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历史上唯一一次禁止过春节,全国取消假期,说句“新年好”也被抓
创始人
2025-07-18 02:32:03
0

在鲁迅著名的作品《祝福》当中,开篇便写道:“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

这段话或许不少读者会一头雾水,没看懂鲁迅到底是什么意思,实际上,我们不妨就来了解一下,历史上唯一一次禁止过春节的时间段。

农历新年,是国人乃至一些东亚国家最为重视的节日,已经有了千年的发展和传承,但是到了近代以来随着西方全球化的趋势,西历也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当中。

1912年1月2日,成立的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临时大总统改历改元通电》,以达到与国际接轨:“中华民国改用阳历,以黄帝纪元四千六百九年十一月十三日,为中华民国元年元旦。经由各省代表团议决,由本总统颁行。”

革命一词,最早见于《周易》:“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指的正是朝代更替更改年号,至于历法改了,节日自然也要跟着变。

最初的袁世凯政府,虽然将元旦作为官方节日,在大部分民众都支持农历春节的基础上,倒也没有过于阻拦,每到春节时期,“向例放假三日,以资休息”,但是黎元洪上任之后,却开始加强管控,“春节日,府中各机关在职人员,仍照常办公,亦不得藉词请假。”

不过北洋政府的态度,依然颇为复杂,一方面承认春节依然还是农历,一方面除去公务人员禁止休假之外,倒也没有采取别的措施。

但是在国民政府发源的广州,却是另外一番景象,1913年,广东省警察厅颁布公告,充满了严厉的措辞和警告意味:

“立国之初,首重正朔,今新历已颁,凡属国民,均应遵守。现在一月已过,本无复有新年,乃见街上贴有接写新年挥春等告白,此等行为无非出于图利,显系误导国民恢复旧历,实属有骇视听,无知之徒,不难因此相率举行贺年之事……”除夕时期,军警上街,严厉打击卖春联贴春联以及放爆竹的现象,但是这样的行为却也只持续了一年,在民间的反对声中也没有了后文。

在此后十多年的时间内,中原陷入了漫长的割据阶段,春节议题也长期搁置下来,但是到了过年时期,大部分单位还是选择放假,和家人进行团圆。

一直到1928年,随着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春节废止的议题却再次被提了上来,当年5月,南京当局颁布了《对普用新历废除旧历协助办法》,要求全国禁止过春节,而是在1月1日共度西历新年。

为了能够顺利在全国推广,国府一方面花费极大力气打击过新春的现象,除夕时期,一律不准卖烟花爆竹,以及禁止各种庙会和祭祀,将其提到1月1日进行,一方面进行学校和机关单位的放假整改,将假期进行调整,更有甚者,他们还组织了蔡元培等一大批名流对大家进行演讲和劝说。

有意思的是,担任中法大学校长的蔡元培,本人也是“被迫营业”,当春节前夕,不少职员悄悄找到他批假,蔡元培都无一例外地放行。

在严厉的打击下,却也诞生了一些倒霉蛋,例如南京政府中有一名叫做柴致和的职员,在春节这天,因为在路上和友人打招呼的时候说了一句新年好,竟然就被巡警当场逮捕,丢在班房当中写下一篇检讨才放出...

这样的禁令,一直持续到1935年,从最早的严厉禁止,到后来的流于形式,各个阶层在内,不少人都表达了对禁止春节的不满,例如胡适就认为:“今日的政府无恩惠到民间,而偏要用权力剥夺民间的新年娱乐,令不能行而禁不能止,则政府的法令更受人轻视了。”

最终南京国府被迫承认,“习俗相沿,积重难返”,从而停止了这一行动。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茶室书房字画傅继英书法“气定神... 文/泾漪 画作/傅继英 “气定神闲”宛如一汪清澈的泉水,缓缓流淌着东方哲学的深邃智慧。这一表述不仅映...
跟着“苏超”游江苏 跟着“苏超...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游客在江苏南京夫子庙景区参观游玩。杨素平摄(人民图片)在江苏苏州,晚霞与虎丘塔相...
原创 康... 在清朝的宫廷深处,1665年的一场大婚引起了轩然大波。年仅11岁的康熙皇帝与12岁的赫舍里的婚礼,按...
原创 秦... 文 / 子玉 秦始皇许多令人费解的行为其实在他的童年都能找到答案。 也可以这么理解,童年带给嬴政的不...
原创 清... 清宫选秀制度,以品行和门第为标准,成为后宫女子走向荣华富贵或沦为下人的分水岭。品行,是指秀女的操行和...
原创 朱... 朱元璋以其铁血手段建立大明帝国,朱元璋也成了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亲民”的皇帝,不过朱元璋的晚年生活并不...
原创 由... 诸葛亮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不仅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更是以忠诚、智慧和无私奉献闻名于世的历史...
原创 李... 武则天没有跟李世民20年,历史的记载是很清楚的。武则天是贞观十一年入宫,历史上的“贞观”年号只有23...
原创 东... @人人能科普,处处有新知 话说,迄今为止,东欧人还有称中国为契丹的。 这是为什么呢? 让我们把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