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雕像落户意大利,艺术与科学跨时空共鸣
创始人
2025-06-16 09:00:27
0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刘雅婷】佛罗伦萨当地时间6月12日,由国际著名雕塑家、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创作的《袁隆平》雕像在意大利自然科学院揭幕并永久收藏。作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农业与自然科学研究机构之一,成立于1753年的意大利自然科学院首次永久收藏中国当代艺术家的作品,此次雕像落成适逢中意建交55周年,不仅彰显两国在科学、人文与艺术领域的持续合作,也体现了意大利学术界与艺术界对中国当代艺术水准的高度认可,以及对中国科学家全球贡献的由衷敬意。

雕像揭幕仪式在位于佛罗伦萨市中心的意大利自然科学院举行,由该院院长马西莫·温琴齐尼主持。中国驻佛罗伦萨总领事尹琦、意大利艺术研究院雕塑院院长安东尼奥·迪·托马索、意中当代艺术协会主席邱艺,以及来自意大利多所科研机构与艺术院校的专家学者、文化界人士出席了仪式。多家中意主流媒体对活动进行了报道。

吴为山通过远程视频致辞,深情讲述了自己创作《袁隆平》雕像的初心:“袁隆平以泥土为责任,以一颗种子解决了亿万人吃饭的问题。我创作这座雕像,是为了向这位将科学播撒于大地的中国科学家致敬,也希望这尊雕像在这座有着270多年历史的科学殿堂落地生根,成为一场跨越国界、扎根大地、礼赞生命的对话。”

在吴为山看来,艺术和科学本应共通:一者追问真理,一者承载精神。袁隆平的科学探索与人道情怀,正与艺术家心中的理想世界相互映照。

作为中国当代最具国际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吴为山长期致力于以“写意雕塑”构建中国当代表达体系。他以铸铜、大理石等传统材质为载体,融合中国书法、诗学、哲学等美学思想,创造出兼具东方气韵与世界视野的艺术语言。其作品不仅在中国各大博物馆、广场广泛展示,也被法国、意大利、德国、日本、希腊等多个国家的顶级艺术机构收藏,被誉为“为时代造像者”。

意大利自然科学院院长温琴齐尼在致辞中盛赞雕塑作品的思想性与艺术高度。他表示,袁隆平作为“杂交水稻之父”,为解决全球粮食问题作出重要贡献,代表了人类科技与良知的光辉典范。吴为山精准把握了这位科学家的精神内核,让这尊雕像不仅有形,更有魂。

中国驻佛罗伦萨总领事尹琦在讲话中表示:“这尊雕像的落成,不仅是艺术与农业的融合,也代表着两国人民对科学家精神的共同敬意。今年是中意建交55周年,希望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推动中意、中欧在更多领域深化合作,照亮彼此,共赢未来。”

意大利艺术研究院雕塑院院长托马索对吴为山的人格魅力和艺术成就给予高度评价,并将他与20世纪初意大利最具代表性的具象雕塑家——马里诺·马里尼和贾科莫·曼祖相提并论。他表示,吴为山在思想性与形式语言上的探索,已进入与这两位艺术大师同样深刻的人文维度。

意大利中意当代艺术协会主席、策展人邱艺在发言中表示:“袁隆平先生将一粒稻种嵌入泥土,又将亿万人的温饱托付给星空——他以‘生存’之问抵达‘存在’之境。”他指出,《袁隆平》不仅是一件雕塑作品,更是一场中意两国在人文、科学与精神世界中的深层对话。

意大利自然科学院收藏《袁隆平》雕像,不仅是中意建交55周年的重要文化事件,也是中国艺术与科学精神在世界文明体系中的一次深度呈现。通过《袁隆平》这一作品,中意在文化、科技和人文价值层面实现了更深层次的沟通与共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此... 廖仲恺被刺杀引发一场政治地震 1925年8月20日,国民党左派领袖廖仲恺在国民党中央党部门前遭人刺杀...
原创 明... 众所周知,明朝建国初期爆发了胡惟庸案(洪武十三年)、空印案(洪武九年)、郭桓案(洪武十八年)和蓝玉案...
原创 东... 东魏《刘碑造像碑》纸本 142x138 厘米 。 东魏《刘碑造像碑》实际上应称为北齐《刘碑造像碑》,...
原创 李... 印度是一个非常神奇的国家,这么多年来,印度遭受了各种各样的外族的侵略,这些外族可以统治印度,但是根本...
原创 原... 1776年7月4日,这是世界历史上非同意义的一天,乔治·华盛顿、本杰明·富兰克林、托马斯·杰斐逊、亚...
原创 蒋... 蒋经国,蒋介石之长子,出生于1910年4月27日,为蒋介石的前妻毛福梅所生。 蒋介石病逝以后,蒋经国...
原创 兵... 我泱泱中华五千年,历史上多少英雄人物叱诧风云,诸如成吉思汗等“天之骄子”更是将华夏文明传遍世界的各个...
原创 二... #头条创作挑战赛# 公元1398年,朱元璋驾崩,年轻的建文帝登上了皇位,主宰天下。建文帝年轻气盛,...
原创 曹... 导言 刘备: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孙权:丞相受遗辅政,国富刑清,虽伊尹格于皇天,周公光于四表,...
原创 从... 文/夏瑾钰 编辑/夏瑾钰 前言 公田以家田、官田、学田、义田为其种类,其所有权有无与一般田相同的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