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剧+电影院,是否正在催生新媒介艺术
创始人
2025-07-25 21:31:04
0

高清舞台艺术影像,是把话剧、戏曲等舞台艺术作品经过摄影机拍摄、后期处理之后,在大银幕上播放的一种媒介艺术形式。今年颇具话题度的《初步举证》就是典型的高清话剧影像。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这种艺术形式尚属新鲜,但事实上它在海外已发展数十年,进入中国也已有十年。以其显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值得一番剖析。

用镜头记录舞台艺术有着悠久的传统,早在1905年,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就是一部京剧纪录片。但是,当电影艺术走向成熟,尤其当商业电影成为大众电影的主流后,舞台剧影像就逐渐淡出了人们的日常观影范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它们主要起到记录、保存、宣传经典舞台艺术的作用。

近年来,欧洲逐渐利用当代影视技术拍摄舞台剧,并以商业电影的方式播出,逐渐发展为如今的高清舞台艺术影像。从舞台剧到舞台影像,这一媒介转换带来的最直观的结果便是可复制与可传播,作品有了更广的传播范围、更多的受众,而观众可以用相对实惠的价格,观看高清晰度、高水准的舞台演出。

由此而来的更重要问题是,高清影像在艺术性方面有着怎样的特点,它与舞台剧和电影有着怎样的关系,它能够被看作一种新媒介的艺术吗?

首先,高清舞台艺术影像并非简单地用摄影机“记录”舞台,它还能够通过镜头语言,适当地强调或弱化舞台上的内容,这些镜头语言包括景别的变化、多视角拍摄与剪辑的运用。景别的变化十分直观,影像不光近距离记录了演员的表演,还通过大银幕将画面成倍放大,观众可以更清晰地看到舞台上的细节。

同时,影像还能够通过特写镜头,放大演员的情绪表达,从而强化表演带来的冲击力。当然,记录舞台的摄影机并非一成不变,拍摄组往往会用几个或十几个摄影机,从不同角度拍摄舞台,这进而为剪辑提供了基础。所有的镜头语言最终都聚焦于一个目的——精准地传达舞台剧的每一个艺术意图。

我们能够看到,在《初步举证》中,当女主角在法庭上回顾被男同事强暴的经过时,景别在全景、中景和特写间无序切换,时而展现女主角在舞台上茕茕孑立的无助,时而又特写她失去血色的面孔和颤抖的肢体;镜头也在多个视角之间快速剪辑拼接,跟随女主角局促、激动的动作,令观众也感到眩晕、烦躁。

更进一步说,舞台剧与影视的结合,不仅能够强调或减弱舞台效果,还能够制造新的艺术语言。

一般情况下,舞台剧的观众都在舞台的前方或斜上方,摄影机的拍摄视角也基本在这一范围内,这还原了观众观剧的一种理想视角。但是,在不少舞台剧影像中,摄像机可能对准观众,他们入场、观剧时候的情态也会成为影像的一部分。在呈现角色间的对话时,传统观众往往只能在旁观者视角上观看对话,但摄影机镜头却能交替拍摄对话中的演员,从而呈现角色在对方眼中的模样,这种切镜方法在影视剧中很常见,但对于舞台剧而言却是头一次。

除却寻常的观赏视角外,影像还可以呈现某些不可能的视角,例如俯拍舞台——在一部讲述城市规划师的话剧影像《直线偏执狂》中,垂直于舞台的镜头呈现了一张铺展在舞台上的纽约市地图,它帮助观众直观地看到主角是如何改造城市的;而此后,剧中角色踩在地图的“市中心”与“郊区”的表演,就有了权力中心与权力边缘的隐喻。

即便只是寻常的拍摄技法的运用,也可能让观众的观剧体验发生剧变。在俄罗斯经典音乐剧《安娜·卡列尼娜》中,舞台背后设置了一块巨大的显示屏,显示屏上播放着提前制作好的多媒体视频。对于现场观众而言,屏幕上的视频只起到背景和环境渲染的作用,因为全景视野能让他们始终意识到这是一场舞台剧,但高清影像的镜头却可以缩小景别,把舞台排除在外,只拍摄演员和屏幕,让观众产生一种看影视剧的错觉。

另外,随着高清影像被更多人接受,舞台剧也为影像做出了改变。由于镜头能够呈现舞台和演员的更多细节,因此被安排进行高清影像录制的场次,演员的妆造要求会更高,力求不出现瑕疵。编剧和导演还可能为拍摄而调整剧本。在英国国家剧院上演的莎士比亚戏剧《第十二夜》中,马伏利亚向薇奥拉表白的一场戏原本发生在花园中,但到了高清摄制版中却发生在一处三角构图台阶上,这样的改动让镜头里的画面有了独特的几何美感。

当然,舞台剧影像也无法呈现舞台剧全部的魅力。经典舞台剧的每一场表演都是特殊的,对于同一段内容,不同艺术家在不同时期的表演各有特点,但影像往往只能记录最符合标准化需求的那一场。另外,对于传统舞台剧观众而言,目光可以随时在整个舞台上自由移动,而影像则可能限制这种自由的审美眼光,甚至对于某些戏曲作品而言,舞台之外的器乐演奏也是颇具欣赏价值的一部分,但却可能被影像所忽略。经典舞台剧与高清影像二者间的区别,一部分来自于舞台影像艺术的不完善,而另一部分则来自于二者本身的媒介差异,难以弥合。也正因如此,舞台剧影像可以成为当代观众靠近经典舞台艺术的中介,熟悉影像艺术的观众通过它们,逐渐了解舞台艺术,并更多地走进剧院感受经典舞台艺术的独特魅力。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高清舞台艺术影像能够帮助舞台剧突破空间地域的局限,把经典的舞台剧作品带到世界的各个角落,让更多观众有条件享受舞台剧的魅力。我国有着悠久的舞台剧文化传统,诞生了大量优秀的戏曲作品;同样也有许多文艺工作者从事话剧、音乐剧、舞剧等剧种的本土创作,但受限于地区、价格、接受门槛等因素,这些作品往往只在小众圈子里传播。而《初步举证》在中国院线票房上的成功可以说明,高清影像这样的新大众艺术媒介能够为舞台剧带来助益,当然,这有赖于一套将舞台艺术与影院艺术相结合的新形式。

但是,我们不应盲目高估新形式的潜力,高清舞台剧影像在“生产-消费”层面的现实状况是不容忽视的。制作一台高质量的高清影像,其花销动辄上百万。以NT Live(National Theatre Live,英国国家剧院现场)为代表的制作方,之所以能够持续产出高质量的影像,在于他们有着持续的舞台剧创作能力、全球范围内庞大的戏剧爱好群体以及成熟的营销和接受体系(如点播模式、明星效应、教育市场等)。如今,中国的舞台剧市场正在逐渐扩大,一些年轻观众也愿意走进剧场观剧,而某些出色的舞台剧也屡屡“出圈”,一票难求,这是舞台艺术进一步发展与传播的市场基础。高清舞台艺术影像能够成为舞台剧的助力,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必须复制这一模式,更重要的在于,它提醒着中国文艺工作者,文化影响力的提高并不能只依靠小众圈子或几件“爆款”,它应该产生于成熟的文艺生态,这包括较大规模的受众与创作者,较完善的生产消费模式,对于剧作创新的鼓励与支持,以及整体艺术氛围和素养的培育。在这个基础上,新媒介、新形式所初步展现的潜力才可能成为滋养我们行业的现实。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辽... 1970年,一则突如其来的消息,引起社会上的极大轰动,原辽宁省委宣传部干事张志新被判处死刑。 听到这...
原创 元... 元朝皇帝是一个很特别的群体,他们和中原皇帝的画风截然不同。他们既是中国帝王圈里最看不起人的群体,把耶...
原创 诸... 诸葛亮那么优秀的人,为什么有人要黑正史里的丞相。只能说这些人没仔细看过正史。正史里的丞相同样非常优秀...
原创 若...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各方诸侯逐鹿中原,都想把汉室江山收入囊中。在这群人中,有出身世家大族的袁绍、袁术...
原创 大... 众所周知,唐朝大诗人李白在仕途上可谓郁郁不得志。李白此生最大的理想当然是封侯拜相,但李白也知道这个理...
原创 朱... 朱允炆的母亲吕氏,是洪武朝太常卿吕本的女儿。洪武七年在太子妃常氏生下皇长孙朱雄英,地位稳固后,礼部上...
原创 魏... 引言 魏晋南北朝时期,丝绸之路河南道已具有沟通中西的能力——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因特殊的历史背景,中国...
原创 天... 毛主席画像更新:历史的再认识与再诠释 前言 每年天安门前,毛主席的画像都会被挂上,这不仅仅是一幅画,...
原创 蒋... 都说虎父无犬子,但并不是所有的儿子都能继承老子的荣光。 蒋介石作为活跃在民国政坛上的风云人物,他的长...
原创 拿... 明朝时期,当时的西班牙正值拥有无敌舰队的那个时候,风光一时无两,他们的殖民之地曾经远达菲律宾,但是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