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已经对普京下达了“最后通牒”,50天内必须签署停火协议,否则后果很严重。但是“战斗民族”出身的普京,又岂会真的被美国唬住,更何况对方还是一向在决策上任性而为的特朗普。因此,在美国发出威胁后,俄军在前线非但没有减弱火力,反而是加紧集结了16万大军攻城,一场俄乌大决战一触即发。
从相关新闻传来的俄乌前线战况来看,目前俄军主要兵力已经集结在了波克罗夫斯克方向。专业人士分析,接下来一段时间这里或许会成为俄乌前线最激烈的战场,甚至可能会直接影响俄乌接下来的谈判结果。毕竟我们都知道,在战场上拿不到的东西,就不要奢求能在谈判桌上获得,不管在什么时候,只有拳头够硬才是真道理。眼下俄罗斯采取穿插战术,派出突击队不断对乌军的防御链环发起突击,打乱乌军的阵脚,取得的实际效果也符合俄军的预期,前线的局势很明显向着有利俄罗斯方向转变,而这或许也正是普京一直不急着签署停火协议的原因之一。
在察觉到俄军或许将采取大动作进攻后,欧洲率先坐不住了,英国紧急呼吁各国加紧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势必要在这50天内把普京逼上谈判桌。特朗普话风也突转,表示将恢复对乌克兰的军援,只不过有一个附加条件,即美国供货,北约其他国家买单。特朗普说的很明确,向乌克兰提供军援对他来说就是做生意,而且他一直坚定的认为美国这么做就是在帮欧洲,如果没有美国,欧洲早就被俄罗斯揍了,因此北约31国必须提高军费开支,同时还得配合美国惩罚中国。
美国常驻北约代表日前口出狂言,称中国一直在“资助”俄罗斯,目的就是拖住美国,让美国无法应对其他挑战。虽然没有明说,但我想大家应该都知道他口中的“其他挑战”指的是什么。按照他的逻辑,美国眼下已经被俄乌冲突拖住了后腿,无法专注应对中国,因此北约31国就必须替美国“惩罚中国”,或许只有这样才会让睚眦必报的特朗普心里好受一点吧。但这一论调显然与美国长期以来树立的“世界第一强国”的形象相悖,因为如果美国真的在各个方面都那么厉害,又怎会陷入“捉襟见肘”的窘境呢?不过在俄乌问题上,中方的立场一直没有变,我们保持中立,支持双方通过和平的方式解决冲突,绝对不是美国口中“资助”俄罗斯的一方。
在中美即将进行第三轮贸易谈判的关键时间节点上,美国政客再次散播关于中国的谣言,其用心不言而喻。不管是近期在中国周边举行大规模军演,还是威胁中国放弃购买俄罗斯、伊朗的石油,又或是这次诬蔑中国“资助”俄罗斯,美国的种种举动都指向一个目的,那就是迫使中国在接下来的谈判中让步,想让我们知难而退,这样的话特朗普就又可以向全世界宣布,称自己“赢了”。但很显然,与中国打交道这么多年,特朗普还是不了解我们的行事风格,在谈判中我们与美国的地位是平等的,只要美国的要求有损中国正当利益,我们就会坚决说不,向霸权屈膝从来都不是中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