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金刚石为代表的超硬材料,被誉为最硬、最锋利的“工业牙齿”,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机械加工、电子半导体等关键领域。方城县作为全国最大超硬材料生产基地,年产金刚石70亿克拉,占全球产量的46%;培育钻石300万克拉,装机容量和产能均占全国近半。从“无中生有”到“璀璨夺目”,从“默默无闻”到“半壁江山”,方城正以硬核技术锻造“钻石之都”。
【方城记者站记者 吴彦琳:一颗钻石如果天然形成需要经过数亿年,甚至数十亿年的时间。而在方城经过科技赋能的人造工业钻石,在石墨和金刚石触媒粉的反应下,仅仅需要30分钟到一个小时就能形成。】

走进方城先进制造业开发区中晶(河南)钻石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数十台大型六面顶压机全速运转,石墨在此经高温高压“蝶变”为工业钻石。
【中晶(河南)钻石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杨铁钢:这就是咱们人造工业钻石。它主要是通过金刚石触媒(粉)、石墨然后在人造六面顶压机,通过1200—1300℃,合成压力大概在6—7Gpa,通过高温高压让石墨和触媒(粉)相互作用,产生出人造工业的钻石。】

在分选车间,刚下线的钻石正通过设备自动分级。作为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其生产的单晶大颗粒人造金刚石可完全替代天然金刚石,广泛用于刀具制造,填补多项国内空白。
【中晶(河南)钻石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杨铁钢:我们公司现有生产线3条,压机56台,月生产量1400万克拉,年成产量在1.6亿克拉,金刚石生产总量在全国市场排名前十。】

开发区的河南中硬合金有限公司的省级智能车间里,硬质合金顶锤真空烧结炉满负荷运转。作为一家集六面顶压机和硬质合金顶锤及相关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化企业,生产的主流产品是制造人造金刚石压机的关键零部件。近年来,该公司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和技术研发,每年可生产多种型号的硬质合金顶锤300吨。
【河南中硬合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魏新纪:2024年,公司研发出的1.2米超高压6面顶压机,荣获河南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成为人造金刚石、立方氮化硼(CBN)等材料的关键制备设备。】

河南中钻新材料有限公司的石墨芯柱生产车间内,30条压机生产线和15条烧结炉生产线正高速运转。作为生产人造金刚石的主要原料,该公司生产的石墨柱备受市场青睐。作为国内唯一一家成功自主研发金刚石触媒粉的企业,产出的国产金刚石触媒粉作为金刚石生产的重要催化剂在全国市场占有率将近90%,实现了进口替代。
【河南中钻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办主任 魏斌:我们现在石墨柱和金刚石触媒粉分别年产达到10000吨以上。中钻二期第一期的建设已经开始,计划一期建设投资1.6亿元,分别建立软磁、金刚石触媒粉和3D打印、高速磨具钢生产线20条,可实现年产值达10亿元以上销售额。】

近年来,方城县不断完善软硬件配套设施“筑巢引凤”,推进超硬材料产业向集群化、专业化、链条化、高端化发展。通过实施“强龙头、补链条、育集群”战略,聚焦超硬材料制备领域、制品领域、工具领域、钻石加工销售等领域,着力打造产业链闭环。目前,全县超硬材料及相关配套企业已达42家。多家重点企业占据国内超硬材料产业重要地位,中南钻石被授予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中国超硬材料行业领军企业称号,中钻新材料的钛合金3D打印粉末、软磁合金粉末等产品,填补了国内行业空白,2024年,方城县人造金刚石产量占全球46%,培育钻石产能占全国近半,被授予“中国培育钻石之都”称号,方城超硬材料产业正以链式爆发力书写着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方城县委书记 刘伟: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抢抓超硬材料产业发展的政策机遇,以“高端化、智能化、集群化、品牌化”为方向,深耕产业领域,完善产业生态,做强工业金刚石,壮大钻石首饰规模,拓展声、光、电等新兴市应用领域,着力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超硬材料产业基地,为南阳建设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做强产业支撑。】
南阳广播电视台 方城台 王小玲 范跃峰 王治国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