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染着硝烟的艺术”是历史的视觉证词
创始人
2025-07-12 15:31:08
0

以艺术为媒,让历史的烽火化作精神的丰碑。为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精心策划推出的特展 “烽火铸骨——关山月艺术中的民族精神图谱”, 7月11日举行开幕式。此次展览以30余件馆藏珍品为主线,通过关山月的艺术实践,勾连起民族救亡与复兴的精神脉络,深刻诠释“笔墨当随时代”的艺术真谛。展览入选文化和旅游部2025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并从7月6日开始对公众开放。

以笔为戈,熔铸民族精神图谱

关山月先生作为中国现代美术史上的代表艺术家,在抗战烽火中以笔为戈,绘制出一幅幅染着硝烟的民族抗争史诗。关山月美术馆馆长陈俊宇介绍,上世纪三十年代末,面对民族危难,青年关山月毅然迈向烽火艺坛。在抗战洪流中,他自觉肩负民族安危,以饱含激情的笔触投身救亡图存的文艺事业,开启了以抗战画和行旅写生表达民族振兴理想的创作征途。他的艺术生涯,始于一场“从城市撤退”的个人流亡,却以脚步丈量了大半个中国。他笔下的风雪山川、流民背影,既是民族的集体伤痕,更是中国艺术家“与国家命运紧紧相连” 的信仰践行。本次展览以“烽火铸骨”为主题,通过五大板块系统呈现其从流亡途中的苦难记录到新中国山河新貌的创作历程,展现中国共产党引领中华民族从屈辱走向崛起的历史必然。

展览开篇的“从城市撤退”板块,展现了广州沦陷后关山月的流亡轨迹,其中长卷《从城市撤退》,以40厘米高、7.6米长的悲怆视野,记录广州沦陷后难民千里流徙的惨状;《铁蹄下的孤寡》《寇机去后》等代表作则以冰封旷野与废墟控诉战争暴行,揭示民族苦难的普遍性。

“苦难与新生”板块聚焦《游击队之家》《纺线》《渔歌》等作品,将抗战期间民众的苦难伤痛与新中国和谐美好并置,折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的新生。

“烽烟与海潮”板块,通过《三灶岛外所见》《归帆》的时空对照,延展至海防主题《云龙卧海疆》,呈现从日军轰炸渔船的惨烈到和平年代渔港丰饶的巨变,见证历史震荡中的民族重生。

“山水与家园”板块将跨越半个世纪的《漓江百里图》《漓江百里春》,《黄河冰桥》《壶口观瀑》作品并置,重构山河疆界,彰显艺术革新与国家命运的同频共振。

作为压轴章节,“铁骨与江山”板块揭示了艺术家深层精神蝶变:抗战期间的《红棉》题跋“今昔感也”,四十年后升华为《红棉白鸽》中铁骨虬枝托起的和平宣言;《风雨千秋泰岳松》则以巨幅江山图式,铸就民族脊梁的视觉丰碑。

这些“染着硝烟的艺术”,不仅是历史的视觉证词,更凝结着中国人民在深重苦难中不屈的精魂、不灭的骨气!

双线叙事,历史与艺术的双重在场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展览创新性地使用了“双线索叙事”:一方面通过《渔民之劫》与《归帆》,《漓江百里图》与《漓江百里春》,《黄河冰桥》与《壶口观瀑》,《红棉》与《红棉白鸽》等作品的并置,形成战争与和平的时空穿越式对照,为观众带来历史的回响,彰显艺术家心中一以贯之的家国民族精神。另一方面,以“关山月抗战艺术年表”梳理其1939至2025年间在澳门、香港、重庆、敦煌等地的34次主题展览,印证其“以笔为枪”的生命实践持续贯穿八十载。

这种“双线索叙事”的展览形式,强化了文献对于美术展览的重要意义,以严谨的文献梳理和解读追溯关山月个人画展的历史细节,直观地呈现了画家在艺术生涯中的抗战画展经历,从学术性及艺术性统一的角度还原历史情境,力求展现关山月那一代艺术家在追求艺术符合时代所进行创新时的努力,以及面对民族存亡的危机关头所作出的贡献。

铭记历史,凝聚民族复兴力量

铭记历史、守护和平、开创未来。在抗战胜利80周年之际,关山月美术馆以33件馆藏珍品构建起一座“视觉史诗”的精神长城,不仅是对侵略者暴行的无声控诉,更是对民族精魂的视觉冶炼。策展团队指出:“关山月将个人体验升华为民族集体记忆,其笔下的难民、红棉、江山,共同熔铸成一部视觉化的精神史诗。”

八十余载时光流转,关山月先生笔下的烽火战场早已化作锦绣家园,但民族精神的血脉从未断流。那些从战火中锤炼出的坚贞、勇毅、博爱与自强,至今仍奔涌在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此刻,当观众驻足于《江南塞北天边雁》的万里江山,仰望《风雨千秋泰岳松》的凌云铁骨,看到的不仅是艺术家的毕生追求,更是一个古老民族在血火重生后开创的辉煌气象!

展览呼应新时代“文化自信”的要求,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以无声的艺术控诉提醒观者 “居安思危,勿忘国耻” ,将苦难记忆转化为守护和平的精神长城。陈俊宇表示,这些作品共同印证了“笔墨当随时代”的艺术箴言,更生动展现了民族危亡之际“以笔为枪”的英勇抗争与和平年代“江山多娇”的永恒礼赞。

深耕研究,打造艺术传承标杆

作为以关山月命名的城市美术馆,关山月美术馆以关山月艺术及20世纪中国美术为主要研究方向,形成系统的学术体系。作为“关山月与20世纪中后期美术研究”系列项目之一,本次展览是关山月美术馆继“塞外驼铃”“画道革新”等系列学术展览后的又一力作,同时也是关山月美术馆第12次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项目。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抗... 抗战时期,关于日本人个子矮小的传言一直存在,甚至有人质疑日本人是否真的只有1米5。然而,这个观点源于...
原创 盘... 历史上李世民有二十一个女儿,今天咱们聊一聊她们都嫁给了谁?有什么事迹?为您逐一介绍! 长女襄城公主,...
原创 世... 自新航路开辟后,世界上许多神秘的地区或国家映入人们眼帘。就非洲大陆而言,成千上万的非洲黑奴被贩卖到各...
原创 张... 1951年,有关部门在整理北洋政府警察部门的档案时,发现了一则档案资料, 这则档案有张国焘亲笔写的自...
原创 回... 很多人不知道,在中世纪的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当代的北欧三国,也就是瑞典挪威和芬兰其实基本是一家,甚至...
有四位名将,任志愿军第九兵团的... 都知道,志愿军第九兵团在司令员宋时轮将军的率领下,成为第二批入朝参战的部队。这支兵团下辖的第20军,...
原创 曾... 人们都说“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这句话看似有些幽默却也道出了我们的现实。在我们现代...
原创 李... “英毅骁健,有大将才”,这段出自《明史》对辽东总兵李成梁的评价,多多少少从侧面反映了此人的能耐。当初...
美西方揭开了日本最疼的伤疤!本...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更能方便随时...
原创 朱... 朱棣的民族关系思想,是在吸取前代经验教训基础上,在几十年的执政和处理民族关系实践中,逐渐形成和丰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