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艺术?快去重庆大礼堂,看大学生脑洞有多大
创始人
2025-05-23 17:02:04
0

人机交互捏陶土、视力放松训练仪、AI创作艺术品……5月23日,重庆邮电大学“AI科技与艺术 创想未来”优秀作品展在重庆大礼堂正式启幕。展览时间为5月23日至6月1日,市民可前往重庆大礼堂免费观看。

本次展览聚焦AI技术在艺术创作领域的创新应用,设置了“艺术设计、数字媒体与动画、影视与编导、互动体验”四大展区,展出学生毕业作品、校友优秀作品和教师优秀作品100余件。

在展厅醒目位置,摆放着多件由碎瓷器制作的艺术品,十分精美,吸引了不少参观者的眼球。

“创作的灵感来自雅安地震时期,有一个叫作荥经县的地方有不少制陶工厂受损严重,我们当时利用破碎的陶器和全国来援助地方的瓷器等制作了一批工艺品。”重庆邮电大学传媒艺术学院教师张建平介绍,本次展览他带来了20余件个人作品,都是利用碎瓷器和传统修复手艺,制作而成。

张建平说,在制作这些艺术品的过程中,他会先用设备对碎瓷进行扫描,在电脑中按照自己的想法拼凑设计,再利用AI进行完善和推演更多的可能。“AI对于艺术设计来说,可以赋予我们更多的创作灵感。”张建平说道。

在展厅一角,一台电脑前摆设有摄像头和感应器,参观者可以站在电脑前,通过各种手势,体验“涂山窑”陶器制作过程中的“手工活儿”。

“AI总结的是前人的智慧,我们再加入自己的灵感,让艺术设计变得更为便捷和高效。”一名参展的同学说道。

重庆邮电大学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展览超60%的参展作品运用了智能生成脚本、AI数字建模、VR/AR互动装置等技术进行创作。例如通过AI算法生成的分镜脚本驱动微电影创作,或利用VR技术构建可交互的虚拟艺术空间。

观众不仅能观赏静态作品,更可通过人机协同创作装置实时参与内容生成,如在AIGC绘画区输入关键词生成个性化艺术图像,或通过动作捕捉技术与虚拟角色互动,感受“科技即媒介”的沉浸式创作体验。

上游新闻记者 宋剑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这... 皆知,曹操唯才是举,为此曾发布了三道《举贤令》,重点强调了只要有才华,我曹操就敢用。至于什么“汙辱之...
原创 空... 从世界历史的角度看,各个国家的实力对比呈现“此消彼长”的状态。1947~1991年冷战时期,苏联和美...
上海新增一处国际主义教育基地 今年12月2日是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工合运动重要发起人、培黎学校创始人路易·艾黎诞...
原创 赵...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朝无疑是极具影响力的。然而,它的迅速衰落是人们始料未及的,而这一切...
原创 非... 一提到非洲,人们的第一印象往往绕不开贫穷、落后和脏乱。大家经常能在新闻报道中看到非洲人民衣衫褴褛,食...
原创 西...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发生时,毛泽东是中共最早收到事变消息的人。当时他是在保安城,时间是12...
原创 赵... 颜良、文丑是袁绍手下最倚重的两员大将,而赵云则是公孙瓒手下第一猛将。袁绍和公孙瓒是死敌,两人从初平三...
原创 五... 导语:五代沙陀人为何能建立四个政权?攀附唐朝,共几次合盟契丹?看完就懂了! 翻来历史的史书,一部中华...
原创 清... 清朝皇帝的妃嫔岂知是有工资,她们每月既发钱也发东西,进了紫禁城这些妃嫔们其实就等于有了铁饭碗,至少一...
原创 国... 我们都知道,中国历史上按照时期来分,一共有二十九个朝代,当然实际的国家数量可能更多,而我们所熟知的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