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上午,“暑期绿通季・艺术疗愈展”在武汉亚心总医院启幕。三年前,武汉亚心总医院将这种跨界从纸面搬进现实,让医学与艺术碰撞出火花;三年后,探索迈向更深维度。以多维艺术为钥,重塑医学人文生态,解锁生命疗愈的无限可能。
活动现场。图/受访者提供
【1】3年深耕:让医院成为有温度的疗愈场
2023年7月,武汉亚心总医院与武汉设计工程学院首度携手,率先将医学与艺术的跨界探索从概念落地为实景,让医院空间生长出人文交融的新芽;2024年7月,以艺术为桥,将抽象的医学知识转化为可触可感的科普表达,让患者对疾病的无形恐惧,在艺术作品的具象呈现中渐渐消解;2025年7月,展览以“多维艺术干预,重塑医学人文生态”为核心实现全面升级,它不再仅是一场静态展览,更成为医院践行“健康为民、体验提升”理念的鲜活注脚。
“医学与艺术的跨界碰撞已走过三载春秋,我们不仅希望以艺术为桥,为患者的心灵注入慰藉与希望,更期盼借此唤起全社会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共同关注。”武汉经开区卫健局副局长何成龙在开幕式上恳切表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核心,正在于让医疗突破技术的边界,真正抵达人的情感深处,回应那些藏在病痛背后的心灵需求。
武汉亚心总医院始终围绕为患者构筑起充满温度的就医服务圈为目标,由衷期待,无论是孩子、家长,还是暑假期间的老师们与教务工作者,都能走进这样一个特别的场所:这里没有医疗空间的冰冷感,取而代之的是艺术的蓬勃力量,是能静静抚平心绪的疗愈能量,让每一个走进来的人,都能感受到一份卸下疲惫的松弛与暖意。
【2】3大板块:让冰冷诊室漾起暖意让器官化身“手办”
当被问及艺术如何融入医疗里时,亚总品牌宣传部负责人、本次活动策展人徐伟平表示,今年的展览以 “乐活艺角”“活力导引 ”“知心伙伴”三大板块为骨架,让晦涩的医学知识在艺术的转译中变得亲切可感;让冰冷的医疗场景,在人文的浸润下生长出温暖的肌理。
乐活艺角-公共艺术区间,医院玻璃中庭的上空,悬浮着长达10米的巨型云朵装置——流动的光影在云间游弋,柔和的轮廓舒展如呼吸,悄然消解着医疗环境的紧绷感。我们始终期盼,无论窗外是晴空万里还是阴雨绵绵,每一位走进亚总的患友,都能被这片“云”温柔托住,心头常留一份明媚。
从公共艺术的沉浸式体验,到“活力导引”板块中“五官、五脏、五体”的趣味拆解:将身体器官细致划分成不同部位,设计出亲子共融的互动环节。孩子们可以和家长一起动手探索,在玩闹间轻松读懂器官的独特形态,让原本抽象的身体构造,变成触手可及的知识拼图。
暑期绿通季・艺术疗愈展。图/受访者提供
“知心伙伴”板块,更让科技与医疗科普来了场奇妙碰撞。借助3D打印技术,那些心脏器官,摇身一变成为可爱手办——没有了冰冷的解剖图,也褪去了想象中的“血淋淋”,取而代之的是能捧在手心的生动模型。当手办文化遇上医疗科普,连孩子们都忍不住凑近打量:原来我们的身体里,藏着这么多“可爱的小零件”。
“来亚总这里能看病,更能‘养心’!”经开区奥林社区党委书记熊佳静对此深有感触。作为亚总的“邻居”,奥林社区居民是这一温暖医疗生态圈最直接的受益者。
孩子们在医院笑着完成检查,老人们在轻松氛围里边候诊边 “走走逛逛”,医院俨然成了社区的 “健康会客厅”;“暑期绿通”为平时忙碌的孩子、家长和老师们提供了快速检查的便利,社区志愿者加入“艺术陪伴团”,更让居民从受益者变身为共建者——这种互助模式,正是大家追求的“邻里健康共同体”!
因此,社区未来将与亚总深化联动:组织慢性病居民参与医院“公益诊疗”,让艺术疗愈的触角从医院延伸到千家万户的客厅与阳台!
【3】医艺共生:让人文关怀落地生根
“生病本是孤独的旅程,但走进这场展览就会发现,许多人与你共享着相似的喜好与审美——这份陪伴,或许就是最好的良药。”亚总特别指导顾问许志玮深有感触地说。在他看来,展览的意义不止于安慰患者,更珍贵的是让医患家属因共同目标相聚,在观展中自然互动交心。长期照护难免滋生疲惫与隔阂,而倾听与理解,正是家属间最难得的默契。
将暑期绿通季与展览结合,正是为了打破孩子们对医院的刻板印象。在他们眼中,医院常是冰冷的,总与打针绑定。我们想让孩子知道:医院不只是治病的地方,更是促进健康的港湾。
文创市集现场。图/受访者提供
无论是暑期绿通季、艺术疗愈展,还是医院里的“文创市集”,都在努力让患者的被动等待转为主动参与。在这样的互动里,人们的身心得到疗愈,就医时的恐惧与焦虑渐渐消散。这,就是我们用心打造的温暖生态圈。“暑期绿通季・艺术疗愈展”活动将贯穿2025年7月至8月整个暑假,每周二、周四、周六的 9:30-11:30免费向广大市民开放,为大家带来持续疗愈。
九派新闻记者 李恺 通讯员 徐伟平 郭姗姗 陈琼
编辑 武菲菲
【来源:九派新闻】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