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五家首展画廊及艺术机构眼中的西岸2025
创始人
2025-11-12 16:01:47
0

第十二届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于11月13日-16日在上海西岸五大场馆举办,30家来自欧洲、亚洲和美洲的画廊将首次亮相。CULTURED中文版独家专访北京公社、卡比坦·派策、NANZUKA、YUMEKOUBOU、保拉·库伯五家首展画廊及艺术机构,探讨他们的参展策略与对亚洲艺术市场的判断。

当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公布2025年参展阵容及首批亮点时,参展画廊的组成结构引人深思:来自柏林、东京、纽约等不同艺术重镇的30家画廊,选择在此时此地与西岸建立合作关系——这一现象本身,或许比任何数字都更能说明西岸在当下艺术生态中的独特价值。

第十二届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启用最新落成的上海西岸国际会展中心,这座由美国SOM建筑设计事务所设计、外形如钻石般闪耀的全新地标建筑,首次承担西岸艺博会主力场馆的重任。作为西岸文化艺术群落体量最大、功能最全面的展览场馆,它与西岸穹顶艺术中心、西岸艺术中心、GATE M西岸梦中心-梦工场以及西岸漩心等4个各具特色的场馆,共同构成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艺术展示矩阵。

“第十二届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举办场地©西岸国际会展中心

搬入西岸国际会展中心这一专业会展场馆,西岸艺博会展现出了一种在复杂市场环境中依然坚持向上生长的魄力。这不仅是空间的升级,更是对持续以高水准、高品质、高要求做好每一届展会决心的体现——在全球艺术生态面临挑战的当下,西岸选择以更专业的平台、更国际化的视野,继续推进亚洲当代艺术的发展进程。

在近200家海内外优秀画廊、艺术机构及合作伙伴的集结中,逾40家新参展的画廊和艺术机构显得尤为珍贵——它们不仅代表着西岸艺博会在全球艺术版图中影响力的扩大,更象征着一种全新的艺术交流模式正在形成:从北京公社、卡比坦·派策、Castelli Gallery、保拉·库伯画廊,到麦习沃尔夫、NANZUKA、Ora-Ora、YUMEKOUBOU GALLERY,这些名字背后承载着不同地域的艺术理念、策展哲学和市场洞察。

CULTURED中文版抢先独家专访了五家重磅首次参展的画廊及艺术机构——包括“画廊单元”的北京公社(北京)、卡比坦·派策(柏林)、NANZUKA(东京)、YUMEKOUBOU GALLERY(京都/香港/巴黎),以及“视角单元”的保拉·库伯画廊。

从北京的当代艺术实践到柏林的批判思辨,从东京的传统革新到跨文化的深度对话,以及纽约画廊的近60年承诺历史,这些新面孔将如何为西岸带来不同维度的艺术表达?在全球艺术生态剧烈重组的2025年,他们又如何看待亚洲艺术市场的发展趋势和西岸的未来潜力?

更重要的是,当这些机构选择西岸作为其亚洲战略的重要节点时,它们的考量是什么?从北京公社的"层次感"策展到VAC的"亚洲美学共同体"构想,从保拉·库伯画廊的长期主义实践到YUMEKOUBOU的"竹与土"哲学,它们带来的艺术家、作品和策展项目,将如何与上海这座城市的文化气质产生化学反应?这些问题的答案,或许将预示着西岸乃至整个亚洲当代艺术生态的未来走向。

北京公社创始人

冷林

作为首次参加西岸博览会的重要画廊,北京公社创始人冷林的参展策略体现了一种对空间叙事的深度思考。当被问及选择西岸的考量时,冷林的回答直指核心:"这次是北京公社首次参加西岸博览会,一方面当然希望观众更好地认识画廊所代理的艺术家的创作,另一方面也希望大家能感受到画廊的想象力与活力。"

北京公社选择在西岸首秀,本身就是冷林对上海文化生态的一次投票表决,也是对画廊国际化发展策略的重要布局。此次西岸之行,北京公社最引人注目的是其展陈理念的创新。冷林透露:"此次西岸我们希望带来与传统展位不同的呈现方式,展现出作品之间更多的层次感,这其中就包括张晓刚与王光乐的作品。"

《第二号无题之二(Untitled II No.2)》/280x180cm /布面丙烯 /2025 ©王光乐(Wang Guangle)

《气候 3(Temperature No.3)》/267x140x220cm/陶瓷、钢 ceramic, steel/2025 ©刘建华(Liu Jianhua)

选择张晓刚与王光乐这两位艺术家并非偶然——张晓刚作为中国当代艺术史上的重要节点,其"大家庭"系列承载着中国社会转型期的集体记忆;而王光乐则以其对时间与过程的持续探索,在当代绘画领域开辟了独特路径。两位艺术家虽然创作方向不同,但都体现了中国当代艺术从历史叙事向本体探索的深度转向。通过精心的空间设计让这两种不同的艺术语言产生层次化的对话,正是冷林所谓"想象力与活力"的具体体现。

对于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判断,冷林展现出务实而开放的态度:

市场的变化非常快,每一年都不一样。上海在中国当代艺术市场中是一个很重要的城市,我们也需要和上海建立起某种稳定的关系。博览会当然是这种关系里一个很重要的支撑元素。

冷林对市场变化的敏锐感知和对地域文化差异的深度理解,使得北京公社此次西岸首秀更具战略意义。

《买后母蓝29》/60x30cm /木板丙烯 /2025©梁硕

创始人吉赛拉·卡比坦(Gisela Capitain)(右二)与弗里德里希·佩策(Friedrich Petzel)(左二),以及总监尼娜·科伊德尔-魏德曼博士(Dr. Nina Koidl-Weidemann)和安娜·杜克·伊·冈萨雷斯(Anna Duque y González)

《Teapot with moon》/74.5x43.5cm /棉布上颜料与拼贴 /2022

©伊莎贝拉·杜克罗特(Isabella Ducrot)

当谈及为何选择西岸作为亚洲首秀时,来自柏林的卡比坦·派策画廊展现出了典型的德式思辨清晰度。"我们希望带来一种鲜明的'柏林式'视角——在制度级的严谨与实验性的风险之间取得精确平衡。"画廊代表如此阐述他们的参展初衷。

《Divergent Threads (2009)》/201x63x86cm /粉末涂层钢材与黑色皮革男士腰带 /2025©莫妮卡·邦维奇尼(Monica Bonvicini)

立足于东德现代主义地标建筑内的长期策展实践,卡比坦·派策将在上海重新审视关于身份、社会结构与感知的命题。"我们将在上海多元而前瞻的语境中,将欧洲当代艺术的历史纵深与当下的批判锋芒并置,让观众看到'经典与冒险'如何并行不悖。"

《Light to the Nations – Generation Ship》/57x85cm /3D打印、不锈钢、PETG(热塑性聚酯)、PA12(尼龙聚合物),配镜面底座 /2024©雅尔·巴塔纳(Yael Bartana)

此次西岸之行,他们带来的艺术家阵容颇具代表性:从进入博物馆典藏话语的玛丽亚·拉斯尼格(Maria Lassnig)与莫妮卡·邦维奇尼(Monica Bonvicini),到探讨身份与社会关系的雅尔·巴塔纳(Yael Bartana);从抽象绘画代表艾米·希尔曼(Amy Sillman),到探问生命隐喻的罗斯·布莱克纳(Ross Bleckner)与肖恩·兰德斯(Sean Landers)。

更值得关注的是,他们将重点呈现持续推动绘画边界的艺术家,包括中国艺术家谢南星与桑亚·康塔洛夫斯基(Sanya Kantarovsky)。"从94岁的'新晋'艺术家伊莎贝拉·杜克罗特(Isabella Ducrot)到日益受瞩目的青年艺术家杰克·奥布莱恩(Jack O'Brien),我们的呈现勾勒出一条跨媒介、跨方法的代际对话谱系,体现延续与更新的并行。"

《借用的匣子 No.3(Borrowed Box No.3)》/150x150cm

布面油画 /2025©谢南星

对于2025年全球艺术市场的趋势判断,卡比坦·派策展现出了敏锐的洞察:

在2025年,市场将更强调质量与长期价值:机构与成熟藏家将更加关注以研究为驱动的实践与作品的展览潜力;跨区域、跨机构、跨博物馆的合作将持续增长。这将推动东西方交流迈向持续共创——更多联合策展的展览、艺术家驻留与出版将被优先推进。

《Fuel II》/160x100x50cm /地铁窗、钢球、亚克力塑料与喷漆 /2025©杰克·奥布莱恩(Jack O'Brien)

在此框架下,他们将西岸定位为"面向东方的国际桥梁":"于我们而言,西岸不仅是销售场域,更是启动长期合作与机构对话的平台——在这里,欧洲当代实践的高标准能够被转化为可持续的亚洲叙事与关系网络。"

NANZUKA画廊创始人

南塚真史(Shinji Nanzuka)

来自东京的NANZUKA画廊创始人南塚真史(Shinji Nanzuka)选择在西岸呈现一场特殊的个展——日本波普艺术先驱田名网敬一的作品。"此次我们举办日本艺术家田名网敬一的个展,这位艺术家于去年88岁高龄时离世。田名网敬一被誉为日本波普艺术的先驱,其作品被香港M+美术馆、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德国国立美术馆等重要机构收藏。"

《NO MORE WAR》/H63 x W48 cm (excl.frame),H76.5 × W61.5 × D3.7 cm(incl.frame),ED: 30

Silkscreen print on paper/1967

©田名网敬一(Keiichi Tanaami)

Courtesy of NANZUKA

田名网敬一的独特性在于其创作的双重性:"他的创作风格独特,既根植于日本传统美学,又激进地表达了战后的内心冲突。他标志性的'No More War'(反战)宣言,在当今世界局势日趋不稳的背景下,其重要性愈发凸显。"

《ピカソ母子像の悦楽 No.688(Pleasure of Picasso - Mother and Child No.688)》/H65.5× W53.5 × D2.5 cm (excl. frame)/Acrylic on canvas/2024

©田名网敬一(Keiichi Tanaami)

Courtesy of NANZUKA

人間変成の夢 (C) (Dream of Human Metamorphosis (C))》/H69 x W90 x D66 cm,ED: 3 + AP: 2

Fiberglass reinforced plastics, iron, acrylic and urethane paint, gold plating/2019

©田名网敬一(Keiichi Tanaami)

Courtesy of NANZUKA

此次展览的策展思路展现了深刻的文化考量。南塚真史透露:"本次展览将呈现田名网敬一1960年代的波普艺术作品、晚年的毕加索临摹系列,以及80年代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系列作品。田名网于1981年访问中国,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历史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创作灵感。这一时期的作品是日中两国艺术影响关系的重要见证。"

对于亚洲艺术市场的未来,南塚真史表现出强烈的信心:

亚洲在人类历史上孕育了极其独特而多元的文化,中国始终处于其中心地位。毫无疑问,在21世纪的艺术环境中,亚洲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目前中国的年轻艺术家正在取得令人瞩目的发展,今后更加值得关注。

YUMEKOUBOU GALLERY上海项目发言人

Sun Chengjuan

《Action Clay 融彩-万物有灵(Action clay Fusion of colours - Animism)》/65x25x30cm /黒竹、土、砂 /2025©四代田辺竹雲斎(Tanabe Chikuunsai IV)

图片由志村佩德罗(Shimura M Pedro)拍摄

横跨京都、香港与巴黎三地的YUMEKOUBOU GALLERY,选择西岸作为其中国内地首次亮相地。策展团队以“十年磨砺节节高”总结此次参展:“西岸作为YUMEKOUBOU GALLERY未来深耕亚太战略的重要节点,我们非常荣幸能在上海呈现画廊最具代表性、并在国际艺坛享有盛誉的艺术家——四代田边竹云斋的个展。”

《连接 - 五大(Connection - GODAI)》/500x500x350cm /虎竹 /2019 ©四代田辺竹雲斎(Tanabe Chikuunsai IV)

图片由渞忠之(Tadayuki Minamoto)拍摄

选择竹云斋,源于画廊对文化精神与当代语境的双重考量。“(竹云斋先生)不仅代表了'日本工艺性美学'的当代表达高度,更在'国际当代语境'中以其持续且深刻的创作实践,展现出传统与未来之间无尽延展的可能。"竹云斋的创作以“竹”为媒,延续东方自然哲学的生命观,也回应当代艺术对材料、空间与时间的思考。他以竹的柔韧与节奏,建构出兼具结构性与感性的艺术语言,在坚韧中孕育诗意,在“传统”与“未来”的交界处不断拔节生长——如竹节般节节高,寓意着文化精神的延续与升华。

《昇龍(Rising Dragon)》/700x860x470cm /虎竹 /2024©四代田辺竹雲斎(Tanabe Chikuunsai IV)

图片由渞忠之(Tadayuki Minamoto)拍摄

今年的展位设计延续他的“共生”理念,以自然素材“竹与土”的关系为核心,探索两者的相互依存与内在力量:竹扎根泥土,汲取养分而生长;土因竹的根系守护而稳固。二者相互滋养、共生共融,在呼吸般的节奏中形成一种有机的平衡。通过这一空间语言,展位呈现出自然与艺术的动态共振,也象征YUMEKOUBOU GALLERY在当代语境中对“生命性美学”与“东方精神”的持续探寻。

《共生 - 五大虚空(Symbiosis - Five Cosmic Elements)》/85x55x120cm /黒竹、土、砂 /2025©四代田辺竹雲斎(Tanabe ChikuunsaiI IV)

图片由志村佩德罗(Shimura M Pedro)拍摄

基于在京都、香港与巴黎的国际经验,YUMEKOUBOU对上海在全球艺术版图中的地位有着清晰的判断:"YUMEKOUBOU的空间立足于京都、香港与巴黎——三座承载不同文化能量的城市。在这些多元土壤中,我们始终关注艺术如何在复杂的文化系统中保持生命力与独立性。”

上海作为新的'聚点',正以开放的姿态与极高的文化密度,重新塑造亚洲当代艺术的地理格局与未来方向:我们选择在中国内地的首次亮相落地上海,正是看中了上海兼具深厚文化底蕴与多元开放性的独特价值。

《Action Clay 始坏-五大虚空(Action clay Between creation and destruction - Five Cosmic Elements)》/90x55x90cm /黒竹、土、砂 /2025©四代田辺竹雲斎(Tanabe ChikuunsaiI IV)

图片由志村佩德罗(Shimura M Pedro)拍摄

他们对西岸未来的期待明确:"西岸已经走过第一个十年,这不仅是中国当代稳中前进的十年,也是我们不断开拓国际版图的十年。进入2025年,在全球经济与艺术生态剧烈重组的背景下,上海正以去中心化后的文化能量,成为'亚洲艺术阵地'中的中轴力量。这一目标和愿景与YUMEKOUBOU的未来发展方向高度契合。我们期待能够在上海这一充满活力的文化场域持续深耕,让新的艺术思想与创作形式在这里孕育、流动,并与城市的多元文化脉络交织,生成持续的可能性。

保拉·库伯画廊亚洲总监

庄楷

保拉·库伯画廊亚洲总监庄楷,将此次西岸特别展览项目定义为"关于'承诺'的历史"展示,这种表述背后蕴含着对画廊本质的深度思考。当被问及近60年720场展览回顾的核心主题时,庄楷的回答直指画廊的价值内核:"Paula Cooper Gallery近60年的历史,其实就是一个关于'承诺'的历史。我们始终相信,一个画廊的价值,不仅在于呈现艺术作品,更在于与艺术家建立长期、稳定且深度的合作关系。"

这种"承诺"理念在当下艺术市场环境中显得尤为珍贵。在一个追求快速回报和短期效应的时代,保拉·库伯画廊坚持的长期主义显得既古典又前卫。庄楷进一步阐释:"通过这720场展览,我们希望观众看到的是一种'长期的、坚定的、投入的实践'——画廊如何持续地与艺术家并肩工作、共同面对时间的考验。正是这种价值观和工作方法,让我们的艺术家成为当代艺术史的重要章节。"

首次参与国内展会,保拉·库伯画廊对中国艺术市场的观察体现出专业的判断力和长远的眼光。庄楷坦言:"我们非常信任亚洲藏家的国际眼光与艺术理解力。尽管当前中国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我们不会因此停止推广艺术家的工作。艺术品的收藏与传播本来就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需要建立起艺术家与藏家之间的信任关系,而这种关系的形成依赖时间与耐心。"

这种表态反映了国际顶级画廊对中国市场的真实态度。在市场波动面前,真正有远见的机构选择的不是撤退,而是坚持。庄楷的话语中透露出对中国藏家素质的认可,以及对长期合作的信心:"市场有周期,但真正的收藏是建立在持续的理解与热爱之上。我们更关心的是如何帮助观众和藏家在艺术中找到持久的精神价值。"

《拥抱》/马克·迪·苏维洛/大型公共雕塑 /2011年

西岸美术馆北广场 © Mark di Suvero and Space C.C.

由SUSAS、西岸美术馆与保拉·库伯画廊惠允

摄影:Lawrence Lu

关于此次特别项目的意义,庄楷希望传达的不仅是画廊的历史成就,更是一种艺术理念:

我们希望通过这次回顾性展览,让观众重新思考'一个画廊'的工作的价值和意义。Paula Cooper Gallery从来不仅是一个展示空间,而是一个持续生成艺术、思想与历史的场域。我们希望观众能够感受到,艺术实践从来不是短暂的潮流,而是一个关于信念与共同成长的过程。

庄楷对西岸平台的评价体现出对合作伙伴的深度认可:"我们一直对西岸充满信任,而西岸一直给予我们最大的支持。对我们来说,西岸不仅仅是一场每年数天的艺术博览会,它更像是一个持续推动高质量国际交流的艺术平台。"她特别提到了Mark di Suvero大型雕塑作品《Hugs》在中国的长期展示,"这种长线、持续的合作方式,也正是我们最珍视的。"

这种对西岸的高度认可,源于国际顶级画廊与平台深度合作后的专业判断。在全球艺术博览会竞争激烈的当下,像保拉·库伯画廊这样具有近60年历史的画廊,其合作伙伴的选择标准早已超越单纯的商业考量,转向对文化影响力、执行能力和长期价值的综合评估。庄楷的表述背后,是对西岸团队专业水准和发展潜力经过时间检验后的真实认同。

“第十二届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举办场地©西岸国际会展中心

从这五家首次参展西岸的画廊及艺术机构专访中,我们看到了一种全新的国际化视野正在西岸形成。北京公社创始人冷林所追求的"层次感"策展理念,卡比坦·派策所强调的"制度严谨与实验风险的精确平衡",NANZUKA对"亚洲21世纪重要角色"的信心表达,YUMEKOUBOU"竹与土共生"的艺术哲学,以及保拉·库伯画廊近60年"承诺"的长期主义实践——这些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理念与策展项目,将在西岸这一平台上实现深度对话。

更重要的是,当这些首次参展与优秀回归画廊及艺术机构在11月上海盛大汇聚,这些参展者的选择反映了当下艺术生态的一个重要趋势——从单纯的市场交易向以研究为驱动的深度合作转变。正如卡比坦·派策所预判的,2025年的艺术市场将更强调质量与长期价值,更关注跨区域、跨机构的合作。西岸通过在传统画廊单元之外增设"视角"单元,引入这些具有深厚学术底蕴和前瞻视野的新参展者,正在实践这一发展方向。

这些新声音将如何在西岸的舞台上发声?传统与未来、东方与西方、严谨与实验将如何在这里实现真正的对话?答案正在黄浦江畔揭晓——我们见证着西岸一如既往地以其专业水准和国际视野,为亚洲当代艺术生态带来又一次精彩的呈现。

2025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主视觉由瑞士Studio Feixen设计

WORDS

Eliot

EDITOR

Lesley、August

DESIGN

Ace Chen

POSTED

November12, 2025

-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胡维平《莲影蟹踪》:以油画之韵... 胡维平《莲影蟹踪》:以油画之韵,绘就中国意境的清幽画卷 胡维平的油画作品《莲影蟹踪》,以独特的油画表...
2025丽水摄影节落幕,中国摄... 图文合集导航 312 37 818 1000②287 221 29 2025 年 11 月 10...
王官庄街道:聚“文沁王官”之力... 鲁网11月12日讯王官庄街道地处市中区西南片区,辖区人口密集,“一老一小”占比高,群众文化需求众多。...
原创 被... 三国时期,共有24位杰出的将领,其中包括吕布、赵云、典韦等广为人知的勇将。他们的英勇事迹流传千古,至...
原创 为... 导读:首先,我们要指出的是,汉武帝时期并没有完全解决北方的威胁,虽然通过强力进攻,击败了匈奴的锐气,...
原创 他... 在秦国强盛崛起的历程中,有一位名将,名声如雷贯耳,甚至超越了后世知名的杀神白起。这位将领便是司马错。...
原创 秦... 秦琼最初是隋朝的将领,担任过护儿部的部属,后来跟随张须陀镇压反隋起义。张须陀战败后,秦琼归属瓦岗军,...
环保艺术漆品牌选不对易踩坑?卡... 装修时想给墙面升级成艺术漆,不少人都会陷入迷茫:环保艺术漆品牌鱼龙混杂,有的号称净醛却拿不出权威证明...
原创 一... 在长达14年的抗日战争中,涌现出了许多将个人生命置之度外的英雄人物,他们把民族大义放在心中最重要的位...