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道,志愿军第九兵团在司令员宋时轮将军的率领下,成为第二批入朝参战的部队。这支兵团下辖的第20军,第27军,第26军都是原第三野战军的王牌劲旅。这样一来,也使得志愿军第九兵团成为仅次于志愿军第13兵团的王牌部队。
在朝鲜战场上,志愿军第九兵团在长津湖战役中,与当时武器装备世界一流,战功显赫的美军第10军,于1950年11月27日至12月24日在朝鲜长津湖地区,展开了一番军事较量。
虽然,在这场战役中,敌人不管是装备还是后援,都要优于志愿军第九兵团。但是,在这场双方实力差距很大的长津湖战役中,志愿军第九兵团克服恶劣的天气,以顽强的战斗意志,击退敌军,创造了朝鲜战场上,全歼美帝一个整团的纪录,收复了三八线以北的东部广大地区,一举扭转了战场态势。此战,也被誉为是朝鲜战争的转折点。
当然了,在这场战役中,志愿军第九兵团的损失也是非常大的,冻伤3万余人,冻死4000余人,导致第九兵团减员4万余人。经此一战,志愿军第九兵团元气大伤,撤往后方经历了长时间的休整,为此错过了抗美援朝第三次战役。
就在长津湖战役结束后,指挥这场战役的宋时轮将军回国。
这样一来,原志愿军第九兵团副司令员陶勇将军,暂时代理志愿军第九兵团司令员一职。
陶勇与宋时轮都是来自解放战争时期的华东野战军。在部队还没有改编之前,陶勇是第四纵队的司令员,宋时轮是第十纵队的司令员。
如果论作战能力,以及对华东战局的影响,陶勇将军领导的第四纵队肯定要略胜一筹。这支纵队攻守兼备,是野战军司令员陈老总十分仰仗的尖刀纵队之一。
宋时轮的第十纵队在华东战场上,大多数时间都是担任阻击任务,是属于一支擅长打阻击战的王牌部队。
1958年二月,王建安将军率领第23军第24军入朝参战,同时任职志愿军第九兵团司令员。
其实,王建安将军也是来自华东野战军,曾任职第八纵队司令员(这支部队,后来改编成第26军,军长是张仁初),第七兵团司令员。
可能王建安将军的知名度比不了宋时轮与陶勇,但他也是一位能力很强的开国名将,曾在解放战场上与许世友并称山东双雄。在名将辈出的华东野战军,王建安在1949年能够当选第七兵团司令,肯定有过人之处。
在朝鲜战场上,王建安结合战场上的形势,总结出以游击战争配合正规战争,集小胜多胜为大胜,指挥部队在战斗中,消灭了大批敌军有生力量,为加快抗美援朝战争的停战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1953年四月,王必成入朝参战,任职志愿军第九兵团代理司令员,司令员等职。这位与宋时轮,陶勇,还有王建安都是来自解放战争时期的第三野战军。其中的王必成与陶勇将军是三野的猛将,与叶飞并称三只铁拳。
由此可见,王必成也是一位实力很强的名将,在他任职司令员期间,参与了1953年春反登陆作战,夏季战役,还有最为重要的金城战役。
志愿军第九兵团的四位司令员,都为抗美援朝战争的结束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与此同时,四位将军都是我军战争史上的名将,虎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