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万物星河流转,月亮的阴晴圆缺从来不曾停歇,而世间的悲欢离合也在不停上演。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总会出现一些相似的事情,很多人觉得这不足为奇,毕竟历史实在太过漫长了,发生几件类似的事情也是可以说得通的,但在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曾经出现过三次神奇的巧合,这三次巧合的出现让人们十分惊异,难道世间真的存在轮回?
结束混战,统一天下,却二世而亡,存世短暂
纵观历史,我们可以看出,秦朝和隋朝有很多相似之处。首先,秦、隋建立之前都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分裂混战状态。秦朝建立之前经历了长达数百年的战乱,战国时期,诸侯混战,天下形成分裂割据的局面,秦国的历代统治者为了提高秦国的实力,不断地吸纳人才,实施促进国家发展的政策,为后来秦王嬴政灭六国、统一天下打好了根基。
而隋朝建立之前也是一派分裂混战的局面,南北朝各自为政,相互对峙,不时还有少数民族的骚扰,在这种情况下,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通过多年的沙场征战终于结束了南北分裂的局面,实现了政权的统一。
其次,两朝建立之后都推出了一系列稳固政权、促进国家发展的政策,给后世留下了深厚影响。秦朝建立后,经济上统一货币和度量衡,文化上统一文字,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度,这对后世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隋朝建立后重视文化教育,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实行科举制度,推动了人才的选拔,为后世人才选拔方式提供了借鉴。
最后,两朝都是二世而亡,存世时间短暂。秦始皇本意把皇位传给长子扶苏,可是在赵高和李斯的密谋下,扶苏被迫自杀,胡亥继位。秦二世胡亥继位后,残害手足,迫害良臣,实行暴政。秦朝实行严刑峻法,修建大型土木工程,收敛重税,百姓受不了秦的暴政,于是揭竿而起,推翻秦的统治。而在隋朝,有说法称杨广假传隋文帝旨意,监禁大臣,逼迫杨勇自尽,隋炀帝杨广在位期间也是荒淫无度,爱好骄奢淫逸,修建大型工程,最终导致农民起义。胡亥和杨广都有逼死长兄的嫌疑,而且两人都施暴政、修工程、收重税,除此之外,秦朝和隋朝都是被农民起义推翻的。
秦始皇和隋文帝都是乱世豪雄一般的人物,建立了伟大的巅峰王朝,可是这样千古的基业却毁于一旦,两朝覆灭过程还有惊人般的相似,这样的巧合让人不得不重视,秦、隋两朝的覆灭给后世的国家统治者提供了借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告诉后世之人要充分认识到百姓的重要性。
高祖斩蛇,平帝还命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斩蛇起义”的典故,相传汉高祖刘邦还在做沛县亭长的时候,在奉朝廷命令押送农民去骊山修陵的时候,有一批农民路途中趁机逃跑了,因为看管失利,按照秦朝的严刑峻法,长官是要受到严重惩罚的,刘邦心中忖度一番,与其躺平等死,不如自己争取一下,说不定能有活命的机会,于是他把所有农民都放了,而他自己也走上了逃跑的道路!
在逃亡路途中,前去探路的手下遇到了一条白蛇,便转回去向刘邦报告,刘邦不畏巨蛇将之斩断,把蛇从正中间分成了两部分,之后便从手下口中听说偶遇到了一个号啕大哭的老太太,上前询问缘故,那老太太说她的儿子是白帝子,为了讨封化为蛇形,没想到被赤帝子杀死了。消息传到刘邦那里,他十分高兴,从此之后,刘邦的威望逐渐升起来了,引得更多人前来投奔。最终刘邦在楚汉争霸中杀出一片天地,成为新一代王朝的统治者。
而到了西汉末年,外戚王氏把持朝政,王莽凭借自己的才能获得了实际当权者的信任,一步步走上了独揽大权的道路。已身居高位的他把汉平帝当作傀儡,自己则成为朝廷的实际掌权人,不久后篡汉自立,建立新潮。至此,西汉灭亡。后来刘秀起兵,平定各地割据局面,建立了东汉,才恢复了汉室原本的荣光。
王莽的名字中正好有一个“莽”字,而“莽”与“蟒”同音,“蟒”有蟒蛇的意思,蛇被斩为两段,汉朝也分为西汉和东汉,且各占二百余年,冥冥之中,自有巧合,不知道是不是与当初刘邦一剑斩为两段的白蛇有关?
宋朝的开端与覆亡
第三次巧合与宋朝有关。宋朝建立以前,宋太祖赵匡胤在后周的任将军的职位,手中握有军权,当时的后周皇帝年仅七岁,并无实权,朝中人心浮动,政局不稳。恰恰此时朝中听闻契丹和北汉联兵南下,辅佐皇帝的大臣们没有仔细辨别消息的真伪便派赵匡胤前去作战,就是这一决定给赵匡胤提供了绝好的夺权机会。
就在这一次的出征途中,赵匡胤趁机发动了历史上著名的“陈桥兵变”,将士们趁赵匡胤喝醉酒时把黄袍加在他的身上,拥立他为皇帝。赵匡胤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并建立了宋朝。等到赵匡胤回到后周后,他便用自己手中的权力逼迫后周皇帝柴宗训退位,自己坐上了统治者的位置。
而熟悉历史的都知道,南宋末年,忽必烈率领蒙古军大举南下,南宋多年来积贫积弱,军事实力不足,如今已是强弩之末,崖山之战中宋军全军覆没,爱国将领陆秀夫背着年仅七岁的小皇帝跳海殉国。赵匡胤当初逼迫后周小皇帝禅位的时候,怎么也不会想到几百年后他的子孙会被蒙古人逼迫到跳海自尽的地步!赵氏从七岁孩子手中夺过来的江山最终也从七岁孩子手中灭亡,不得不说,这是十分戏剧性的情节,却发生在了现实。
结语:
随着时间的流逝,当初的恩怨是非经过岁月的沉淀已经变成了典籍文献中的文字,也许那些历史事件并非轮回而只是单纯的巧合,可如果我们要探究本质的话,便可以发现这些重复的历史告诉我们的道理:后世之人在了解历史时应当吸取其中的经验教训,以史为鉴,不要重蹈覆辙。对此,你又有什么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