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更多万物永恒》:硅谷“技术乌托邦”令人担忧
创始人
2025-06-10 17:37:27
0

参考消息网6月10日报道美国《大西洋》月刊网站近日刊发题为《科技寡头的现实审查》的文章,作者是美国马萨诸塞大学洛厄尔分校哲学教授约翰·卡格。该文章介绍了新书《更多万物永恒》,认为这本书剖析硅谷精英的“技术神学”——以太空殖民、永生等乌托邦愿景掩盖现实不平等,认为他们的错误不在于梦想远大,而在于拒绝考虑梦想带来的成本和责任。全文摘编如下:

科学记者亚当·贝克尔在新书《更多万物永恒》中,深入探讨了马斯克等技术乌托邦主义者的世界观。他们的世界观以人工智能的主导地位、太空殖民、无限经济增长以及最终实现永生等承诺为基础。贝克尔的假设令人感到新颖:科技寡头们对未来最疯狂的愿景相当于一种现代世俗神学,既令人着迷,又被深深误导。作者主要担心的是,这些宏大的野心并不是无害的怪癖,而是具有现实后果的意识形态。

“一种新的技术神学”

这些人设想什么?在他们充满活力的乌托邦里,人类利用技术超越了所有的限制——尤其是年龄和知识的有限性。人工智能监管着一个富足的时代,它使劳动自动化,创造财富的效率如此之高,以至于每个人的需求都能立即得到满足。社会完全由清洁能源提供动力,而重工业已经转移到太空,把地球变成一个原始的保护区。人们在整个太阳系生活和工作。生物技术的进步几乎征服了疾病和衰老。在这个未来的中心,一个与人类价值观一致的友好人工智能将明智地引导文明,确保进步与人类和环境的繁荣紧密结合。

埃隆·马斯克和杰夫·贝索斯、开放人工智能研究中心首席执行官萨姆·奥尔特曼等人畅想科幻小说式的未来,这并不仅仅是作为一种奢侈的爱好——他们正在为此提供资金,进行宣传,而且还越来越多地试图围绕这些愿景重组社会。在贝克尔看来,富人不只是在追逐乌托邦,而是把他们对未来的愿景置于当下人们真正关心的问题之上。例如,如果你相信人类生命将在地球以外继续存活,那么阻碍地球环境研究就是有道理的。

贝克尔强调了硅谷乌托邦主义的准宗教本质。这种乌托邦主义基于两个非常基本的信念。首先,死亡是可怕和不愉快的。第二,由于科学技术,未来的人类将永远不必害怕或做任何不愉快的事情。贝克尔写道:“梦想从未改变:前往太空,长生不老。”

贝克尔展示了某些当代技术专家如何毫不隐晦地使用宗教元素。如谷歌自动驾驶汽车部门的前负责人安东尼·莱万多夫斯基成立了一个组织,将人工智能奉为神明。

曾经在教堂里宣扬和召唤的那种狂喜被重新包装,以适应世俗的时代:在灵魂升入天堂的地方,思想以数字化方式永久保存——甚至身体也能长生不灭。在贝克尔看来,他们的执着既是一种科学叙事,也是一种宗教叙事——一种新的技术神学。

科幻野心忽视现实代价

让我们仔细分析一下:为什么这是个坏主意?贝克尔指出,问题在于,许多这些有关个人层面实现超越的梦想都忽视了为实现这些梦想而付出的潜在人力成本。对于科技精英来说,这些都是获得解脱的景象。但是,贝克尔尖锐地写道:“它们不能保证我们其他人能够获得解脱,反而会让噩梦逼近。”

也许这种噩梦最极端的版本是人工超级智能的幽灵。人工智能研究员埃利泽·尤德科夫斯基预测,一个足够先进的人工智能,如果与人类价值观不一致,将“杀死我们所有人”。奥尔特曼无疑对流氓人工智能的前景感到担忧,但这些担忧并没有阻止他积极规划一个被人工智能指数级增长重塑的世界。贝克尔则没有那么乐观。从他的观点来看,保持现状是最好的。

当贝克尔审视“长期主义”哲学时,他的言辞最为犀利,这种哲学是以人工智能为中心的太空旅行热潮的基础。长期主义认为,未来的重要性——可能出现巨大数量的人类(或后人类)生命——盖过了对当前的关注。如果防止人类灭绝是最终的善,那么实际上任何目前的牺牲都可以而且应该是合理的。贝克尔展示了当今的科技精英如何利用这种推理来支持自己在短期内的主导地位,以及关于未来几代人的讨论如何掩盖当前的不公正和不平等。当亿万富豪声称他们的太空殖民地或人工智能计划可能拯救人类时,他们也在断言,只应该由他们来决定人类的发展道路。

贝克尔的观点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冷静的现实主义者在尽其所能地消除错觉,然而有人可能会问,他的论点是否偶尔走得太远。硅谷的技术乌托邦文化可能被其乐观主义所误导,但仅仅是这样吗?一个温和的反驳是,人类对超越的渴望源于对现状的不满和创造的冲动,这两者都推动了真正的进步。雄心勃勃的梦想——即使是看似古怪的梦想——在历史上也曾刺激过政治和文化转型。信仰也帮助人们乐观地面对未来。还应该承认,并非所有技术专家都像贝克尔暗示的那样心胸狭隘。

最后,这不是一本沉溺于悲观主义或愤世嫉俗的书;相反,它是对洞察世事的人文主义的呼唤。按照贝克尔的说法,科技领袖的错误不在于梦想远大,而在于拒绝考虑梦想带来的成本和责任。在他们所宣扬的那种未来,苦难、匮乏甚至死亡都可以通过设计来消除,但他们忽视了此时此地真正需要我们立即关注和同情的苦难。在一个亿万富豪太空竞赛和人工智能炒作占据头条新闻的时代,《更多万物永恒》的到来是人们急需的现实审查。(编译/卿松竹)

《更多万物永恒》一书封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1... 胡兰成在1943年年底写了篇文章,分析了中国战局并得出结论:日本帝国主义必败,汪精卫南京政府亦会覆没...
原创 两... 1965年,毛主席邀请蒋介石回大陆看看,老蒋提出了6个条件,毛主席为何全部答应?蒋介石提出的这六个条...
原创 西... 话说因为有过深入的合作历史,民国时期的西北军将领在抗日、解放战争中与我军都有过不同程度的合作和联系,...
原创 刘... 刘备死后,后主刘禅继位。这个被称为“阿斗”的无能之辈,显然没有能力治理蜀汉。而作为蜀国大权在握的诸葛...
原创 清... 有一句话叫“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是指每到国破家亡之际,贩夫走卒、舞刀弄枪等不读诗书的匹...
欧洲五国商务考察:穿越历史与艺... 一、法国:艺术与革命的摇篮 法国,一个拥有丰富历史和文化遗产的国家,从巴黎的埃菲尔铁塔到卢瓦尔河谷的...
原创 清... 大清的官员,外国人称之为“满大人”,这其实是一种调侃、嘲讽,甚至是藐视的称谓。之所以会有这个称呼,原...
原创 宋... 晁盖在历史上确有其人,只是并没有小说中写的那么举足轻重。晁盖是宋江的淮南盗三十六寇之一,排名第三十四...
看韩国当前困境,更佩服主席74... 一场盛大的阅兵式在寒冷的2023年2月9日于平壤如期而至,朝鲜再次向世人展示了其最新的军事雄风。 战...
《甄嬛传》:浣碧为什么只能从玉... 《甄嬛传》中,果郡王的剪纸小像事件后,皇帝就将浣碧赐婚给了果郡王。 为了提高浣碧的身份,甄嬛认浣碧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