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遵义会议上,洛甫代替博古成为最高负责人,他后来的结局如何
创始人
2025-07-18 02:32:14
0

自从清末无数的仁人志士都为探索一条能够救中国的道路也不断的努力,也有不少的人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终于等到了中共的成立,他们才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发展的道路。可是年幼的中共也是在曲折中不断成熟起来的。

比如在红军时期,当时负总责的是博古同志,他盲目地相信军事顾问李德,几乎断送了红军,后来在遵义召开了一次会议,史称遵义会议,正是这一次会议挽救了红军,这一次会议上,博古被解除了总负责人的职务,改由洛甫同志接替他的工作。

实际上当时洛甫是我党的最高负责人,我们都知道遵义会议上,博古被取消了负责人的职务,军事顾问李德也光荣下岗了,当时洛甫同志其实是我党的最高领导了。他到底是何许人也?

洛甫原名张应皋,又名张闻天,1900年,出生于江苏省南汇县张家宅镇一个农民家庭。洛甫早年入南京河海工程专门学校学习,在此期间受到《新青年》的影响,开始逐渐倾向于革命,在五四运动爆发后,他积极投身于学生运动,并且在此期间,他开始从事文艺创作和翻译的工作。1925年的是,成为我党的党员,并在同年被被派往莫斯科中山大学、红色教授学院学习,同时兼任共产国际东方部报道员,在此期间为党做了大量的工作。

六年后,也就是1931年洛甫从苏联回国,直接被任命为宣传部部长,兼任中央党报委员会书记。中共临时中央在上海成立,他被选为常委,是我党早期的领导人之一,后来临时中央迁入苏区,洛甫也随即进入苏区。

随后他被选为书记处书记兼任政府主席,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他跟随党中央一起长征,在遵义会议前期,他坚决拥护毛主席的正确主张,为遵义会议的成功召开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遵义会议前夕,他就坚决拥护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在遵义会议上,根据毛主席的意见作了批判“左”倾军事路线的报告,为会议的成功召开作出了贡献。遵义会议后洛甫同志代替博古同志在党内负总责,也就是此时的洛甫已经成为了最高的负责人了,而主席也称他为“明君”。按照这个资历,洛甫同志后来的成就应该更大,但是随后洛甫名声似乎不显,特别是建国后,洛甫甚至没有成为领导人之一,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在遵义会议后,洛甫虽然成为了总负责人,负责管理日常事务,但是实际上负责人是周公和毛主席等人,而洛甫同志主要的贡献是在理论研究上。1938年5月,他兼任延安马列学院院长,六届六中全会后,洛甫实际离开了党内“负总责”的岗位,主要负责宣传、干部教育和理论研究等工作 。

他对当时的思想教育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不仅如此,洛甫还曾长期兼任党中央宣传部长、西北工作委员会主任、《解放》周刊主要负责人、《共产党人》编辑,作了大量宣传教育工作。

抗日战争胜利后洛甫去了东北,历任省委书记、东北局常委兼组织部部长、东北财经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务。他在任期内对恢复东北的经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建国后,洛甫同志转到外交部门工作,并且在1951年4月,出任驻苏联大使。三年后,洛甫担任外交部第一副部长。

不过在那场动乱中,洛甫坚持自己的原则和林、江团伙斗争。遭到错误的批判,并且遭到迫害,在1976年7月1日,病逝于江苏无锡、两年后他才恢复名誉。1979年8月25日,中央为他召开了隆重的追悼大会,邓公亲自为他致悼词,赞颂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忠于党、忠于人民的一生”。

作为我党早期的领导人之一,洛甫永远会被人们所铭记。

参考资料:《张闻天传》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康... 在清朝的宫廷深处,1665年的一场大婚引起了轩然大波。年仅11岁的康熙皇帝与12岁的赫舍里的婚礼,按...
原创 秦... 文 / 子玉 秦始皇许多令人费解的行为其实在他的童年都能找到答案。 也可以这么理解,童年带给嬴政的不...
原创 清... 清宫选秀制度,以品行和门第为标准,成为后宫女子走向荣华富贵或沦为下人的分水岭。品行,是指秀女的操行和...
原创 朱... 朱元璋以其铁血手段建立大明帝国,朱元璋也成了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亲民”的皇帝,不过朱元璋的晚年生活并不...
原创 由... 诸葛亮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不仅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更是以忠诚、智慧和无私奉献闻名于世的历史...
原创 李... 武则天没有跟李世民20年,历史的记载是很清楚的。武则天是贞观十一年入宫,历史上的“贞观”年号只有23...
原创 东... @人人能科普,处处有新知 话说,迄今为止,东欧人还有称中国为契丹的。 这是为什么呢? 让我们把思维,...
原创 太... 在太平天国历史中,悍将们的壮烈抗争与拼搏令人感慨万分。他们以顽强意志与坚定信念,在逆境中不断战斗,无...
原创 魏... 文|编辑:潇潇 引言 魏玛共和国是德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它自1919年建立至1933年纳粹党上台...
原创 黄... 炎帝和黄帝是我们华夏族群的缔造者,按照史书《国语》的记载,炎帝和黄帝本是兄弟,一个生活在姜水,一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