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古今:来恭王府看明清家具与现代陶艺的“对话”
创始人
2025-05-24 19:34:20
0

在初夏的微风中,恭王府嘉乐堂迎来了一场跨越时空的艺术对话。近日,由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主办的“器以载道——恭王府博物馆藏明清家具与现代陶艺展”启幕。展览汇聚了29件珍贵的明清家具与18位当代艺术家创作的28件陶艺作品,以独特的策展思路,让传统与当代在古建空间中碰撞出新的美学火花。

走进恭王府嘉乐堂,仿佛踏入了一条连接古今的时光隧道。展览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陶瓷艺术委员会主任白明与恭王府博物馆共同策划,以“场域记忆”为核心概念,通过剧场化的展陈设计和精妙的灯光叙事,将明清家具与现代陶艺置于同一时空,形成独特的艺术表达。

明代的黄花梨万历柜上摆放着现代陶艺作品

策展人白明表示,“器以载道”不仅是工艺准则,更是文明传承的密码。这场展览以明清家具与当代陶艺的跨时空对话,将凝固在新古器物中与文明基因相关的信息重组,通过不同材质、工艺、功能与审美在时间与空间中的多维表达,构建了一场跨越用与观、今与古的艺术实验,让器物从博物馆库房回归“今日现场”,让当代陶艺作品借由这些古物进入另一个时空。

清代的榉木罗汉床与悬吊的现代陶艺作品

展览根据嘉乐堂的建筑格局,划分为“以素为绚”“以繁入简”“寄此山林”三大主题单元,每一处空间都经过精心设计,使家具与陶艺在互动中呈现出不同的艺术张力。

明代的黄花梨理石面书桌上摆放着现代陶艺作品

明代黄花梨攒靠背禅椅(右)和现代陶艺作品《鱼篮观音》(左)

正殿“以素为绚”陈列多件明代家具,简约内敛线条流畅的黄花梨官帽椅、翘头案、亮格柜等与多种风格尺度的当代陶艺作品“零距离”亲密互动,形成一个个相互关联又和而不同的“微展览”。

西配殿“以繁入简”,将清代家具的繁复雍容沉郁厚重与青花、釉里红、德化白瓷、质朴粗陶等对比设置,清雅的茶器倩影在双重镜面的反射下映上墙壁。

东配殿“寄此山林”,侧重表现园居生活,成对的玫瑰椅与平头、翘头案,在现代陶器与屏风瓷板画之间遥相呼应,让人联想到恭王府萃锦园的叠石花径、湖色天光。

明代黄花梨玫瑰椅(右)和现代陶艺作品《屏风·引山水入园林》(左)

传统与当代碰撞出新的美学火花

恭王府作为清代王府建筑的典范,其恢弘的建筑与精雅的内檐装修,本身就是传统审美的重要载体。展厅内,无论是明式家具的简约隽永,还是清代工艺的繁复精致,抑或当代陶艺的创新表达,都在恭王府的古建空间中找到了完美的契合点。

展览将持续至7月6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原... 上海有一位民俗学家仲富兰先生他曾经讲到上海坊间流传的一个故事,说的是1956年的时候,毛泽东主席到上...
原创 如... 在官方的评价中,张学良在“西安事变”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使得蒋介石最终放弃了攘外必先安内的策略,实...
原创 康... 康熙没能上榜?盘点历史上堪称千古一帝的四位皇帝,个个雄才大略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帝王更迭如同星...
原创 重... 侯景之乱 萧衍晚年笃信佛教,不惜动用大量人力物力建造规模宏大的佛教寺院同泰寺。他还三次舍身出家,每次...
“中华文明溯源”展览在香港故宫... 新民晚报讯(记者 姜燕)2024年9月25日,由国家文物局直属的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与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
原创 四...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北宋王安石的作品《伤仲永》,大家早已...
原创 戴... 你绝对想不到,军统教父戴笠,这个被美国媒体,誉为亚洲最神秘的人物,执掌国民党军统多年,却一直是 副局...
原创 清... 在 晚清 那个时代, 官员贪腐 成了一个让人头疼的大问题。虽说 从制度层面很难彻底根绝,但有些钱,那...
原创 黑... 近几个月来,美国爆发出了一场黑人抗议种族歧视的事件,该事件的起因是一个美国白人警察用膝盖压死了一名黑...
原创 他... 本文由《天择杂谈》原创,欢迎关注。《天择杂谈》由原国防大学教员、军史专家天择创办,带你进入精彩的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