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五代沙陀人为何能建立四个政权?攀附唐朝,和契丹有几次合盟
创始人
2025-08-04 02:02:08
0

导语:五代沙陀人为何能建立四个政权?攀附唐朝,共几次合盟契丹?看完就懂了!

翻来历史的史书,一部中华史就是中原民族与游牧民族相爱相杀相互融合的历史。秦汉战匈奴,隋唐打突厥,两宋与西夏,契丹,女真长期对峙共同繁荣,而后蒙古族建立元朝,女真后裔满族建立大清将封建社会推向顶峰。

而活跃在五代时期的沙陀人先后建立了后唐、后晋、后汉、北汉等四个政权,这与隋唐的开放政策,唐朝府兵制的改变导致节度使和藩镇割据都有很大关系,笔者认为,沙陀人能站稳中原这与攀附唐朝和自己本身强大的骑兵部队还有莫大关系,其中与契丹的合纵连横是沙陀人能够立于不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每次在乱局时期沙陀人都会将契丹拉出来,来个合纵连横,借此力量参与逐鹿中原。沙陀人与契丹会盟一共是四次。

1.李克用与契丹阿保机第一次会盟,李克用在“木瓜涧之役”中败给幽州刘仁恭,实力受到重创,失去了与朱温逐鹿中原的实力,而刘仁恭和朱温欲联手除去李克用,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李克用与契丹阿保机结盟;这次结盟不仅暂时解除了被灭亡的风险,还缓解了来自北方契丹人的压力,保全了自己的领地。

《辽史·太祖上》记载“复讨黑车子室韦,唐河东节度使李克用遣通事康令德乞盟。太祖(阿保机)许之,易袍马,约为兄弟,及进兵仁恭,拔数州,尽其民以归。”

2.李克用与契丹第二次会盟,李克用与契丹第一次结盟后,契丹如约出兵帮助李克用战胜了刘仁恭;而第二年,契丹趁热打铁占领了中原北部大部分地区,大有南下之势,而此时朱温已经篡唐自立,目标直指李克用,在这种情况下,李克用再次与契丹结盟,但是这次契丹失约了。

李克用去世后,李存勖继续与契丹保持联系,以此威慑中原势力,虽然有些狐假虎威之意,但中原割据势力并不敢对李存勖轻举妄动。

3.石敬瑭与耶律德光会盟属于沙陀人与契丹的第三次会盟这是沙陀人与契丹人会盟堪称中华史上最大耻辱,石敬瑭为了建立后晋,以燕云十六州的代价,引契丹南下,帮助其建立后晋。燕云十六州处于农牧交界带,不仅战略位置十分重要,也是战马繁育基地,燕云十六州的丢失对后世影响极大,以致两宋一直是半壁江山,而契丹占据此地后开始变得强大起来。但是,从这可以看出,契丹对沙陀人建立后晋也是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

4.第四次沙陀人刘崇与契丹兀欲会盟刘崇与兀欲的会盟,刘崇的本意是为了给被郭威杀死的儿子报仇,双方会盟后多次联合抵抗后周,虽然大多是徒劳无功,却也从某种意义上延长了后汉的生命。但是对于后周来说,志在灭后汉,却也不愿意得罪契丹。

游牧民族沙陀人没有学过《孙子兵法》等兵家书籍,也没有学过纵纵横捭阖等外交谋略,却凭着游牧民族特有的敏锐性,依附强手,周旋于各方势力当中,建立了后唐、后晋、后汉、北汉等四个政权。

参考文献:《辽史》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是... 第一次世界大战导火线是萨拉热窝事件,1914年6月28日塞尔维亚奥匈帝国皇储大公与其妻子在阅兵结束后...
建德文史 | 宋代严州浮桥考 说起新安江/建德江上第一桥,大家不由得想起白沙大桥。 根据《建德地名志》记载,白沙大桥于1959年1...
原创 孔... 在我个人的认知当中,诸葛亮毅然决然地选择北伐,实则是迫于无奈、情非得已的举措,其背后存在着三大难以回...
原创 努... 1616年,辽东地区的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二十年后,皇太极却将国号改为“大清”。皇太极...
原创 中...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泱泱大国,放眼世界,被称之为“四大文明古国”的国家,只有中国的历史是从未...
原创 黑... 黑白历史大话管仲1,诸葛亮为之神往的贤相,早年也是loser 管仲之出名由来已久,原因也很简单,他算...
原创 这... 说起穿越的话,基本上每个人都有个穿越梦,毕竟谁都想要凭借自己的能力在古代有所作为。不过这种事情,也只...
原创 民... “民国者,民之国也。为民而设,由民而治者也。”——孙中山 民国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存在的时间并不长,不过...
看古城如何激活历史文化资源(讲... 江苏徐州古称彭城、涿鹿,建城史已有2600多年,是两汉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有“彭祖故国、刘邦故里、项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