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罗田怡 摄影报道
当四川美术学院2025届毕业展的锋芒尚未褪去,一群青年艺术家已带着创作悄然进驻成都四圣祠街区的百年老建筑。
2025年7月12日,由四川美术学院主办的“生光·叠境——四川美术学院青年艺术家邀请展”正式启幕。这不仅标志着川渝艺术对话进入新阶段,更展示了企业深度参与、有效推动公共艺术落地的创新路径。
开幕式现场
四圣祠街区作为中西文化碰撞的百年见证,首次以历史空间承载当代艺术。策展人何桂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次展览是四川美术学院和成都锦江区的一次合作,希望在成渝双城经济圈背景下,推动重庆与成都青年艺术之间的对话和交流。”
“当代艺术作品的介入,与原有的建筑空间与环境,既是一种对话,也是一次激活。”何桂彦告诉记者,四圣祠作为历史文化保护建筑,承载着历史记忆,具有老成都川西文化特点。当青年艺术家的作品进驻以后,实现了艺术与建筑的巧妙碰撞。
展览现场
记者了解到,此次展览共分为三个板块,此次展览为四川美术学院2025届优秀毕业生与驻留计划青年艺术家搭建了独特的展示舞台。青年艺术家们以新锐锋芒在百年时空交错的舞台登场,开启一场关于成长、碰撞与新生的对话。
观者穿行于历史廊道与当代创作之间,体验着一种迥异于传统白盒子美术馆的、沉浸式且充满身体感知的多维艺术旅程。时空在此刻交错叠合,历史与当下相互映照。
展览现场
“这些青年艺术家有一个共同点——他们注重个性,注重媒介创新,作品在风格和语言上都能体现这一代年轻艺术家的艺术思考,以及对现实问题的关注。”何桂彦说。
同时,本次展览所创新的“校企”高效协作模式也是一大亮点,川美输出前沿艺术表达,企业通过文化赋能实现价值提升,历史街区重获活力,形成可持续闭环。双方合力,共同叠加作用于这片沉淀百年的文化场域。
展览现场
“生光·叠境”亦是成渝双城文化艺术共振的一次有力实践。它不仅集结了两地优秀的青年艺术力量,构建起一个充满活力的创作与交流共同体,更成为了推动川渝文化深度协同、共谋未来发展的驱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