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澄襄。受访者供图
综合材料水墨剪纸《梦里风筝》,2020年作品。
《斑斓日子》,2014年作品。
7月15日,“无纸境——赵澄襄剪纸艺术特展”在潮州美术馆开幕。通过艺术展览回顾这位从潮汕乡土走出来的剪纸艺术家60余年的艺术探索,讲述其作品展现出不同时期的传承、跨界共融与创新的前瞻性,为中国现代剪纸、为传统艺术在当代语境中的创新和发展带来深刻的启迪和借鉴意义。
本次展览全面系统梳理了赵澄襄跨越60载的剪纸艺术探索,展出了逾500件剪纸作品及近年综合材料剪纸实践作品,涵盖剪纸、国画、综合材料、丝网版画、装置等多个门类,同时展出300余件珍贵文献资料和实物,生动呈现了艺术家从潮汕传统民间剪纸到现代剪纸创作的探索轨迹。
●南方日报记者 刘梓薇
剪纸中藏着不老童心
与其他潮汕民间剪纸艺人不同,出生于汕头市区的赵澄襄,对剪纸初印象不是乡村庙会供桌上的装饰用的“供品花”,而是一本儿童杂志。
从二年级无意间在杂志《小朋友》上邂逅中国美术大师林曦明的剪纸《喂蚕》起,赵澄襄便被这种镂空美学所吸引,这一邂逅唤醒她对艺术的初印象。她开始拿起外婆针线篮里的剪刀,从笨拙地将杂志印刷的剪纸图案挖得零碎,到自行临摹各类民间剪纸稿样,赵澄襄醉心于探索镂空技法下的万千世界,小学五年级便有了第一件原创作品《红花送英雄》。
极具表现张力、也是潮汕民间剪纸突出特点的锯齿纹、月牙纹和阴阳刻等基础技法在赵澄襄一次次自习中内化于心,手中利剪似乎幻化成一只画笔,记录她生活的点滴和眼里的世界。
上山下乡的岁月,她看到乡村女孩无忧无虑地在田野奔跑,看到乡野小童牧鹅的场景,都会在劳动之余用剪纸记录下来。纯真的童年构成她人生的美好回忆,儿童也成为她后来剪纸创作中的高频元素。
著名画家林墉曾在国内顶级美术学术期刊《美术》上评价:看赵澄襄的作品,可发现她迷于儿童题材,尤其是乡间小童,更是多次出现的主角。想来,儿时的回味与知青时任乡村小学老师的积累成了她不竭的源泉。
“我看到小孩子那么纯真、小猫那么可爱,他们一出现在剪纸上就会使画面变得很灵动!”她的作品不仅有童真的世界,也藏着一颗不老童心,这从她此次展出的一幅堆满玩具造型的剪纸作品中便可见一斑。那个看《小朋友》的女孩,至今也还是“小朋友”。“我就是一个老顽童!”她说。
跨界革新突破传统
“她的剪纸跟传统的很不一样”“剪出来好像一幅画”“原来剪纸还能这样拼贴”。在潮州美术馆三号展厅,人们仿佛走进一个剪纸的“摩登世界”——紫色芍药从英文杂志页面剪成的园林假山旁探出头来;蓝色的柳枝从月亮边延伸下来垂至池塘水面;从青黛到浅翠渐变的山色被月光照得透亮……这个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碰撞的空间以一幅幅极具视觉冲击的作品在告诉你:剪纸艺术在当代有无限可能。
上世纪80年代开始,赵澄襄进入创造力成熟和旺盛时期。工作之余,不愿一味复制传统的她开始在材料、色彩、构图、叙事上寻找自己的艺术语言。不满足于传统剪纸所用的大红纸材质和线线必连的技法,赵澄襄用宣纸和水粉画颜料自己染纸,将剪纸由单色变为复色,在剪纸上大胆运用撞色和渐变,用颜色点缀衬出作品的低调和高雅。
潮汕传统剪纸多追求纤细、写实、生动,受工具限制,大多以细腻线条和小块面组成。在认识了北方剪纸和日本剪纸后,赵澄襄逐渐喜欢大块面和直线条的大气。她果断去繁就简,这是生活哲学,也是她的艺术巧思,颠覆了潮汕剪纸精细繁复的特点。
求新求变,步履不停。上世纪90年代初,日本剪纸的黑白构成和装饰韵味、马蒂斯彩色剪纸的自由奔放让追求新变的赵澄襄耳目一新,她开始尝试创作组合拼贴式套色剪纸,这种打破传统剪纸样式的原创作品开启了她剪纸宇宙的又一片新天地,也给传统剪纸开辟一条新路。
积年累月,阅历日渐丰厚。赵澄襄一直在美术世界寻找自己的艺术语言,借由作品表达个人思想情感。善于国画、文学写作的她将不同艺术门类融会贯通,在国画中融入剪纸明快的线条和明暗的层次,在剪纸中融入国画思维构图,甚至让剪纸与国画“同台共舞”,碰撞出奇妙的艺术世界。
在潮州美术馆展厅内,一幅《梦里风筝》以水墨国画渲染的老街为底,色彩缤纷的英国彩虹纸风筝点缀飘忽在空中,一个红色剪纸小女孩天真地站在巷口呆望。此刻,传统与现代的艺术手法在统一平面上和谐共融,交织出一份朴素的童年回忆。
■大家评
潮州剪纸传统风格是精巧纤秀,这特色在赵澄襄早期作品表现得很鲜明,而近年作品,却有浑厚硬朗在,愈见大体处理的天成,这是一个好征兆,艺术忌腻,凡精巧纤秀过火,则易犯忌,赵澄襄看来是有警惕在。
——著名画家林墉
我观赏了赵澄襄的彩色剪纸后,除了鲜明的个性外,印象最深的是她的作品中很注意强调“诗性”,诗是文学的最高境界,画面具有“诗性”后,自然就会让观者产生节奏美、寓意美、画面美,这是赵氏彩色剪纸受到大家青睐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剪纸艺术委员会名誉会长张树贤
欣喜收到一册《赵澄襄剪纸集》,翻开一看,竟入迷了,有情有趣又有味,可以说是目前剪纸创新中民间意识和现代意识完美结合的一个范例,既有民间剪纸的造型稚拙的某些特点,又具有时代感和浓厚的现代生活气息,很便于引向室内陈设和观赏。
——美术家仉凤皋
赵澄襄努力在内容和形式上推陈出新,注入了自己的情趣、理解和思考。继承和拓展了潮汕民间剪纸的精华,在质材上有所创新,在表现形式方面,潮汕剪纸的手法也被现代绘画的理念统御运驶,营造出一种跨越传统的视觉效果。
——潮汕民俗学者黄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