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顶级数学家张益唐回国 全职加盟中山大学
创始人
2025-06-28 22:31:37
0

南方都市报消息,6月27日,记者从中山大学了解到,世界顶级数学家张益唐已回国,全职加盟中山大学,将在大湾区定居和工作。

当天下午,中山大学举行聘任仪式,中山大学党委书记和校长为张益唐颁发聘书、佩戴校徽。

据介绍,张益唐此次已举家搬迁回国,受聘于中山大学香港高等研究院。

张益唐是世界顶级数学家,证明了存在无穷多对间隙小于7000万的相邻素数对,在数学史上第一次实质性推进解决著名数论难题“孪生素数猜想”,并在与黎曼猜想有关的朗道-西格尔零点猜想上取得重要进展。

成立于2024年的中山大学香港高等研究院是内地高校在香港的首个综合性研究机构,应用数学是其重点发展领域之一。

新闻多一点>>

加盟中大的数学家张益唐:半生蛰伏经历传奇,喜欢研究大问题

6月27日下午,南都记者从中山大学获悉,世界顶级数学家张益唐已全职加盟中大,受聘于中山大学香港高等研究院,将在大湾区定居和工作。南都此前报道,身为世界解析数论领域的领军者,张益唐实质性推进了数论中最著名的命题之一“孪生素数猜想”,其“半生蛰伏”的特殊经历也让他被外界赋予传奇光环。

南都此前报道。

张益唐1978年考入北京大学数学系,1982-1985年师从著名数学家、北京大学教授潘承彪,攻读硕士学位。1992年毕业于普渡大学,获博士学位。他证明了存在无穷多对间隙小于7000万的相邻素数对,在数学史上第一次实质性推进解决著名数论难题“孪生素数猜想”,并在与黎曼猜想有关的朗道-西格尔零点猜想上取得重要进展。

张益唐的主要研究方向是解析数论,属于纯粹数学,与生活中更常见的应用数学相对。用北大数学科学学院院长陈大岳的话说,他所感兴趣的领域,“留下来的问题都是硬骨头”。而张益唐在研究上最鲜明的性格,恰恰就是“抓大放小”。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元评价他,“始终关注着大问题的进展,时刻想着攻克大难题”,哪怕一些小成果的面世,能迅速为他换来现实利益,他都不屑一顾。

继上一个“大问题”——“孪生素数猜想”之后,2022年,张益唐又对外透露了他关于“朗道-西格尔零点猜想”的研究进展,这同样属于数论领域的瓶颈问题,并与数学史上著名的“黎曼猜想”紧密相扣。南都曾以“张益唐和他的学术新突破”专题跟踪记录。山东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刘建亚曾通过南都表示:“Landau-Siegel零点问题,具有基本的重要性。张益唐的这个新成果一旦通过验证,将改写解析数论的教科书。”

半生“蛰伏”,一朝扬名,张益唐与众不同的经历为他赋予了更多传奇色彩,也让他成为无数中国学子的“偶像”。近十年间,张益唐多次回国,应邀进行公开演讲和授课。2023年12月,北大数学学科创建110周年庆活动期间,他还曾回到母校访问,期间与中国科学院院士田刚、90后学者韦东奕等人交流。

中山大学香港高等研究院2024年10月14日在香港科学园揭牌,是内地高校在香港的首个综合性研究机构。据介绍,该机构集教学、科研、科技成果转化为一体,重点发展生物医学、应用数学和人文社科交叉三大领域。2025年6月27日下午的聘任仪式上,中山大学校长高松为张益唐颁发了聘书,党委书记朱孔军为其佩戴校徽。校方称,中大将与张益唐一同攻坚基础数学前沿,为推动世界数学学科发展贡献中大力量。

原标题:世界顶级数学家张益唐回国 全职加盟中山大学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为... 唐初,为巩固统治,保证统一战争之后地方的安定,唐初两代统治者在位时,出现官爵封赏过甚、官员队伍过于庞...
原创 湖... 《题龙门寺》有言:更与龙华会,炉烟满夕风。 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当中,龙一直都是一个非常神秘的图腾,一...
原创 北... 引言东昏觑得玉奴羞,对酒情怀疑是梦。忆花天气黯如秋,唤春云梦泽南州——《浣溪沙》 古代的人才选拔机制...
原创 为... 在晋国公卿中,赵氏始终扮演了一个极为重要的角色,说是最重要的角色也不为过。赵衰是辅佐晋文公称霸的五贤...
原创 他... 他是个经历过无数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在国统区秘密工作期间被捕了整整六次,但就算面对残酷的刑罚,他也始...
原创 中... 古代有许多神秘的人物,他们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首先,袁天罡是唐朝著名的方士,他以《推背图》精准预测了...
原创 晋... 晋中后期,统治集团内部各方势力为争夺皇权而相互攻伐,无暇顾及其他。在此局势下,北方胡族趁乱大举进入中...
原创 5... 前言 1949年10月,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地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原创 大... “侍卫”一词最初意指守卫和保护,随后随着皇室安全需求,产生了内部宫廷的侍卫。在清朝,大内侍卫的等级划...
全国首个人大“云上历史陈列馆”... 全国首个人大“云上历史陈列馆”改版升级 江南时报讯(记者 孙海燕) 轻触手机屏幕,就能再现195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