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6日,位于北纬33度黄金产茶带的淮河源头--南阳桐柏禺峰茶场,叠翠流云,茶垄蜿蜒,迎来了“万里茶道中国行”走进桐柏活动的盛大举行。来自湖南、河南、内蒙古、湖北、安徽、浙江等九省区的百余名茶文化爱好者齐聚于此,以脚步为笔,共同书写对这条历史传奇古道的虔诚追寻。作为桐柏活动首站东道主,河南省茶叶研究会副会长、桐柏县茶叶商会会长、桐柏山野茶开发公司董事长、“禺峰野茶园”总经理田予峰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辞,并详细介绍了禺峰茶场依托桐柏优越生态、坚持生态种植、传承古法制茶的特色发展之路。
“中原茶乡”——桐柏县禺峰野茶园
桐柏站活动期间,嘉宾们郑重将“陆羽国际学院”珍藏的陆羽之印护送至桐柏山,并在桐柏县茶叶协会及其组织的当地茶文化学者、茶企代表等的陪同下来到禺峰野茶园,通过实地考察、座谈研讨等形式,梳理桐柏在万里茶路中的历史印记,探讨当地茶文化的传承发展,为桐柏茶产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建议。
在桐柏县历史悠久的禺峰野茶园内,茶香氤氲,笑语欢声不绝于耳。这片坐落在神秘北纬33度线上的土地,孕育了风靡海内外的“桐柏红”、“桐柏玉叶”、“桐柏野山茶”、“禺峰”等特色品牌名茶。活动现场,来自天南海北的茶友们仿佛久别重逢的故交,彼此倾注、品鉴分享。桐柏茶的独特清冽与甘美滋味,赢得现场一片赞誉。
桐柏作为万里茶路中段的淮河源头驿站,占据不可替代的特色地位。近年来,该县以建设“全国知名茶乡”为目标,全县16.7万亩茶园出口东南亚多国,综合产值超20亿元。
活动期间,多位专家学者围绕桐柏茶与万里茶道文化发表了见解:
著名茶文化学者、河南省茶叶协会副秘书长袁泉在发言中指出,“万里茶道”不仅是一条古老的贸易通道,更是一条承载着中华茶文化传播与交流的文明纽带。重走茶道,是对历史的致敬,更是对茶文化活态传承的积极探索。桐柏作为中原茶乡和古道节点,其深厚的茶文化底蕴值得深入挖掘。
《桐柏茶志》主编、桐柏县资深茶人韩芳分享了桐柏悠久的茶历史与独特的茶俗文化。她强调,桐柏茶自古便是万里茶道上的重要商品,其品质得益于北纬33度的黄金气候与桐柏山的优良生态。编纂《茶志》正是为了系统梳理和保存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桐柏茶文化学者娄俊岩则从非遗保护与活化的角度,阐述了桐柏传统制茶技艺的价值以及“三茶统筹”理念在桐柏实践的重要意义。他认为,此次重走活动是连接历史与当下、推动茶文化走进现代生活的生动实践。
桐柏作为“三茶统筹”(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理念的先行示范县,该县以建设“全国知名茶乡”为目标,全县16.7万亩茶园出口东南亚多国,综合产值超20亿元。桐柏的发展实践及其在万里茶道中的历史与现实角色,引发了参与者以及随行新闻媒体、自媒体人的浓厚兴趣和深入关注。专家们的发言进一步深化了大家对桐柏茶文化内涵和万里茶道当代价值的理解。
“桐柏论茶”群英荟萃
九省媒体聚焦桐柏“三茶”
万里茶道,这条发端于中国南方茶山,纵贯山地、湖区、平原、高原、草原直至沙漠的史诗级贸易与文化交流通道,以其无与伦比的地貌多样性、厚重的历史积淀和璀璨的人文光芒,被誉为一条天然的“网红”文旅长廊。此次“万里茶道中国行”活动选择桐柏作为重要驿站,不仅彰显了桐柏‘中原茶乡’的重要地位,也为推动万里茶道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活化注入了新的活力。(勾志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