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末有抽奖赠书福利
高考出分了!你,或者你的孩子,考得怎样?
然而,在这个本该种瓜得瓜的炎炎夏日,还有一些孩子和家庭,正深陷休学的阴影中。
看着同龄人奔赴考场、得胜归来,休学孩子的家长那份心急如焚、手足无措,外人很难真正体会。
眼看孩子昼夜颠倒、情绪低落、拒绝沟通,甚至身体出现这里那里的问题……重返校园的路,似乎被重重迷雾笼罩。
别慌!今天真心想推荐给所有身处此境的家庭一本宝藏书——《从休学到复学:如何帮助孩子回归课堂》。
它不是空洞的理论,而是心理学博士王铮教授 20 年服务 10 万+家长、深耕青少年心理临床经验的结晶,是一本源自真实案例、提供实操方法的“复学指南”。
看清孩子“躺平”的真相
为什么休学?是学业压力压垮了?是人际关系受挫了?还是家庭氛围让他窒息了?
王铮博士基于大量真实心理咨询案例,带我们深入剖析孩子休学的深层原因,不是简单归咎于“懒”或“不听话”。
提供全方位的复学支持
复学绝不是“把孩子送回学校”那么简单。这本书从生理、心理、行为到家庭关系,多维度入手——
生理上:如何调整孩子昼夜颠倒的睡眠?如何应对那些压力引发的头痛、胃痛(躯体反应)?
行为上:孩子沉迷游戏、拒绝出门这些“异常行为”背后在表达什么?如何应对?
家庭关系上:至关重要!夫妻关系怎么影响孩子?亲子关系如何修复? 书里强调,和谐稳定的家庭是孩子复学最坚实的后盾。它甚至指出了“假性接纳”(嘴上说健康就好,行为却暴露焦虑)的陷阱,教家长如何用“不评判的倾听”重建信任。
手把手教你实用工具: 光讲道理没用,关键是怎么做!王铮教授提供了心理咨询中验证有效的关键工具,比如:
空椅技术:帮助孩子与自己的情绪或想法对话,促进内在和解。
感觉激活:针对那些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的“无感型”孩子,唤醒他们的感知。
认知重塑:打破消极、固化的不合理信念。
家庭关系重塑:修复断裂的亲子联结。
社会支持网络搭建:教会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寻找同伴支持、与老师有效沟通。
更重要的是,本书:
聚焦实操重点:书里详细指导睡眠调整、行为管理、情绪调节、创伤疗愈、亲子沟通这些复学路上最具体、最棘手的环节。比如,如何一步步进行“校园恐惧的脱敏训练”?书中给出了清晰的路径。
真实案例,感同身受: 整本书的案例均来自真实的心理咨询。读这些故事,你会看到不同家庭的挣扎、尝试和转变,就像一面镜子,也像一位同行者,让你知道“哦,原来不只是我家这样”,“他们是这样走出来的”。
不仅如此,这本书还能帮你——
评估孩子状态: 孩子现在真的适合复学吗?需要先解决哪些核心问题?
理解孩子困境:读懂孩子行为背后的痛苦和求救信号。
掌握科学方法:不再凭感觉或道听途说,用专业验证的工具和策略去支持孩子。
修复家庭关系:营造真正温暖、支持、安全的家庭环境,这是复学的基石。
一步步陪伴回归: 从调整作息、管理情绪,到适应校园环境、重建社交,提供全流程的“复学地图”。
王铮教授在书中传递了一个核心理念:复学不是终点,而是孩子重建生命力的起点。 这本书的目的,不是教你怎么“管”孩子,而是帮你真正读懂孩子无声的求救信号,和孩子一起,找到那条回归课堂、更回归健康成长的路径。
如果你是:
正在为孩子休学而焦虑万分的家长
关心学生心理健康的老师
从事青少年工作的心理咨询师或社工
这本融合了专业深度与实战经验的《从休学到复学:如何帮助孩子回归课堂》,绝对值得放在你的书架上。它不灌鸡汤,只给干货;不讲大道理,只教真方法。
高考季的喧嚣终会过去,但每个孩子的人生旅程都值得被认真对待。当孩子暂时偏离了跑道,这本书,或许就是照亮归途的那盏灯。
编辑推荐
作者是谁
王铮
敖德萨国立大学心理学博士,以色列格式塔治疗研究院研究员(Fellow)
华人格式塔心理咨询与治疗大会中方主席
全国优生科学协会环境与优生分会常委
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社会心理服务专业委员会委员
国家疾控中心济南示范区心理咨询师总督导
山东省心理卫生协会格式塔疗法专委会主任委员
山东省艾滋病防治协会心理健康分会主任委员
长期从事心理学教育研究与临床实践工作,在国内外知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参与、主持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研究课题,出版个人专著2部
目录抢先看
第一部分复学指南:如何帮助孩子突破困境、重启希望
第一章困境与希望 / 005
校园困境 / 005
家庭迷宫 / 006
希望之光 / 007
复学之钥 / 008
第二章影响孩子精神面貌的罪魁祸首:睡眠困境 / 011
无节制的昼夜颠倒 / 012
噩梦与入睡困难 / 012
规律性的昼夜颠倒 / 013
偶发可控型昼夜颠倒 / 013
其他睡眠问题 / 014
咨询案例 / 015
总结与期望 / 019
第三章孩子心理状态的警示:躯体反应 / 021
躯体警报 / 021
应激反应 / 022
可承受的躯体反应下的复学曙光 / 023
无反应表象下的隐患 / 023
咨询案例 / 024
总结与期望 / 031
第四章孩子学习状态的决定因素:情绪状态 / 033
情绪的本质 / 033
情绪调节 / 034
咨询案例 / 035
总结与期望 / 046
第五章穿越认知迷雾的方法:打破信念枷锁 / 047
信念枷锁 / 047
无为而治的智慧引导 / 048
咨询案例 / 049
总结与期望 / 053
第六章孩子的异常行为:求救信号 / 055
异常行为是求救信号 / 055
异常行为背后是心理防御 / 056
爱与接纳 / 056
咨询案例 / 057
总结与期望 / 060
第七章孩子顺利复学的基石:和谐的家庭关系 / 061
夫妻关系的重要性 / 061
亲子关系问题及应对 / 062
如何调整家庭关系 / 065
父母的关键行动与心理支持 / 066
咨询案例 / 067
总结与期望 / 074
第八章孩子与家长的关键行动指南:为复学做准备 / 075
脱敏训练:助力孩子适应环境 / 075
孩子的心理调适与行为准备 / 076
家长的支持策略与保障措施 / 077
咨询案例 / 079
总结与期望 / 090
第九章孩子复学的内省指南:自我洞察 / 093
情绪探寻:波动中的规律认知 / 093
认知剖析:学业中的能力洞察 / 094
行为审视:校园中的举止反思 / 095
人际洞察:社交中的关系构建 / 095
总结与期望 / 096
第十章巩固复学成果的途径:社会支持网络 / 097
同伴关系的搭建与维护 / 097
同伴关系的类型与应对策略 / 098
交友的智慧 / 099
寻找朋友的实用路径与方法 / 100
教师支持网络 / 101
与班主任有效沟通的策略与方法 / 101
得到任课老师的助力 / 103
总结与期望 / 104
第二部分孩子的社会功能修复与亲子关系重建
第一章孩子的社会功能体系 / 109
社会功能体系的构成 / 110
社交功能处于核心地位 / 110
孩子社会功能受损的表现 / 111
咨询案例 / 112
总结与期望 / 114
第二章用感觉触达激活孩子 / 117
无感型孩子 / 118
有感觉但精神内耗型孩子 / 118
感觉触达 / 119
咨询案例 / 120
总结与期望 / 125
第三章社交接触与社交联结 / 127
社交接触问题的表现与原因 / 127
社交联结过程中的情绪问题 / 128
应对的方法与策略 / 129
咨询案例 / 130
总结与期望 / 136
第四章创伤及其应对模式 / 137
创伤对孩子的影响 / 137
创伤应对模式 / 138
创伤应对模式的固化与影响 / 139
创伤应对模式中的自救与防御功能 / 140
打破创伤应对模式的方法 / 140
咨询案例 / 141
总结与期望 / 144
第五章创伤疗愈的方法与实践 / 145
格式塔疗法的应用 / 145
允许孩子充分表达 / 146
家长的正确态度 / 147
软化与认知改变 / 148
补偿与感觉滞留 / 149
做出承诺与惊喜时刻 / 149
咨询案例 / 150
总结与期望 / 157
第六章修复亲子关系的策略与实践 / 159
亲子关系断裂 / 159
寻求社会联结资源 / 160
重建社会联结 / 161
真诚道歉与情感修复 / 162
抓住孩子退行的契机 / 163
回归初心与重新养育 / 164
总结与期望 / 165
第七章咨询案例及案例分析 / 167
互动福利
各位读者,小悠每周将在微信朋友圈进行抽奖送书活动,抽取四位幸运读者送出我们的重点新书。机会难得,不容错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