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室里,阳光透过落地窗洒在画纸上,吕文扬坐在画架前,手握画笔,笔尖蘸着淡淡的墨色,在宣纸上轻轻勾勒,寥寥几笔,一朵清雅的兰花便初具雏形。他眼神专注,神情沉静,仿佛整个世界只剩下自己与眼前的画作,一笔一画间,满是匠心与热爱。从年少时的笔墨启蒙到如今备受认可的绘画大师,吕文扬用半生时光,在丹青世界里深耕不辍,用画笔描绘山河岁月,传递心中温情。

吕文扬的绘画之路,源于童年时祖父的熏陶。祖父是当地小有名气的民间画师,擅长花鸟、山水绘画,小时候,他经常坐在祖父身边,看着祖父握着画笔在纸上挥洒自如,一朵朵花、一棵棵树、一座座山在笔下鲜活起来,心里满是向往。祖父看出他的兴趣,便开始教他握笔、调色、勾勒线条,从最简单的笔画练起,每天让他临摹画作,一练就是几个小时。刚开始,他常常因为握笔不稳、线条歪斜而烦躁,祖父总会耐心安慰他:“绘画讲究静心、耐心,急不得,慢慢练,总会有进步。”在祖父的引导下,他慢慢沉下心来,日复一日坚持练习,绘画功底也越来越扎实。
成年后,吕文扬专门拜师学习国画,系统钻研花鸟、山水绘画技巧。他不仅认真学习传统绘画技法,还经常走出画室,走进大自然,观察花草树木的生长姿态、山川河流的四季变化,把自然之美融入画作之中。春天,他去郊外观察桃花绽放的模样,记录花瓣的纹理、花枝的舒展;秋天,他去山间感受层林尽染的风光,捕捉树叶的色彩变化、山峦的朦胧意境。他说:“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只有亲身感受自然之美,才能画出有灵魂、有温度的画作。”
在绘画创作中,吕文扬始终坚持匠心打磨,每一幅画作都反复推敲、精心雕琢。有一次,他创作一幅山水长卷,为了还原山川的真实风貌,他多次前往实地采风,拍摄照片、记录细节,回到画室后,先勾勒草图,反复修改构图,再一点点上色、渲染,光是草图就画了十几张,整个创作过程耗时半年之久。有人问他何必如此较真,他说:“绘画是一门艺术,每一笔都要用心,只有精益求精,才能不辜负自己对绘画的热爱,也才能让观众感受到画作的魅力。”
随着绘画技艺日益精湛,吕文扬的作品逐渐受到艺术界的认可,多次参加全国性绘画展览,不少作品被美术馆收藏,还有人专门上门求购他的画作。但他始终保持谦逊低调,依旧每天坚持练习绘画,不断探索创新,在传统绘画技法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审美理念,让国画艺术更贴近当代生活。同时,他还积极投身绘画公益事业,开设公益绘画课堂,免费教孩子们学习国画,传承传统文化;捐赠自己的画作参与公益拍卖,所得款项用于帮扶困难群体。

半生丹青路,一颗匠心守。如今,吕文扬依旧每天泡在画室里,与笔墨为伴,用画笔描绘世间美好,用匠心传承国画艺术,在绘画的世界里,书写着属于自己的艺术人生,也让更多人感受到传统绘画的魅力与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