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胭脂梅色暖,冰雪诗魂香
创始人
2025-11-25 11:32:54
0

诗词

鉴赏

在唐诗的锦笺上,梅的意象总在胭脂色与冰雪魂之间摇曳生姿。白居易笔下“梅樱共发”的喧闹,是生命挣脱料峭的欢愉宣言;韩偓诗中“孤香微月”的幽独,是风骨穿透严寒的精神自白。这两株截然不同的梅树,宛若诗人留在时空中的双重印记——一株向着人间烟火热烈生长,一株朝着灵魂深处静默扎根。此刻,让我们循着这两脉梅香,在诗句间探寻美的不同的维度。

春风》

白居易

春风先发苑中梅,

樱杏桃梨次第开。

荠花榆荚深村里,

亦道春风为我来。

1

诗词译文

春风先吹开了京城花园中的早梅,继而让樱杏桃梨也竞相绽放,令人感到生机盎然。春的来临同样也给乡村送去了欢笑,春风拂过,田野里开放的荠花榆荚欢呼雀跃,欣喜地称道:“春风为我而来!”

2

诗词鉴赏

《春风》是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前两句写梅花、樱花、杏花、桃花、梨花在春风中纷纷开放,后两句写深村里的荠花、榆荚也欢呼春风吹来,表达了诗人喜迎春色的愉悦。同时借物咏志,暗含对不平等的等级制度的不满,希望统治者不要有所偏私。全诗通俗易懂,清新自然,运用拟人手法,将物人格化,生动形象,富有情韵。

白乐天的梅,是春的信使,是世俗的欢愉。它不标榜孤高,而是立于皇家苑林,从容引领百花盛放。这株梅与樱杏桃梨共谱春曲,就连深村的荠花榆荚也自信宣告春风的眷顾。在这里,梅不是对抗者,而是共生共荣的发起者,是“万物有灵”的温暖宣言。它展现的是大唐的包容气度——美从不独享春光,而要唤醒整个世界的生机。

3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梅花》

韩偓

梅花不肯傍春光,自向深冬觅雪霜。

龙笛远吹胡地月,燕钗初试汉宫妆。

风虽强暴翻添思,雪欲侵凌更助香。

应笑暂时桃李树,盗天和气作艳阳。

1

诗词译文

梅花不愿依附温暖的春光,偏偏朝向深冬去追寻雪与霜。如同龙笛声回荡在胡地的月光下,又像燕钗初次试戴于汉宫的新妆。寒风虽然强横暴虐,反而增添了她的幽思,冰雪意图侵凌压迫,却更催发了她的清香。她理应嘲笑那些逢迎的桃树李树,不过是窃取天地间的温暖,假装出短暂的繁茂景象。

2

诗词鉴赏

《梅花》是唐代诗人韩偓创作的七言律诗。全诗通过描绘梅花在深冬时节傲然绽放的姿态,展现了梅花清幽绝俗的意象。韩偓的梅,是逆命的勇者,是精神的独行者。它主动“自向深冬觅雪霜”,在绝境中锤炼品格。龙笛胡月与燕钗汉宫的意象对仗,赋予梅花跨越时空的文化厚度。最可贵的是“风强添思,雪侵助香”的辩证——外在的摧残反而成就内在的芬芳。这株梅以冷笑审视趋时的桃李,在对抗中完成自我,成为孤绝气节的永恒象征。

3

作者简介

韩偓(844年-923年),字致光,号致尧,小字冬郎,号玉山樵人,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晚唐大臣、诗人,翰林学士韩仪之弟,“南安四贤”之一。唐昭宗龙纪元年(889年),进士及第,出佐河中节度使幕府。入为左拾遗,转谏议大夫,迁度支副使。光化三年(900年),从平左军中尉刘季述政变,迎接唐昭宗复位,授中书舍人,深得器重。黄巢进入长安,随驾进入凤翔,授兵部侍郎、翰林承旨,拒绝草诏起复前任宰相韦贻范。不肯依附于梁王朱全忠,贬为邓州司马。唐昭宗遇弑后,依附于威武军节度使王审知,寓居九日山延福寺。信仰道教,擅写宫词,多写艳情,词藻华丽,人称“香奁体”。后梁龙德三年(923年),病逝于南安县龙兴寺,安葬于葵山。著有《玉山樵人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G... 在国际政治的舞台上,G20峰会无疑是一个备受瞩目的盛会,然而,这场聚会对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而言,却成为...
原创 西... 提起西汉亡国,好多人第一反应是王莽篡汉。可很少有人说,王莽能顺利上位,全靠前面那位皇帝给他铺好了“路...
原创 曹... 曹操最倚重的几位重要人物,不仅包括自己的家族成员——如同为曹姓的亲戚,也有很多都是夏侯姓的。例如夏侯...
原创 宋... **前言**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特务机构的诞生和发展通常与政治权力的更替密切相关。它们的兴衰就...
原创 不... 当我们谈论中国对世界的原创发明和贡献时,脑海中首先想到的往往是中国的四大发明。然而,除了这些发明外,...
家门口的文化盛宴!广东工人艺术... 11月24日晚,汕头华电发电有限公司二期项目建设现场灯火通明、气氛热烈。由广东省总工会、广东省文化和...
AI艺术时代将至?专家:人类灵... 11月15日,2025世界城市文化大会在上海大厦举行。在第四分会现场,来自文艺领域一线的电影工作者、...
天津评剧院青春版《保龙山》亮相... 天津日报讯(记者 王洋)日前,天津评剧院青春版《保龙山》亮相第十三届评剧艺术节。 该剧讲述了北宋时期...
第三十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在厦门... 人民日报厦门11月24日电 (记者施钰)由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办的第三十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近期在福建厦门...
清华艺术与科技周:人机共生时代... 澎湃新闻获悉,近日在清华大学举办的“2025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艺术与科技周”以“学习的价值”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