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刘镇东 通讯员 朱川湘
一支画笔,两个追梦人,同一个“清美”梦。逆流、破茧、冲刺……这些共同的足迹,最终将她们带到了梦想的门前。在今年的高考中,来自长沙麓山国际实验学校G2220班的谷秋语和G2205班的邹雨恬,文化和专业双过线,她们的第一志愿毫不犹豫填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她们已立下约定:九月,清华见,一起去写生!
热爱不设限
从美术小白到清华追光者
谷秋语第一次进入画室,是在一个阳光温柔的午后。她拿起画笔,小心翼翼地勾勒着一条游动的鱼。“这是一条锦鲤,传说它能逆流而上,跃过龙门。”父亲的话语如同金色的种子,悄然种进了她的心田,那是她对艺术最初的、懵懂的好奇。中考后,一篇学长考入清华美院的文章,让母亲眼中满含的期望,点燃了谷秋语心中那颗沉睡已久的种子——“清美”的梦想开始生根发芽。
邹雨恬在高一下学期之前,还是一个从未接受过专业训练的美术小白。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加入了学校的美术小组,从此推开了艺术殿堂的大门。“当时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没想到在这里找到了真正的方向。”邹雨恬感慨道。高一暑假,老师鼓励她将爱好与未来结合,这份认可让她第一次认真思考起艺术这条路。
从最初的懵懂到逐渐坚定,她们就像两颗被热爱驱动的小行星,在各自的生命轨道上,朝着那名为“清华美院”的星辰,悄然加速。
逆流而上
三个月实现“绝地反击”
高二下学期结束,谷秋语和众多美术生一样,迎来了为期半年的封闭集训。12月美术联考,成绩带来的短暂欣喜,很快被文化联考400分的现实击碎。那分数像一盆冷水,从头浇到脚,将她心中刚刚燃起的、对未来的憧憬浇得透心凉。“是专注补足文化课短板,还是奋力一搏参加清华美院校考?”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她陷入两难。关键时刻,老师的鼓励让她坚定了信心,毅然奔赴北京。
然而,此前的犹豫,使得她比其他考生少了近两个月的准备时间。为了追赶进度,那段日子里,她几乎废寝忘食,日夜苦练。功夫不负有心人,她在清华美院校考中脱颖而出。
“清华校考的最后一道难关,是在三个月内将文化课成绩提升至一本线上30分。”对于第一次考试仅得490多分的邹雨恬来说,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她知道,这意味着她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补上别人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的努力。
“那段时间,老师们几乎24小时在线答疑,连课间十分钟都被我‘霸占’了。”邹雨恬说,“正是这份‘不抛弃、不放弃’的陪伴,让我有了逆袭的底气。”最终,她以高分实现了从“不可能”到“可能”的跨越。
奋勇追梦
每个不放弃的瞬间铺就梦想阶梯
追逐梦想的道路,往往布满荆棘。但是这些看似狼狈的匍匐,最终都化作她们腾空跃起的力量。真正的强者,是把挫折变成垫脚石的人。
清晨6点35分,天光未亮,教室中已有谷秋语背诵单词的身影;为了节省时间,三餐匆匆解决后,她便立刻回到座位刷题;课间十分钟,老师们的办公室成了她“打卡”最勤的地方。邹雨恬每晚苦读到凌晨2点,清晨又早早来到教室,迅速投入专注的学习中。困乏时,她只是简单趴在桌上小憩片刻,便又继续奋战。
那些被翻烂的错题本、写完的笔芯、困到趴在桌上小憩的课间,都是对“坚持”最锋利的诠释。如今,谷秋语和邹雨恬即将踏入清华美院的大门,那里将是她们新的起点。未来的路还长,但她们已然懂得,那跃过龙门的,不仅是锦鲤,更是每一个不放弃、不妥协、勇敢逆流而上的追梦人。
作者:刘镇东
责编:洪晓懿
一审:洪晓懿
二审:蒋俊
三审:谭登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