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同辉 美美与共”艺术特展庆祝中意建交55周年
创始人
2025-06-25 16:00:59
0

“光影同辉 美美与共”——庆祝中意建交55周年艺术特展将于当地时间6月25日在意大利林琴国家科学院开幕,来自中意两国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媒体、教育、电影、学术等各界知名人士,共同见证此次文化艺术交流盛会的启幕。

庆祝中意建交55周年艺术特展由中国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意大利文化部、意大利人类文明博物馆、意大利罗马美术学院、意大利足球协会、意大利拉齐奥大区议会共同主办,将于6月25日至7月9日在意大利林琴国家科学院向公众开放。林琴国家科学院成立于1603年,位于罗马核心区,毗邻梵蒂冈和台伯河,是欧洲历史最悠久、最具权威的文化和科学机构之一。

艺术特展汇聚100多位中国当代书画名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工艺美术大师的200余件精品佳作以及意大利人类文明博物馆多件珍贵藏品,展出包括书画、景泰蓝、竹刻、刺绣、云锦、玉雕、剪纸等中华传统技艺,以及意大利传统服饰、陶器、铜器等珍贵文物艺术品。

特展荣誉总顾问,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敦煌艺术和工艺美术设计研究专家常沙娜创作于1947年的中国画作品《八臂十一面观音》,将观音恬静慈祥的面容和优雅端庄的姿态体现得淋漓尽致。

崔如琢的作品《暗香浮动》,融合传统与现代,展现了国画的意蕴和风采。中国国家画院首聘研究员、上海美术学院教授陈家泠的作品《温馨》以精湛技艺和独特视角,呈现中国画的传统美学。

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吴悦石的画作《愿天下人都长寿》简括洗练,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精神追求。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孙晓云的书法作品《艺海明珠》笔触自然流畅,兼具传统韵味和现代气息。中国国家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刘万鸣的画作《天蓬觅诗图》既有着严谨的西式造型方法,又呈现出中国式圆融而具内涵的创作理念。

这些作品成为联结中意两国及世界人民的文化纽带,让文明在交流中焕发新生,让艺术在共鸣中照见未来。观众还将在特展中欣赏到意大利人类文明博物馆多件古老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感受意大利匠心工艺的魅力。文 北京青年报 记者肖扬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肖扬

编辑/张丽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粟...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粟裕将军文静儒雅,低调内敛,是一位诸葛亮式的“儒将”。 其实恰恰相反,粟裕似乎是天...
原创 毛... 前言 红军到达延安之后,大力发展延安根据地,积极与群众们进行沟通,我党向来重视文艺演出,认为文艺演出...
原创 马... 马未都收藏有一件宋代青悠洗,与汝窑颇为相似,具体价值不得而知 马未都有不少极品瓷器,不少都是看一眼都...
原创 五... 鲜卑人是东胡人之后。当年在北方草原,匈奴人是主力,东胡在东边常受匈奴人打击,后来东胡分裂为两部,一部...
原创 白... 东汉末年,袁绍在与公孙瓒争夺河北时,与边境的乌桓部落交好。易京之战后,公孙瓒败亡,袁绍把印信给乌桓盟...
原创 1... 前言 “我们在向外借鉴学习,但我们是在借鉴西方的长处,还是在崇洋媚外?我们真正珍视的是哪一种精神?”...
原创 刘... 在新中国的十大元帅之中,刘伯承元帅排在第四位,仅次于林帅,在红军时期刘伯承三次担任全军总参谋长,毛主...
原创 冯... 慕容鲜卑 汉末三国时期,中原征战不断。地处北方的游牧民族鲜卑,势力逐渐坐大,登上历史舞台。 到了西晋...
原创 韩... 关于秦国的崛起,人们会想到春秋五霸的秦穆公,会想到开启变法的秦孝公,会想到打得六国不敢喘气的秦昭襄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