长寿乡的哲学被听见”。

产业转化

让艺术成为乡村振兴的“金钥匙”

“艺术下乡”早已不是新鲜事。但如何让艺术的成果不仅停留在“美的表达”,而是真正转化为乡村产业动力与村民的可持续收益来源?这是郑泽生与蕉岭大地艺术季团队一直在思考与实践的核心命题。

艺术爱好者正在蕉岭长潭镇云栖谷1978数字经济创意产业园参观展览作品。徐志宝 摄

“我认为,‘美学升级’可以带来三个层面的转化。”郑泽生分析称,第一是价值的重新评估。当村民发现自家的祖传手艺、非遗技艺可以变成艺术品的时候,这种“被看见”的过程会大幅增强其文化自信;第二是乡村产业的优化。艺术介入后,民宿可以通过设计与文化叙事实现溢价,例如当地的富硒米就可以通过艺术家的巧思实现品牌升值;第三是人口的回流。越来越多的青年会因为这场艺术季回到蕉岭,开设客家文创工作坊,甚至在稻田边、小桥旁开咖啡馆,有机会把“一粒稻米的故事”做成文旅或研学爆款。

在“艺术季经济链”打造上,郑泽生同样提出了清晰的三级转化路径。短期内,通过艺术打卡点引流,带动民宿、餐饮业态,譬如高思村的“泉水茶寮”;中期,则通过开发“长寿风物”系列文创产品,让艺术IP沉淀为地方品牌;而在长期,则通过培训村民成为艺术节导览员、艺术家驻地创作助手,构建出一套自我循环的“乡村美学运维体系”,让村民的收益真正增长起来。

他特别表示:“艺术季的门票与衍生产品收入,会有一部分注入‘村民创作基金’,专门用来支持村民的新提案。”郑泽生希望,艺术离场后,村民仍能举起火把,在原有的艺术品牌推动力基础上,继续点燃乡村的新业态与新收入。

郑泽生与蕉岭大地艺术季策展人殷嫣达成共识:蕉岭的“艺术之路”,不应该成为“节庆经济”的一阵风。在他们心中,蕉岭的艺术实践,既要坚持自身的美学个性和价值,也要避免沦为一次性的流量热潮。

“我最期待的,是三个‘看见’。”郑泽生说:“让村民看见家乡的价值,让世界看见蕉岭的独特性,让中国乡村看见新可能。”他希望,未来的蕉岭,既是家喻户晓的“世界长寿乡”,也是真正令人向往的“诗和远方”。

采写:南方+记者 王涵琦 实习生 张瑀轩

【作者】 王涵琦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暑假内蒙古旅游5天4晚|西蒙「... ✨ 这次内蒙古旅游5天4晚,简直太值了! 刚从内蒙回来,整个人还沉浸在草原的风和沙漠的阳光里。重点夸...
原创 2... 一个人如果没有自知之明的话,容易做出一些令人耻笑的事情。一个国家要是没有自知之明的话,也容易做出一些...
原创 三... 说到三国时期涌现而出的各路英雄豪杰,莫非与关羽、张飞,诸葛亮等人,他们都是大家心目中最崇拜的人,不过...
原创 穿... 王莽的篡位,是史无前例的,他是真的在几十万人的呼声中,在高级官员那贵族的催促声中,顺理成章的攀登权力...
原创 清... 清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统治王朝,它的存亡对于中国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其将近300年的统治时...
原创 唯... 秦始皇嬴政,是秦王朝的开国皇帝。嬴政开创了中国的统一时代,对中国乃至全世界都产生了深远而厚重的影响。...
原创 原... 作为东亚几千年来的大国和强国,中国的历代王朝都深刻地影响着周围的诸多国家,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向他们大量...
仰韶文化晚期:文化重心在郑洛地...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体义 见习记者 刘曈 10月19日,由郑州中华之源与嵩山文明研究会主办的“仰韶...
原创 斯... 一张老照片,一个老故事。 展现老照片的魅力,挖掘老照片背后的故事。 大家好,我是历史君。今天要和大家...
原创 霸... 楚汉纷争时期,有一位霸王威名天下,据说他一个人就能举起700多斤重的鼎。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啊?如果以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