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德龄不是公主为何会叫公主,她与慈禧有何故事,她一生传奇而不幸
创始人
2025-07-04 20:02:19
0

晚清德龄公主近年来广为中国人熟知,其实德龄并不是真正的公主,她也没有什么皇室血统。

既然德龄根本不是公主,那为什么要称其为公主?

这里面有一个天大的误会,是英文翻译上的误解。

德龄,原名裕德龄,她的父亲裕庚为清朝外交官,母亲路易莎·皮尔森是个法国人。

德龄1886年出生于湖北武昌,她的童年是在沙市度过的。

裕庚是满清王朝少有的开明人士,他重视儿子也疼爱自己的女儿。

按照当时清朝的规定,旗人家儿女一出生,就要到宗人府入籍,朝廷就会每月出份口粮。

待到孩子长到十三四岁左右,男的要做皇宫侍卫,女的要参加宫廷选秀。

朝廷养旗人的子女,就是为了这个目的。

这个世界本来就没有什么免费的午餐。

裕庚敏锐地察觉到清朝的教育已经山河日下,他为了自己女儿的未来生活,刻意没有让两个女儿入籍,自己花钱精心地培养她们。

在当时腐败的大清八旗子弟中,裕庚的行为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

1894年甲午战败之后,沙市成了通商口岸,逐渐发展成洋人混杂的重要港口,德龄与妹妹容龄小时候时常与洋人接触。

《马关条约》签订之后,裕庚由一个专管沿江口岸城市洋务事宜的四品小官,升任为大清公使出使日本和巴黎。

德龄9岁时与妹妹容龄跟随父亲先后在东京和巴黎居住,多年国外的生活经历,让她们精通多国语言,了解各国的国情,开阔了她们的视野,提升了她们的学识。

德龄虽然是满清贵族的女孩,但她喜爱社交和跳舞,热爱西方国家的文化与艺术。

1902年冬,裕庚任满回到了中国,他的儿女们也回国了。

这一年,德龄17岁,容龄14岁。

因为德龄与容龄通晓外国的文化与西方的各种礼仪,所以她们姐妹俩被慈禧招入宫内,成为了紫禁城八大女官之一。

慈禧召德龄俩姐妹入宫,名义上是为西方来使夫人充当翻译工作,其实更多的时候是为了自己解闷。

裕庚不敢违抗慈禧皇太后的懿旨,他希望大女儿德龄能多说些国外的制度,让沉闷的大清帝国走上改革开放的步伐。

涉世未深的德龄与容龄怀着好奇与紧张走进了变幻莫测的紫禁城,做了慈禧老佛爷身边的御前女官。

德龄与容龄都受过良好的西方教育,她们与众不同的气质让慈禧大为欣赏。

由于容龄年纪还小,慈禧让她随便玩耍,德龄则成了老太后的陪伴人,开心果。

德龄为人精明谨慎,她了解慈禧是一个唯我独尊的女人,凡事只有顺着她的意才可以长保恩宠。

德龄的机智乖巧很快赢得了慈禧的宠爱,她将自己心爱的首饰都交给德龄保管,还时不时亲热地拉着德龄问东问西,嘘寒问暖。

作为大清国统治者的慈禧也有自己的魅力,德龄渐渐地被慈禧的风度所吸引,向她介绍了很多国外的新鲜事儿。

以前的慈禧最忌讳照相机这个东西,认为这个西洋玩物“摄取魂魄,减人寿命”,还曾经摔过珍妃的相机,并在珍妃落井溺死后,烧光了她所有的照片。

可是聪明的德龄却让慈禧喜欢上了照相,慈禧还下旨把德龄的哥哥勋龄入宫,做了自己的御用摄影师。

现在我们看到慈禧晩年大部分照片都是由勋龄负责拍摄的。

德龄看到慈禧喜欢自己,就想对她说国外的制度,但当知道慈禧因“戊戌变法”囚禁了光绪,并在西逃时处死了光绪心爱的珍妃,她不由吓得不寒而栗。

慈禧把自己的权力看得比命还重要,她是绝不会接受国外的分权制度。

德龄清楚地知道自己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她始终没有对慈禧说过西方的制度。

在囚禁中的光绪很喜欢听德龄讲国外的制度,还让她教自己英文,梦想有朝一日能够留学西洋。

可惜光绪在慈禧严密的监管下,连人身自由都没有,哪里能够出国留洋呢!

德龄在心中是同情光绪的,但也只能同情而己,她什么都帮不了光绪,什么都不可以做,说到底德龄也是慈禧身边的奴才。

旧制度在慈禧心里牢不可破,凡是祖宗订下的规矩都不能修改,比如在吃饭的时候,只有慈禧可以坐着吃,而其他的女官,包括皇后都只能站着吃饭。

从小到大都没有吃过苦的德龄经常整日站着,到了晚上脚肿得像个大馒头,疼痛难忍。

纵然是疼痛难忍也要继续忍受,而且还不能露出不满情绪,要天天笑脸相迎,陪伴慈禧谈天说地,不敢怠慢。

慢慢地德龄对枯燥的宫廷生活感到了厌倦,她知道接受过西方教育的自己不适应宫廷生活。

但是慈禧越来越喜欢德龄了,她破例封德龄与容龄为郡主,还要为德龄订一门亲事。

1905年,慈禧想把德龄许配给荣禄之子巴龙,德龄知道后内心十分的抗拒,她不愿意做陌生人的妻子。

德龄在慈禧高兴的时候,跪求老太后收回成名,自己宁愿一辈子侍侯她老人家。

慈禧见顺从的德龄竟敢公然反抗她,立即翻脸,大声辱骂她忘恩负义,并警告德龄不要试图违抗自己。

惊恐万状的德龄开始想要离开紫禁城,可是一直找不到机会溜走。

后来,在光绪皇帝的帮助下,德龄以“去天津置办洋货”为由,暂时躲到了天津。

慈禧十分想念德龄,不久便召回了她。

虽然慈禧表面上不再提起那门亲事,但机智的德龄知道慈禧一旦决定,就不会死心,自己一定要想办法离开这儿。

恰好在这个时候,裕庚病情加重,召女儿回家照料,德龄以此为契机,回到上海照料父亲,成功躲过了婚约。

不久之后,裕庚不治身亡,德龄以“守孝”为由,婉拒一直召她回宫的慈禧。

1907年,德龄认识了驻沪的美国副使撤迪厄斯·怀特,他们志趣相投,开始恋爱,并结为夫妻。

至此,德龄正式结束了御前女官的生涯,她在慈禧身边呆了两年左右的时间。

后来,德龄与丈夫怀特一起去了美国,在那儿她生下了自己唯一的儿子。

1908年慈禧去世后,德龄“应亲友的要求和催促”,出版英文传记《清宫二年记》。

德龄在《清宫二年记》中记录了她在宫中两年的生活,很大程度上还原了慈禧与贵族们的生活方方面面。

《清宫二年记》在西方社会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在此之后,德龄又相继出版了《清末政局回忆录》《御苑兰馨记》等著作。

德龄的作品让西方人了解到中国晚清风貌,也让德龄声名远扬。

当然由于自身的看法的不同,德龄将慈禧的无知与奢侈描述成老年人的思维方式,在很大程度上美化了慈禧的过失。

德龄只是大清朝的一个郡主,但是英文中没有郡主一词,所以只能翻译成德龄公主。

德龄从来没有称自己是公主,只是中国人都误会了她。

1930年,德龄接受了美国福克斯影音新闻的采访。

在拍摄当天,德龄穿上了慈禧赐赠的旗服和珠宝,她煞费苦心地以中国公主的身份出镜。

在镜头前,德龄极力呼吁和平,由于她特殊的身份,和在西方难得一见的异域华服,视频一经发布,瞬间成为了西方各界人士议论的焦点。

西方国家的人们都在讨论着她的奇丽风情,讨论着受难中的中国人民。

身在异国的德龄从未忘记自己的祖国,她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为国家呐喊,为中国争取海外民心。

在1927年,德龄的独生子萨都斯不幸因病早夭,丈夫怀特见儿子死了,立刻移情别恋,这对夫妻开始了分居生活。

在悲痛中的德龄依然心系祖国,虽然这个时候大清国已经灭亡了,但德龄仍然爱自己的国家。

丈夫出轨分居后,德龄回到中国长住了一段时间,继续坚持她的写作生涯,以此化解自己心中巨大的悲痛。

中国的抗战期间,宋庆龄在香港发起组织保卫中国同盟,她发动海外华人与华侨同仇敌忾,共御外侮。

宋庆龄在保卫中国同盟上发起了“中国之夜”和“一碗饭”运动。

热爱祖国的德龄曾经追随宋庆龄左右,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抗日军民筹集经费和物资做出了贡献。

1944年11月22日,在美国加利福利亚州伯克利的卡尔顿酒店前,发生了一起惨烈的车祸。

在这场车祸中,一位亚裔女子被一辆疾驰而来的货车撞倒,当场不治身亡,鲜血斑驳的现场,书本和纸张散落了一地。

这个被撞倒身亡的女人就是德龄,她最终还是孤独地客死异乡。

德龄离开了封建落后的大清国,但命运之神并没有眷顾她,她依然逃不过悲剧的人生。

世事无常,沧桑巨变,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这难道就是所谓的“宿命”论吗?

呜呼悲哉!

作者简介一一婉儿(婉):一个喜欢读书,痴迷历史的女子,爱写文章的小女子。什么是好文章,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写文章就是写自己想说的话,想写的事。这就是我,一个尘世中的俗人,何愁深谷空,幽兰自飘香。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夏... 《史记夏本纪》:夏禹,名曰文命。禹之父曰鲧,鲧之父曰帝颛顼,颛顼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黄帝。禹者,黄...
原创 从... 五百多年以前,在美洲大陆的北部,有一片广袤的土地,曾经是印第安人安居乐业的家园。 他们在这里生活、繁...
原创 夏... 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我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着几千年的人类...
原创 萨... 萨摩岛津对关心日本历史的读者来说并不陌生,这个家族对日本影响深远,今天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萨摩岛津...
原创 英... 英国在占领印度后,并没有停止对周边国家的入侵,阿富汗就是其中之一。 就在英国北进的时候,遭遇到了南下...
原创 希... 希特勒为什么要发动世界大战,他真的觉得德国能征服全世界吗? 当时的希特勒能不能征服世界这个问题我们...
原创 1... 在中国的工业史上,上海宝钢无疑占据了一席之地,其背后深藏着无数英雄的故事。其中陈锦华的贡献尤为突出。...
原创 这... 中华民族是一个极其重视孝道的民族,父母在不远游,古代路途遥远,交通不便,出一趟远门来来回回可能就要几...
原创 一... 这才是真正的春秋之吴楚争雄篇(1) 主笔:闲乐生 公元前6世纪末,整个地球一片祥和,几个强大的古文明...
原创 儿... 自从重新确立了李显的太子地位,武则天就一直有一个担忧,万一自己死后,儿子和侄子们不能和谐相处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