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清朝辉煌了三百年,为什么国藩这个刽子手,却能预见清朝的灭亡?
创始人
2025-07-27 20:32:40
0

清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统治王朝,它的存亡对于中国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其将近300年的统治时间中,由满族人努尔哈赤一脉进行独裁统治。八旗制度建立之后,每一个旗民都是努尔哈赤一脉的奴隶,而汉人则像是奴隶的奴隶。

预言清朝必亡

在清军入关之后,为了震慑人数远比自己多得多的汉人,实施了许多血腥的手段,例如“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等等,这些都注定了清王朝的“非正统性”。

如果不是太平天国因“天京事变”导致实力极度衰退,曾国藩回乡组织湘军拼死抵抗,加上洋人的火枪队支援清朝,或许清朝会更早的淹没于历史潮流之中。

然而在曾国藩和其幕僚赵烈文的一次交谈时,已经是预言出清朝接下来的命运:“不出50年,清朝必亡。”在44年后,清朝果然是土崩瓦解,接下来的局面也如同赵烈文所说:“必先根本颠仆,而后方州无主,人自为政。”

一开始听到赵烈文的预言时,曾国藩还抱着不认同的观点,认为清王朝怎么也不可能被完全推翻,最多也就是像两晋、南北宋“半壁江山”的局面一样。而赵烈文却极其肯定地说,清政府不会有苟延残喘的机会。

接着曾国藩再一次提出了反对意见,他说如今皇上德行纯正,怎么也不会落到这个局面。而赵烈文却说虽然皇上德行纯正,但清朝的建立实在太过容易,又犯下许多杀孽,后世君王的德泽不够与之抵消。

如此曾国藩才真正意识到了这一次问题的严重性,良久之后才说希望自己早点死,这样就不用看见朝廷的灭亡。

确信清朝无药可救

在同赵烈文谈话之后的一段时间里,曾国藩一直都在想清朝灭亡的可能性。因为他自身肩负的职责,自然是不希望自己亲自拯救出来的王朝马上就要再次陨灭,但曾国藩又是个敢于面对现实的人。

很快曾国藩就约见赵烈文进行了第二次谈话,这一次他特意准备了许多理由来试图说服赵烈文,让他改变原先对大清命运的看法。但赵烈文对曾国藩的每一个理由都有不同的看法,而他所依据的就是“大势所趋”。

清王朝的气数已尽,在大势所趋之下,不管是出了一个什么样的好皇帝、好太后,都无法阻止这改朝换代的车轮,在封建王朝的眼里,这就是“天命”,没人能够左右清朝的命运。

最终曾国藩不再对清王朝抱有任何的幻想,是在他经过了一番调查,以及面见了同治帝、慈禧太后、恭亲王等等这些清朝领导圈子的核心人物之后。曾国藩说民间吏治腐败至极,官员没有一点出息,自己实在一筹莫展。

曾国藩在日记里对清朝的这些核心人物进行了一一点评,他说慈禧、慈安两太后没什么才能,说话都讲不到点子上;同治帝太过于安静,不知道是什么想法;恭亲王看起来很聪明,却地位不稳;而自己更是碌碌无为,实在令人忧心。

而在1911年,赵烈文的预言应验了,统治了中国将近300年的清王朝终于土崩瓦解,各大军阀割据一方。而曾国藩和赵烈文也分别于1872年和1894年去世,或许不用亲眼看到朝廷的陨灭,是对曾国藩来说最好的安慰。

“曾剃头”之名

一些人将曾国藩称为“曾剃头”,是因为他率领着湘军犯下了许多杀孽,自古以来汉人杀汉人没啥问题,但当时的统治者时清朝,曾国藩是帮助满人杀汉人,这就成为了他被攻击的一个原因。

在他镇压太平天国时,虽然以雷霆手段平定局面,但却导致了大量无辜的百姓被杀。曾国藩如果是为了清朝镇压太平天国,人们可以接受,但他的行为明显不全是忠于自己的职责,而是出于一己的私欲。

虽然说乱世用重典,但湘军攻破南京之后的行为是否也太“重”了。如果没有抗日战争,南京大屠杀就是曾国藩曾剃头一人独享,下至刚出生的婴儿,上至80岁的老翁。而且曾国藩对此从未有过一丝悔意,他从来没有把那些人当作是和自己一样的人。

评价历史应当功是功、过是过,古代屠城是很常见的一些事情,唐太宗李世民也有过屠城的记录。但曾国藩大搞三光政策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搜刮钱财,获得更好的战功,理由仅仅是这些人在长毛统治之下,一些人吹捧曾国藩是“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就有点太过于离谱。

参考文献:

《曾国藩为何被称为“曾剃头”》

《曾赵之辨:清朝能撑多久?》

《预见清朝灭亡的曾国藩心腹幕僚》

-作者-

百川,愿作一介撰史人,笔尽中华五千年。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小竹编大产业!唐家村非遗助力乡... 指导老师:伏帅 史崧正 法学学部通讯员:余紫嫣 2025年7月7日晚,湘潭大学金翼5·1·8爱心团...
原创 斯... 阿莉卢耶娃出生在苏联的首都莫斯科,是当时苏联总统斯大林的女儿, 斯大林对阿莉卢耶娃可谓是宠爱有加,把...
刘楚昕新书分享会上纠正读者提问... 7月26日,重庆室外体感温度38摄氏度,刘楚昕从湖北武汉来到另一个“火炉”参加《泥潭》新书分享会,刚...
原创 朱...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四季文史 文/四季文史 元末,天下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各路英雄割据一方,这...
“七印”总督卞宝第故居修缮完成... 修旧如旧 晚清重臣卞宝第故居,老扬州不陌生。但熟知卞宝第其人其事,乃至其后人的情况以及宅第历史用途者...
原创 清... 刑罚之事古时候就一直是执政者较为高度重视的,刑罚使得恰当会促使国家安定团结,老百姓路不拾遗。 若是错...
原创 刘... 电影《影》里有一对父子的形象刚正不阿,堪称君子典范,他们就是杨苍杨平父子。后来有人揭秘说这对父子确实...
原创 包... 北宋年间,有一位家喻户晓的名臣包拯,他被世人也称为“包青天”,经常称他为“包公”。黑乎乎的脸,额头上...
诸葛亮一生中最大的失败是什么? 诸葛亮,作为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其智慧与忠诚一直为后世所传颂。他为蜀汉政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然而,...
原创 古... 甭管古今多少书法大家,官儿做得再大,有大过皇上的吗? 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