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艺术创作寻回精神原乡 孙家正眼里李俊的文脉传承之路
创始人
2025-06-22 13:00:51
0

扬子晚报网6月22日讯 (记者 王国柱)“文化记忆是民族的根脉,艺术创作需在传统中寻回精神原乡。”这是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孙家正近日对泰州画家李俊艺术创作的评价。作为江苏省花鸟画研究会副会长,李俊以“书画同源”为创作内核,将篆隶笔法融入国画肌理,开创独树一帜的艺术范式。

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孙家正(右)在李俊画展现场。

李俊,字宽见,生于泰州艺术世家,其深悟吴昌硕“以书入画”的金石精神,与齐白石“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写意精髓。李俊创作以花鸟为基,尤擅紫藤。紫藤的藤条在他的笔下如虬龙盘曲,劲健中见韵律;花瓣似云霞栖枝,柔美里藏风骨。

在观看李俊紫藤代表作《紫气东来》作品后,孙家正评价说,李俊以《芥子园画谱》筑基,将商周青铜纹饰韵律与唐宋诗词意境熔铸笔端,使《紫气东来》中虬曲藤条如古篆盘旋、氤氲花色似宋瓷窑变,让传统祥瑞意象成为文化基因的视觉显影。这种创作既延续了“书画同源”的笔墨精神,更以“藤条为骨、花色为魂”的当代表达,实现传统美学的创造性转化。

孙家正特别强调李俊文化传承实践:“他以个人艺术馆为平台,让江淮紫藤的笔墨意象从典籍图式走入大众视野,通过展览与美育活动,使传统花鸟画成为可触摸的东方美学密码。”这种将创作与传播深度结合的探索,被视为“以丹青之笔担纲文化传承使命的典范”——既在画布上以篆隶笔意承载千年文脉,又以公共艺术实践让传统美学活在当下,“用笔墨之舟摆渡民族文化记忆”。

中宣部原副部长胡振民指出,李俊“以紫藤为媒构建传统美学与当代传播的双向通道”,其作品被多国使馆收藏、赠予潘基文等政要。2024年巴黎时尚周,李俊的紫藤与苏州丝绸完美结合的文化产品——“紫境美仪”系列被《费加罗报》誉为“流动的东方画卷”,成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生动注脚。

文化部原副部长潘震宙则认为李俊,他“熔篆籀金石气与现代构成意识于一炉”,在“书画同源”理念中开辟了花鸟画的当代路径,让江淮藤蔓终成卢浮宫中“美美与共”的文化符号。

校对 潘政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湖南汨罗一少年在游泳馆内触电身... 近日,有市民反映,湖南岳阳汨罗市一游泳馆内疑似发生因漏电致人死亡的事故。7月12日下午,澎湃新闻从汨...
原创 近... 在当今国际经济和贸易的复杂环境中,各国间的博弈愈发尖锐,尤其是在矿产资源领域。中国与美国之间的博弈,...
原创 鲁... 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中有四套藏书,成为了图书馆的“镇馆之宝”,而其中有一套却是当年鲁迅先生费尽周折所征集...
读书 | 为什么提到古巴就想到... 《自由古巴:革命、救赎与新生》 [美]艾达·费雷尔 著 林剑锋 译 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随着19世纪...
原创 解... 三大战役失利后,截至1949年9月,全国除西南一隅,其他地方全部解放。蒋介石隐身成都,坐立不安,终于...
原创 《... 《三国演义》不能当正史看!孙策不是靠他爹,而是靠实力翻盘的 文/观心通史 三国历史上,除了刘皇叔白手...
原创 蒋... 作为解放战争国共双方的领袖,蒋介石和教员同志,可谓是两个极端: 教员同志 “抓大放小” vs蒋介石 ...
原创 为... 1934年10月,由于博古和李德的错误指挥,第五次反围剿失败,面对步步紧逼的国民党大军,为了避免全军...
原创 邓... 三国兴衰多舛,风起云涌话沧桑。三国时期群英荟萃,人才百出,用现在的话来说可谓是“神仙”打架的年代,三...
原创 我... 宇宙万物星河流转,月亮的阴晴圆缺从来不曾停歇,而世间的悲欢离合也在不停上演。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总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