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显艺术与科技融合之美,“AI绘画的共生探索”作品展再访郑州
创始人
2025-07-08 18:31:41
0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冰珂 实习生 付燕妮

继今年2月在郑州博物馆展出之后,“AI绘画的共生探索”作品展再次来到郑州。

7月8日,这场探索人工智能与艺术创作共生共荣的先锋展——“AI绘画的共生探索”主题展在郑州科技馆(常西湖馆)启幕,精心规划四大展区,汇聚了42组(52幅)极具代表性的AI绘画作品。

据介绍,展览特别设置“美学理论”与“阳坡村”两大主题板块:前者深入探讨AI艺术的美学根基与理论前沿;后者聚焦本土文化,以“阳坡村”为典型,生动呈现AI技术如何赋能黄河文明元素的当代表达与创新传播。

《裂境奇观》基于“反物理美学”理论创作,打破自然与科技的边界,创造出超现实的视界;《羽径幽行》以羽毛状路径为核心,通过虚幻场景表达对未知的向往,展现AI对人类情感与想象力的深刻捕捉;《红尘水滴》则通过AI生成超150个细节图像,展现水滴内部对都市景观的微观反射……

以算法为笔,数据为墨,观众领略算法背后的艺术温度,感受科技与人文的深度对话。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双聘教授沈阳是国内新媒体研究领域的顶尖学者,其团队是本次展览的重要学术支持力量。现场,沈阳教授与观众互动,共同探讨AI时代的文艺创作。

“运用AIGC技术以独特视角描绘阳坡村的发展变迁,每一幅画作既承载着历史与文化,也展现了科技与艺术融合下乡村蓬勃的生命力。”沈阳教授谈及作品集“阳坡村”时说,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正以创新方式融入艺术创作,赋予传统题材全新的表达形式。

《塬川夕阳》中沟壑纵横的地表,《绿韵金波》中碧波叠翠的梯田,《蔬果盛景映阳坡》里超现实的农耕场景……展览启幕现场,“黄河AI艺术实验室郑州科技馆实践基地”正式揭牌,标志着郑州市在推动AI技术与黄河文化深度融合方面迈出重要一步。

“此次活动不仅是前沿AI艺术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一次面向公众、特别是青少年的生动科普实践。”郑州科技馆馆长樊学峰说,我们通过创新展览形式和内容,激发公众对AI的兴趣与理解,培养跨界融合的创新思维,推动科普教育迈向数字化、智能化新阶段。

据了解,“AI绘画的共生探索”主题展将持续展出至2025年10月7日,欢迎广大市民、艺术爱好者、科技工作者及青少年朋友前往观展,共同领略这场科技、文化交织共生的未来图景。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文明交流互鉴 探索人类起源 □本报记者张体义 7月24日,由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河南省文物局、中国考古学会旧石器专业委员会指导,...
原创 夫... 在扬州有一座非常有名的大王庙,供奉的是春秋时期吴王夫差,汉吴王刘濞配享。吴王夫差,不信忠良任伯嚭,最...
原创 每... 每个朝代都修运河,怎么就杨广修大运河被喷?破坏性最大 隋炀帝修京杭大运河?也不怕忽必烈晚上来找你,赶...
原创 斯... 朱可夫,作为苏德战争中的杰出战略家之一,功绩卓越,为苏联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他在北欧领导苏军成功扭...
原创 手... 在七十多年前,当国共两党通过通力合作赶跑了日本侵略者,迎来了久违的胜利与和平的时候,全中国人民都期盼...
原创 明... 【前言】 大明王朝可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一大亮点,它留下的故事简直太多了!就像开国皇帝朱元璋,他原本...
原创 开... 说起将军,首先第一时间就想到的是彭德怀司令员,彭德怀司令员出生在湖南省湘潭县,幼年时曾读过书,由于家...
原创 1...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全军走向正规化、现代化发展,经毛主席和中央军委批准,决定举行全军大授衔。 全军高级...
原创 赵... 上两周周末我们发了两篇关于三国蜀汉赵云和马超的小文章,里面都把他们标签为蜀汉“五虎上将”之一。有读者...
原创 被... 和世界上其他国家一样,韩国军队对于部队数字番号背后的历史荣誉和传承看得非常重,一支韩军部队如果发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